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眉, 李斯斯, 余小萍*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201203;2.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201203)
虫类药穿透性强,具有深搜细剔之特性。故取其“飞者升,走者降,灵动迅速,追拔沉混气血之邪”之意,常可治疗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沉疴痼疾。全蝎、僵蚕、蝉蜕三味虫类药,均有祛风解痉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此三味药分别有抗过敏,抗炎,解痉等作用[1-2]。中医内科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咳嗽[3],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4]等顽痰久咳的患者,均有显著的疗效。近年来各类文献对其使用剂型报道,主要为水煎剂及散剂两类。中药散剂具有作用快,方法有效,配伍灵活,节省药材,节约药费等优点[5]。据本草纲目记载僵蚕、蝉蜕为无毒之品,全蝎有小毒,在现代临床观察中均少有不良反应发生。
全一散为全蝎、僵蚕、蝉蜕三味虫类药研磨成粉而成。此3药的水煎剂,已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有很好的搜风通络、止咳平喘的作用,且未观察到不良反应发生。为寻求更为方便可行的中药剂型以及生药的临床疗效,就全一散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和临床观察,以探讨全一散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18~22g,清洁级,50只,供应商(上海斯莱克动物有限责任公司),合格证号(SCXK(沪)2007-0005)。
1.1.2 实验用药 全一散(全蝎粉、僵蚕粉、蝉蜕粉),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药房配制。溶于水配制成全一散混悬液。
1.2 方法
1.2.1 设组 小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给药组20只和对照组20只。
1.2.2 干预方法
1.2.2.1 给药组 以本品可配制最大浓度(0.4 g/mL),第1天分两次灌胃给药,10∶00按0.8 mL/20 g体质量,16∶00仍按0.8 mL/20 g体质量给药,两次灌胃间隔6 h。
1.2.2.2 对照组 用灌胃法给予等量纯净水,其余同给药组。
两组灌胃前均禁食不禁水12 h,间隔期间不供食,给药后常规饲养,连续观察7 d。
1.2.3 观察指标 连续观察1周,①观察给药后小鼠的毛皮光滑感,饮食,大小便,眼、鼻分泌物,黏膜,呼吸等;②观察小鼠的活动情况及自主神经反应,如发声、举尾、震颤、抽搐、觅食等;③给药前和给药后的第1、3、5、7天,测量小鼠体质量;④记录小鼠食量;⑤实验动物一周后,主要脏器的观察。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17.0统计软件,T-TEST比较两组实验鼠初始体质量P>0.05,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具有可比性。
1.4 实验结果
1.4.1 存活情况 连续对小鼠观察7 d,小鼠没有出现因为药物而引起的死亡例数。
1.4.2 一般体征及自主神经系统反应 雌雄两组小鼠,未出现震颤、抽搐,眼、鼻无异常分泌物,无黏膜充血,呼吸心率正常,排泄物无异常,毛皮光滑感良好。
1.4.3 小鼠主要脏器观察 未死亡小鼠于一周后处死进行尸检,肉眼观察其主要脏器,无病理改变。
1.4.4 小鼠体质量增长的情况 第7天雌小鼠给药组与对照组的平均体质量分别为27.38 g、27.16 g(P >0.05);雄小鼠给药组与对照组的平均体质量分别为31.58 g、30.61 g(P>0.05)。见表1。
表1 两组小鼠灌胃后体质量变化
小鼠眼、鼻无异常分泌物,无黏膜充血,呼吸心率正常,排泄物无异常,毛皮光滑感良好。未见药物在短期内对实验鼠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初步可认为全一散(全蝎粉、僵蚕粉、蝉衣粉)对实验动物无明显急性毒性反应及不良反应。
2.1 不良反应观察 以全一散(全蝎、僵蚕、蝉蜕粉各1g),用于临床治疗急、慢性咳嗽患者,一日两次温开水冲服。患者年龄均为18~75岁之间,签署知情同意书。入组患者均以久咳不愈,咽痒为主要症状,伴或不伴有咯痰,无气急胸闷,无严重心血管及神经系统慢性疾病,胸片未见明显异常。在7例给药患者中,有5例患者(2男,3女)出现了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其中两例出现双手震颤,一例有腹痛腹泻表现。症状轻者在发作后数小时内可自行缓解,再次服药后不适感又作。不良反应较重者,头晕耳鸣甚,数次呕吐清涎,停药予止眩、护胃等药物治疗,一周内均缓解。继续随访此5例患者一周,停服全一散后未再次出现不良反应,无皮肤瘙痒、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无后遗症。其中年龄最小者29岁,最大者67岁。有两例患者在服用全一散后,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且咳嗽、咽痒的症状在2周内有明显缓解。
2.2 临床疗效观察 临床观察初期使用三味虫类药散剂进行加减治疗,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考虑到伦理以及安全问题,在查阅相关文献[8]和咨询专家意见后,改为僵蚕6 g、蝉蜕9 g水煎剂与全蝎粉1 g共用加减治疗(全蝎粉为我院长期使用的剂型,临床极少有不良反应的报道,故仍然保持其散剂机型),与阳性药物阿斯美疗效相比较。(此部分观察另有文章详述)。观察180例慢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结果显示:阿斯美组,虫类药组(三味虫类药加减)和联合用药组的总有效率均大于90%,但3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病程较长的患者中,以联合用药的有效率为高(P<0.01)。同时在对咳嗽兼有咯痰或流涕的患者,虫类药组和联合用药组都较单用阿斯美组疗效为佳(P <0.05)。
