未来发展之路

2011-12-23 11:23:10张义学孙长青
西部大开发 2011年11期
关键词:西藏建设发展

◎ 文/图 本刊记者 张义学 孙长青

“西藏的发展已经融入全国的发展之中,从社会发展、文化生活等角度来看,西藏并不是落后的地区。”郭克范说:“我们要在国家的层面谈西藏、看西藏!”

西部大开发10年来,西藏处于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西藏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郝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连讲了八个“最快的十年”。他说,“这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十年,基础设施改善最快的十年,公共服务水平提高最快的十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十年,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发展最快的十年,自我发展能力提高最快的十年,改革开放推进最快的十年,社会和谐进步最快的十年!”

今后10年,在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浪潮中,西藏还将处在最好的发展时期。

和谐发展 长治久安

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是西藏未来的主题。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西藏所有问题的关键。稳定是硬任务,是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就不可能有发展,没有发展就不可能有长久的稳定”。孙勇向本刊记者讲到,“我们一定要抓住发展和稳定这两件大事不放松,切实把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贯穿到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全过程,把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凝聚起全区干部、群众的力量,共同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

“十二五”时期是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西藏自治区发改委综合处处长牟永文向本刊记者阐释到: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后,西藏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地发展——

坚持加快发展,着力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上取得突破。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战略支撑产业,加快形成科教兴藏和人才强区的支撑体系,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大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突破。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富民兴藏”战略,显著提高政府提供基本民生服务、公共事业服务、公共安全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着重解决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农牧民增收困难等突出问题,实现民富与区强的有机统一。

坚持可持续发展,着力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上取得突破。 以构筑稳固的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和建设生态西藏为目标,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技术,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资源。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抓好重点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共进。

坚持和谐发展,着力在长治久安能力建设上取得突破。把深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和增强维稳保障能力作为促进长治久安的关键环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认真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全面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着力夯实基层基础。狠抓政法队伍和边远地区建设,不断完善社会管理,确保社会局势由持续稳定进入长治久安的新阶段。

坚持统筹发展,着力在优化空间发展布局上取得突破。积极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推进不同区域协调发展,加快特殊类型区域的扶贫开发步伐,促进人口适度集中,建立有西藏特点的城镇体系。加强同兄弟省区市和中央企业的经济合作,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坚持创新发展,着力在体制机制完善上取得突破。充分认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着力消除不利于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不利于完善市场体系和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产业结构 加快调整

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西藏将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开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新局面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西藏自治区发改委西部开发处处长郑国平接受本刊采访时说:“中国特色,是引领我们前进的旗帜;西藏特点,是西藏具体实际的体现。从我区的产业情况来看,一方面,农牧民占全区总人口的近80%,农牧业发展水平较低,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另一方面,我区资源丰富,特色优势明显,第二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积极调整农牧业结构, 优化农牧业产业布局,西藏将加快构建“七区七带”农牧业战略格局。在藏西北、羌塘高原南部、藏东北、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区、雅鲁藏布江中游-拉萨河区域、尼洋河中下游、藏东南七大农牧业生产区,加快建设藏西北绒山羊、藏东北牦牛、藏中北绵羊、藏东南林下资源和藏药材、藏中优质粮饲、城郊优质蔬菜和藏中藏东藏猪藏鸡七个特色农牧业产业带。推进现代农牧业示范区建设,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培育“一产上水平”的示范县、示范乡镇和科学种植养殖示范户。

有重点地发展第二产业,着力增强工业发展实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快企业引进、兼并重组,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提升企业质量和管理水平。“西藏将优先发展能源产业,既解决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自身用电问题,更要争取‘藏电东送’。”郑国平说:“还将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高原生物和绿色食(饮)品业,有重点地发展矿产业,改造提升建材业,加快推进藏药产业化,鼓励发展民族手工业,推动工业发展上规模、上水平,切实提高工业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促进第二产业由依靠建筑业为主向由工业和建筑业协同发展转变。我们要着眼于国内外市场需求、本地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政府要在完善服务业政策体系,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加快发展的社会环境等方面下工夫”。郑国平说:“这样才能加快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有效发挥旅游业的龙头作用,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促进第三产业主要依靠消费性服务业带动向消费性和生产性服务业并举转变。”

牟永文补充说:“旅游业是西藏的支柱型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坚持旅游与文化、生态相结合,突出‘高山、雪域、阳光、藏文化’主题,优化旅游空间布局,加快形成拉萨历史文化旅游中心和林芝生态旅游中心,完善唐蕃古道、茶马古道、中尼和新藏旅游走廊功能,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景区。统筹推进相关产业和服务,形成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旅游产品体系,吃、住、行、游、购、娱有序发展的旅游产业体系。”

社会进步 全面小康

“积极推进科教兴藏和人才强区战略。”西藏社科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孙勇深有感触地说,“西藏将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干部培训,培养适应跨越式发展的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队伍、专业技术队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群体。”他调研发现,掌握职业技能的农牧民户主,往往能带领全家人走上富裕道路,成为乡村富裕户群体。

城镇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地广人稀的西藏将建立有西藏特点的城镇体系。加快建设以拉萨市为中心,以日喀则市、泽当镇、八一镇、那曲镇、昌都镇和狮泉河镇为支点,以县城、边境城镇、特色文化旅游城镇和特色产业城镇为网络的具有西藏特点的城镇体系。加快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精心筛选县域特色项目,形成有特色、有优势、有市场、有效益的县域支柱产业。扶持一批重点中小企业,并重点向工业园区集中,鼓励有条件的地县设立工业园区,支持达孜等工业园区发展。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和援藏资金用于发展县域经济,建立和完善县域经济发展的激励政策,吸引各类人才到基层工作或创业。

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公路网络。加快进出藏干线公路整治改建,加强农村公路和国边防公路建设,消除省道断头路,提升公路技术等级和防灾减灾能力。力争全区公路里程达到7万公里,实现国道和主要经济干线路面黑色化,县县通油路。逐步完善区内铁路网络,建成拉萨至日喀则铁路,推进川藏、滇藏铁路西藏段铁路规划研究及建设前期论证工作,开工建设拉萨至林芝铁路,积极提升铁路运营管理、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完善区内机场网络,增加机场布点。逐步做强地方航空公司,发展区内支线航空运输,增加国内外航线,形成区内、区外、国内、国外航线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总之,到2020年,要使农牧民的人均纯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接近全国水平,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改善,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社会更加稳定,使西藏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猜你喜欢
西藏建设发展
都是西藏的“错”
学与玩(2022年7期)2022-10-31 01:59:22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神奇瑰丽的西藏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
一个人的西藏
海峡姐妹(2017年4期)2017-05-04 04:03:51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