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明,袁 野(华信邮电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4)
随着全业务时代的到来及全网IP化的逐步深入,作为中国移动有线接入的基础承载网——城域传送网、IP数据网及全业务接入网,其间存在着融合发展的需求和趋势。实现三网融合发展,可更加科学地规划分配业务承载,更加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更能综合地提升网络价值。如何实现三网融合演进发展,正在成为中国移动的一个热点课题。本文结合中国移动城域网现状和需求,提出了三网融合组网演进策略及其各阶段建设模型,并说明了相关业务的开放模式。
中国移动正大规模部署的城域PTN是适应IP化发展、面向基站和全业务的新一代城域传送网,它为2G、3G和未来的LTE基站提供回传,为重要集团客户的语音、数据、视频等业务提供承载,为PON等宽带接入网提供城域传送和汇聚。
城域PTN、IP数据网及以PON技术为代表的全业务接入网在2层以下是统一的融合网络,只是面向不同的业务对象。
PTN采用2层面向连接技术,并集成了2层设备的统计复用、组播等功能,可基于LSP实现端到端电信级以太网的业务保护及带宽规划等,特别适用于高等级基站类业务及大客户专线类业务的承载。
IP数据城域网采用2层交换设备,适用于接入实时性及可靠性要求不高的低等级IP业务。
全业务接入网侧重于密集型普通用户接入。常见的解决方案有PON+LAN、PON+PBX及PON+交换机等,以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全业务接入网主要完成OLT以下语音和数据的接入与汇聚,而OLT上行则可据各地移动城域建设情况,通过交换机+裸纤、PTN传送平台或WDM/OTN平台进入IP城域网。
在中国移动基础承载网融合演进前期 (即过渡期),PTN平台尚未完全覆盖至所有传输汇聚节点和OLT节点,全业务PON也尚未建成,OLT上行带宽以GE为主。基础承载网融合演进前期模型见图1。
由图1可知,基础承载网融合演进前期采用了OTN+PTN的联合组网模型。IP化的3G和部分新建2G基站 (新建2G站点在PTN接入网覆盖范围内)通过PTN平台进行接入承载,CMnet网络SR以上层面通过OTN进行承载。对于OLT上行业务,若OLT节点已成为PTN汇聚节点,可通过PTN汇聚层调度至SR/BRAS设备,否则则通过裸纤就近连接至CMnet节点或PTN节点;对于重要集团客户专线,PTN覆盖区可通过PTN承载,未覆盖区则沿用原MSTP承载方式;对于普通集团客户及其他综合接入,PON覆盖区可通过PON承载,未覆盖区则沿用原MSTP承载方式。
在中国移动基础承载网融合演进初期,PTN汇聚以上层面及全业务PON的建设已初步完成,PTN汇聚层单个10 GE环路可满足基站、重要客户专线及OLT上行业务需求,OLT上行带宽收敛后以1~2 GE为主。基础承载网融合演进初期模型见图2。
由图2可知,基础承载网融合演进初期采用OTN+PTN联合组网模型。IP化的3G和部分新建2G基站 (新建2G站点在PTN接入网覆盖范围内)通过PTN平台进行接入承载,CMnet网络SR以上层面通过OTN进行承载,OLT上行业务通过PTN汇聚层调度至SR/BRAS设备,PTN已覆盖区的重要集团客户专线通过PTN承载,有TDM业务特殊需求的客户沿用原MSTP承载方式,重要集团GE专线业务通过PTN接入设备直接上联至PTN汇聚节点解决,普通集团客户及其他综合接入则通过PON承载。网络融合演进初期各类IP化接入业务带宽预测见表1。
每个PTN汇聚点接入的Nobe B数量一般控制在60~80个。若每个Node B带宽按15~30 Mbit/s计,则每个PTN汇聚点接入的Node B带宽为0.9~2.4 GE。若每个汇聚环上按2~4个汇聚点计,则1个10 GE汇聚环路接入的Nobe B带宽为1.8~9.6 GE,而所余的0.4~8.2 GE可用于家庭用户和综合信息点接入。在极值接入情况下,家庭用户数量为(0.4~8.2 GE)/(4~7 M)=55~2 050(个),综合信息点数量为(0.4~8.2 GE)/(30~40 M)=10~270(个),即当单10 GE汇聚环接入的家庭用户或综合信息点数量分别超过2 050个或270个时必须进行扩容。
图1 基础承载网融合演进前期模型
图2 基础承载网融合演进初期模型
表1 网络融合演进初期各类IP化接入业务带宽预测
在中国移动基础承载网融合演进中期,全业务发展到中期阶段,基站数量及带宽需求增加,OLT上行带宽在收敛后以2~4 GE为主,单10 GE汇聚环路将无法满足接入需求。基础承载网融合演进中期模型见图3。