全一散是余小萍教授临床有效验方,在本次动物试验中,3种虫类药的散剂未引起实验小白鼠的死亡以及不良反应,且在治疗相同症状的患者时,使用此三药的水煎剂或单独使用全蝎粉和蝉衣散剂时,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僵蚕,由白僵菌感染蚕的幼虫而成。其含有蛋白质、脂肪酸、草酸铵等都是重要的药理活性成分[7]。在《中药大辞典》[8]性味条下云:“味辛咸,平”。《本经》:‘味咸,平。’《别录》:‘辛,平,无毒’。用法与用量条下云:“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至于僵蚕有无毒性,《中华临床中药学》[9]:“关于本品有无毒性,曾有不同见解,《名医别录》明确言:‘无毒’,而《药性论》则认为‘有小毒’,但后世对其毒性症状鲜有记载。从临床应用及毒性实验结果来看,以常用量及传统给药途径用药,本品无明显毒性反应,故可视其无毒。近年来,僵蚕的应用突破常规用量达数倍之多者并不少见,对这种超剂量用药的情况宜持审慎态度,剂量过大有无毒性反应尚难确定。
目前较多的观点认为,不良反应的诱因是由于蚕蛹的某些蛋白质成为假性神经介质而干扰了脑内正常神经介质的传递,以及引起急性变态反应所致[10]。
宫庆一朗等研究证实,僵蚕中含有6种毒素,其中的黑僵毒素A、B和细胞松驰素可使鼠类中毒。这种毒素具有嗜神经性、耐热,一般烹调温度不能破坏,人食用后经肠道吸收,作用于神经系统,此系神经毒素(尤其是神经髓鞘蛋白及神经元胞膜表面的磷脂及蛋白)侵入中枢神经系统使某些敏感者引起神经组织变态反应炎症及脱髓鞘样改变,使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受累,影响到小脑椎体外系。由于该系统多巴胺受体被阻断,产生中毒反应,引起类似帕金森氏症一系列症候群,如肢体震颤等,严重者伴有意识障碍、眼球水平震颤、运动性失语、共济失调、肌张力增高、肌反射亢进等体征[11]。
而引起变态反应的机理为,蚕蛹作为异体蛋白进入人体后,引起机体致敏,产生自身抗体,再次食用僵蛹时,通过免疫机制短时间内发生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侯群,表现为循环系统症状以及腹痛等I型变态反应[10]。
此次不良反应的发生以眩晕、震颤、恶心、呕吐、泄泻等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的表现为主,符合对僵蚕不良反应的机理研究报道。高度怀疑是由于服用僵蚕粉引起的不良反应。水煎僵蚕制剂未出现相似不良反应,可能由于煎煮过程中拟神经受体作用减弱,和异种蛋白分解或者与诸药配伍使用减轻了其毒副作用,故未出现不良反应,而散剂则为生药虽经炮制但未与其他药物同煎,可能引起致敏的物质仍然存在,同时较为敏感的病人服用后则出现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由此次研究观察可发现,动物实验的结果与临床患者的反应仍然存在一定差异。在实验动物身上未表现的反应可能会在人体服用相同药物时得到表现,因此实验动物的指标只能作为临床研究的参考值,不可盲目用实验指标代替临床研究;中药的剂型与炮制方法对中药的治疗作用和毒副反应有着很大的影响[12],合理的剂型与炮制可能使同一味药物出现截然不同的作用,诚如僵蚕,既可镇痉止颤又可致痉生颤。对于僵蚕的作用现代药理学已经做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报道,但对其不良反应仍然知之甚少,需要对僵蚕的临床应用做深入研究;虫类药的搜风通络之功在治疗慢性咳嗽上有着一定的疗效,值得对其剂型,配伍以及机理做进一步研究。
[1]周 茵,袁雄芳.中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62例[J].辽宁中医,1999,26(9):402.
[2]张再康,冯瑞雪.善治小儿顽咳话蝉蜕[J].河北中医药学报,1998,13(2):14-15.
[3]舒世印.全蝎、娱蚁、地龙在小儿咳嗽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21):111.
[4]米红霞,刘吉平.白僵蚕应用研究进展[J].广东蚕业,2010,44(1):48.
[5]毕竖荣.中药散剂临证应用浅识[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8):69.
[6]李伟荣.浅释中药制剂产生不良反应的要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4):71-72.
[7]邢东旭,杨 琼,廖森泰,等.白僵蚕化学成分含量分析[J].广东蚕业,2010,44(3):28.
[8]江苏新医学院.药大辞典[M].(缩印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739-740.
[9]雷载权,张廷模.中华临床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473-1474.
[10]颜 辉,王国基,王俊褚,等.僵蚕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蚕业,2004,25(4):86-88.
[11]陈宜涛,程东庆,林美爱,等.僵蚕生产菌白僵菌胞外分泌蛋白对小鼠的毒性实验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7):1542.
[12]李应松.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因素与方法[J].中国当代医学,2010,17(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