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穷人”时代

2011-07-25 06:21胡赳赳
视野 2011年20期
关键词:闲暇高品质穷人

*胡赳赳

高消费不等于高品质,低成本不等于穷日子。CPI居高不下,通货膨胀一路走高。有没有可能过上既高品质又低成本的生活?

许多人错把高欲望和高消费当成高品质生活。若用理想、原则、闲暇、自我、爱好、自由、家庭去换,你换回来的钱也买不到生活品质和幸福。

而低成本生活的关键词不是消费,是四个字:宅、绿、闲、乐。回归家庭,享受亲情;节能减排,亲近自然;保全自我,拥有闲暇;节制攀比之心,享受日常乐趣。

幸福需要谦卑态

幸福需要谦卑态,生活需要低姿态。“低成本、中收入、高品质”是一种崭新的生活价值观,它不会让你步入“上流社会”,但至少可以让你不至于坠入“下流社会”。

“艺术不是更高更快更强,不是体育竞赛,而是每个人独特的气息的体现。”歌手李健这样描述他的“艺术观”。

这句话完全可以用来反省我们此时此地的“生活”——像古龙所说“骑最烈的马、喝最名贵的酒、交最难征服的女人”才是生活的意义吗?答案似乎不该是这样,但现代人却演之愈烈。成功者的标准模板是:高收入、大房子、全私享。

这种“高大全”的盛景的确蔚为大观,它堪称是“智力竞赛”(脑力劳动者和嘴力劳动者)、“财务竞赛”(企业老板和高管)和“体能竞赛”(熬夜、加班、应付人际关系,在40岁之后倒下的人,已属幸运)。

生活向着“更高更快更强”前进,人生却向着“更猥琐更自私更有压力”一路滑坡。有一个貌似占便宜的心算方法:现代人的生活密度和信息量很大,一年的经历相当于古人的三年。这样看来,人生不曾虚度,年过半百即已活得够份。但是,这种生活密度不空闲却浮华、不放松却紧张、不舒心却忙碌。

究其实,生活的感受决定了生活的品质而不是其他。如果连生活的“感受器”都发生了问题,人只是一具消费终端机。若问问人们对生活的理想,不再是上世纪80年代的理想主义、精神愉悦,人们正在经历着一个繁茂的“物欲时代”。物质使人们的心理期望值不再需要想像,而是有三六九等、明码标价的现实填充物,等待你去领取。

这就是消费社会的可怕之处,数量取代了质量,复制取代了手工,升级取代了停顿,极品取代了耐用品。

低成本生活的可能性

事实上,中国的中产阶层已经感觉到“M型社会”的危机了。中产正在坍塌。经济危机之后的通货膨胀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收入。物价在上涨,CPI在上升,钱越来越多,而购买力越来越小。中产者的生活品质大受影响。

以北京为例,许多上班族改坐出租车上下班了,因为停车费交不起,而且油价一直在涨。以前,人均一百元能吃到很好的大餐,而现在,人均两百元还不含酒水,才是请客的预算。

既然高欲望释放的是人性中的自私、贪婪,那么,有没有一种方式能让人既过上体面的生活,又不那么面临高消费的压力呢?

答案是肯定的,低成本生活就是一种选择。有人将低成本生活归结为四个字:宅、绿、闲、乐。“宅”是指回归家庭,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家庭生活上,从而享受家庭生活的乐趣。“绿”则是指绿色生活,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多运动和亲近自然,不浪费少排碳节约能源。“闲”是指一定要拥有自我支配的闲暇时间,因为大部分人生的乐趣、业余爱好和成就其实是工作之外的“第二人生”产生出来的。“乐”是指乐活,一种有机的健康生活,这种生活并不需要花费太多钱,就可以享受到积极的、向上的生活乐趣,这是一种令人愉悦的生活态度。

当下的难堪是,你努力工作,积极表现,发现收入并未增加,时间却失去了。正是过度的“消费”奴役了人们,使之成为“新穷人”。月光族、卡奴、房奴,维持体面生活所必须付出的一切,使得“新穷人”必须努力投入工作才能获得想像中的生活方式。而一旦他们支付不起这种生活,便堕入日本学者三浦展所描述的“下流社会”:收入低,人际沟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热情、学习意愿、消费欲望也都全盘降低,对于生活的热情低下,收入难以提高,独身比例则增高。显然,低成本生活的生活观和价值观,则提出了一种自我救赎的道路:重振生活积极价值,树立生活的信心,提高生活与工作的“性价比”。

现在,你明白了低成本生活的可贵与意义了吧:只有生活在低处,自由才在高处。

(李正辉摘自《新周刊》)

猜你喜欢
闲暇高品质穷人
人在何时最清醒
打造高品质流翔高钙对比示范村
高品质的忠实还原 FIBBR Ultra Pro2 HDMI光纤线
闲暇拾笔寄娱情
跟着明星感受高品质的吃喝玩乐
莫让闲暇“抹杀”青春
针针见血骂哭穷人
蔡昉:富足的“穷人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