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石莲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2011-07-25 09:10郭建军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1年5期
关键词:倍半萜离子流类物质

郭建军,周 英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苦石莲CaesalpiniaminaxHance(L.)又名南蛇勒,为豆科植物南蛇芳的种子,主产于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并被广西、贵州、四川中药材标准等收载[1]。苦石莲性凉,味苦,有清热化湿、散瘀止痛的功效。文献报道,苦石莲的抗肝炎活性成分主要为萜类物质[2],已从中鉴定出倍半萜类物质β-姜黄酮,其具有利胆、抗炎的功效[3]。目前对苦石莲低极性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挥发性成分的研究,而对其石油醚萃取物的研究未见报道[4,5]。

1 实验

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苦石莲购于贵州省贵阳市同济堂药房,经贵州大学廖海明老师鉴定为苦石莲生药。

95%乙醇、石油醚(60~90℃),成都科龙试剂公司,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HP6890/5975C型GC-MS联用仪,美国Agilent公司;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公司。

1.2 方法

1.2.1 样品的制备

取苦石莲药材打粉,称取药粉1.0 kg,用3 BV的95%乙醇于室温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抽滤3次提取液并合并,减压浓缩至稠膏。将稠膏用蒸馏水打散后,用石油醚萃取3次。减压浓缩,挥干溶剂得到油状物92.5326 g。取少量油状物于小瓶中,加入2 mL的乙醚-苯(1∶1)混合溶剂溶解,再加入0.4 mol·L-1氢氧化钠-甲醇溶液,摇匀,室温下放置,时加振摇。30 min后加入蒸馏水,待分层后取上清液作为GC-MS供试品溶液I,未经甲酯化处理的油状物(环己烷溶解)作为GC-MS供试品溶液Ⅱ。

1.2.2 GC-MS分析条件

GC条件:色谱柱为Zebron-ZB-5MSI-5%Phenyl-95%DiMethylpolysiloxane(30 m×0.25 mm×0.25 μ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柱温60℃(保留2 min),以5℃·min-1升温至300℃,保持2 min;汽化室温度250℃;载气为高纯He(99.999%);柱前压52.5 kPa,载气流量1.0 mL·min-1;进样量1 μL(正己烷溶液);分流比20∶1;溶剂延迟时间5 min。

MS条件:离子源为EI源;离子源温度230℃;四极杆温度150℃;电子能量70 eV;发射电流34.6 μA;倍增器电压1152 V;接口温度280℃;质量范围20~450 amu。

2 结果与讨论

2.1 成分分析与定性

按1.2.2气相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进行GC-MS联用分析,获得苦石莲石油醚萃取物样I和样Ⅱ成分的总离子流图(图1),总离子流色谱峰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

图1 苦石莲石油醚萃取物样I(A)、萃取物样Ⅱ(B)的总离子流色谱图

对总离子流图中的各峰经过质谱扫描后得到质谱图,经过NIST2005标准质谱图库及Wiley275质谱图库数据系统进行检索,结合人工谱图解析,结果从苦石莲的石油醚萃取物样I中分离鉴定出25个化学组分,占总离子峰相对含量的93.082%。样Ⅱ中分离鉴定出12个化学组分,占总离子峰相对含量的87.462%。结果见表1、表2。

表1 苦石莲样I脂溶性成分分析结果

表2 苦石莲样Ⅱ脂溶性成分分析结果

由表1、表2可知,苦石莲脂溶性成分共鉴定出25种化合物,主要为脂肪酸类、烯醛类、烃类以及倍半萜类物质。倍半萜类物质β-姜黄酮的相对含量为1.061%。脂肪酸类物质以亚油酸、棕榈酸、油酸、硬脂酸的相对含量较高,分别为50.493%、13.310%、10.450%、8.274%,在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油脂总量的66.233%,说明不饱和脂肪酸是苦石莲油脂的主要成分。

2.2 讨论

本实验首次采用95%乙醇回流提取、石油醚萃取的方法,对苦石莲的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在对苦石莲的脂溶性成分进行GC-MS分析时,甲酯化处理后的样品分析检测效果要优于未经甲酯化处理的样品。

3 结论

对苦石莲脂溶性成分进行GC-MS分析,共鉴定出25种化合物,主要为脂肪酸类、烯醛类、烃类及倍半萜类物质,占总流出峰面积的93.082%。倍半萜类物质β-姜黄酮的相对含量为1.061%。脂肪酸类物质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油脂总量的66.233%,说明不饱和脂肪酸是苦石莲油脂的主要成分。为进一步研究苦石莲的活性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及理论依据。

[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广西中药材标准[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62.

[2] 吴兆发.苦石莲化学成分研究[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8,(8):39-41.

[3] 莫开菊,柳圣,程超.生姜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6,27(9):26-30.

[4] 贵州省卫生厅.贵州省中药材质量标准[M].贵阳:贵州省人民出版社,1990:26.

[5] 四川省卫生厅.四川省中药材标准[M].成都:四川省人民出版社,1987:58.

猜你喜欢
倍半萜离子流类物质
泽泻原三萜、降三萜和倍半萜的分离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微电极离子流技术在植物逆境生理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
13 种茄属植物倍半萜类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麻辣火锅底料中常用配料对辣椒素类物质的影响
直流离子流场发生装置优化设计
野马追倍半萜内酯精制工艺的优化
±1 100 kV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合成电场和离子流密度计算
心肌细胞电生理学中药研究进展
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
——青蒿素
烟草潜香类物质果糖嗪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