由图3可知,基础承载网融合演进中期继续沿用初期的OTN+PTN联合组网模式。随着业务发展,部分汇聚环带宽受限,可考虑在原环路基础上叠加扩容为双10 GE环以满足带宽需求。由于PTN设备本身具备2层汇聚及业务收敛能力,因此无需再通过城域汇聚交换机进行收敛。IP化的3G和2G基站通过PTN平台进行接入承载,CMnet网络SR以上层面通过OTN进行承载,OLT上行业务通过PTN汇聚层调度至SR/BRAS设备,重要集团客户专线的TDM及IP化接口需求分别通过MSTP及PTN承载,重要集团GE专线业务通过PTN接入设备直接上联至PTN汇聚节点解决,普通集团客户及其他综合接入需求则通过PON承载。网络融合演进中期各类IP化接入业务带宽预测见表2。
每个PTN汇聚点接入的Nobe B数量一般控制在60~80个。若每个Node B带宽按15~40 Mbit/s计,则每个PTN汇聚点接入的Node B带宽为0.9~3.2 GE。若每个汇聚环上按2~4个汇聚点计,汇聚环路中需接入的Nobe B带宽为1.8~12.8 GE。2个10 GE汇聚环路除Nobe B业务外,所余的7.2~18.2 GE可用于家庭用户和综合信息点接入。在极值接入情况下,家庭用户数量为(7.2~18.2 GE)/(4~10 M)=720~4 550(个),综合信息点数量为(7.2~18.2 GE)/(30~50 M)=124~600(个),即在双10 GE汇聚环接入的家庭用户或综合信息点数量超过4 550个或600个时需考虑OTN下沉。
在基础承载网融合建设远期,IP化业务爆炸式增长,PTN带宽严重不足,10 GE PON将投入使用,OTN网络下沉至汇聚层的OLT节点。基础承载网融合演进远期模型见图3。
图3 基础承载网融合演进中期模型
由图4可知,在基础承载网融合演进远期,面对IP化业务的爆炸式增长及10 GE PON的投入,PTN已不再适于承载OLT上联业务,需将OTN下沉至OLT所在节点,通过OTN平台将10 GE颗粒业务直接上传至SR/BRAS,部分GE以上颗粒的高等级用户也将直接承载于OTN上。PTN汇聚层已普遍建成了双10 GE环路,在OLT上联业务割接到OTN后,充足的带宽可满足大带宽无线数据业务需求。此时,重要集团客户专线需求基本上全为IP化接口,FE级别业务可通过PTN承载,GE颗粒需求可直接上联至PTN汇聚节点(若附近有汇聚层OTN节点则可直接上联至OTN);在极端情况下,若远期重要客户专线有大量的GE和10 GE需求,则可考虑将OTN下沉至所有汇聚层节点;普通集团客户及其他综合接入需求可完全通过PON承载。远期发展策略应同时结合CMnet发展规划,若将SR/BRAS下沉到汇聚节点时,OTN也需下沉到对应的节点上。
图4 基础承载网融合演进远期模型
在3G和全业务时代,移动城域网主要解决以下几类业务的接入汇聚或调度疏导。
a)3G基站业务。IP化的3G基站业务对传输质量、安全性的要求最高,业务接口以FE为主,开放在PTN上。
b)新建2G基站。新建2G基站开放在PTN上,利用PTN设备进行少量的2G业务承载,在汇聚节点或骨干节点以STM-1/4形式转接至现SDH汇聚层或骨干层网络上。
c)2G基站及有TDM专线需求的客户。这类业务开放在现SDH网络上。
d)点到点专线客户及有L3 VPN组网需求的客户。这类专线业务要求同基站业务,业务接口以FE、GE为主,开放在PTN上,并接入IP城域网SR设备。
e)企业普通上网业务与话音业务、个人家庭客户。这类业务利用PON收敛。经PON汇聚后的OLT上行业务颗粒,在PTN未到位时通过裸纤方式接入城域数据网(该方式简单快捷,但大量消耗光缆资源,业务安全难以保证),PTN到位时建议开放在PTN上,通过PTN传送至IP城域网路由器。在全业务爆炸式增长期,OLT上行业务带宽需求很大,此时IP over WDM/OTN已覆盖到汇聚层面,OLT的上行业务可直接通过IP over WDM/OTN调度至IP承载网。
本文探讨的网络融合演进策略及其各阶段建设模型,是基于区域内的PTN建设及业务量情况考虑的。鉴于地区经济、业务发展的差异性,完全有可能存在某些区域处于演进初期而某些区域已发展演进到远期的情况,或存在某些区域PTN汇聚环在建设之初就需进行双10 GE环路建设的可能性。
本文的亮点在于,针对中国移动城域网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融合组网策略和不同阶段的演进建设模型,以希望能对中国移动基础承载网的融合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1]王晓义.基于PTN的城域传输网建设策略探讨[J].电信技术,2009(6).
[2]田君.城域PTN传输网的业务开放模式分析 [J].电信技术,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