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舟,郭永萍,屈春晖,唐光才(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四川 泸州 646000)
病例 男,59岁。头昏头痛6月,无意识障碍,无恶心呕吐及其它不适,近来头痛逐渐加重,遂来我院就诊。查体:双侧瞳孔等大形圆,对光反射灵敏。各种病理反射征未引出。入院后CT增强及后处理显示:左枕部类圆形肿块影,与矢状窦及硬脑膜相附,动脉期及延迟期肿瘤强化呈渐进性增强,肿瘤周围血管丰富,内见网状血管影(图1~3)。MRI检查示:左枕部圆形肿块,呈等或稍长T1、长T2信号,FLAIR相为稍高信号;DWI相为稍高信号;病灶边界尚清,邻近组织结构稍受推挤移位,左侧侧脑室三角受压变形。邻近病灶周围脑组织水肿,在FLAIR相上呈片状稍高信号影;增强扫描病灶呈环状强化。CT与MRI均未见脑膜尾征,诊断结果均提示为左枕部脑膜瘤(图 4~6)。
手术与病理:悬吊硬膜后星形切开,分别翻向矢状窦、横窦,见肿瘤呈褐色,边界清晰,血供丰富,肿瘤基底部与左右横窦硬膜相附,电凝肿瘤基底部减少肿瘤血供,瘤内硬块切除,待肿瘤包膜松动后,切除残余肿瘤及包膜。病理见肿瘤组织内血管丰富,肿瘤细胞围绕血管生长,瘤细胞呈梭形,排列紧密,可见核分裂像。免疫组化:Vim、CD34(+),Ki-67阳性2%,EMA、GFAP、S-100、CK、P53 均阴性。诊断:结合免疫组化,病变符合“左枕叶”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部分细胞增生活跃。
讨论 血管外皮细胞瘤(HPC),1929年由Bailey最先提出,是起源于血管外皮细胞的间质性肿瘤,全身各部位均可发生,颅内HPC少见,约占颅内肿瘤的不到1%[1]。由于与脑膜关系密切,又被称之为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MHP)。本病以前一直被认为是脑膜瘤的一种亚型,后研究发现本病并非来自脑膜上皮,而是起源于脑膜间质毛细血管外皮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2]。1993年WHO制定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新的组织学分类法将HPC分属于脑膜间质、非脑膜上皮细胞肿瘤[3]。
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性HPC常单发,常与硬脑膜相连,极少数发生在脑实质内,在颅内,HPC常在枕区的窦汇附近与静脉窦相连。本例发生在枕部窦汇区,与周围静脉相连。临床上本病常发生在30~50岁之间,平均发病年龄为43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发病率之比约1.4∶1。其症状与体征主要取决于肿瘤所在位置,头痛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在组织学上HPC细胞密度高,富于血管,与硬脑膜相连,组织学改变与软组织的HPC相似,易复发和转移到中枢神经系统外。
脑膜HPC影像表现:在CT和MRI上主要表现为边界清楚,附于硬脑膜,边缘光滑或呈结节状肿块,增强后强化显著,肿瘤附近骨质无反应性骨质增生。本例在CT及MRI上除前述表现外,经CTA重组后,MIP可以显示肿瘤内血管网及肿瘤与左侧大脑后动脉的密切关系如图3。通常由于颅内HPC与脑膜瘤的CT、MRI表现相似,而HPC属于恶性肿瘤,脑膜瘤常为良性肿瘤。因此,极早明确诊断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在影像学上,两者的鉴别主要表现为:脑膜瘤通常呈圆形及类圆形,形态规则,信号多均匀,瘤体内常见钙化,邻近骨质增生,以宽基底与脑膜相连,“脑膜尾征”多见。而HPC形态多不规则,呈分叶状,信号混杂,易囊变坏死,瘤内一般无钙化,常引起邻近骨质破坏,并且为窄基底,“脑膜尾征”少见。当两者鉴别困难时,有作者认为[4]肿瘤呈“分叶”状形态、T2WI呈等高混杂信号和无“脑膜尾征”时,更倾向于诊断HPC;反之,则倾向于诊断脑膜瘤。本例HPC瘤内无钙化,无脑膜尾征,邻近骨质未见破坏,因此可以与脑膜瘤相鉴别。
[1]Chiechi MV, Smirniotopoulos JG, Mena H. Intracranial Hemangio-Pericytomas:MR and CT Features [J].Am J Neuroradiol,1996,17:1365.
[2]韩本谊,沈天真,冯晓源.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和MR表现[J]. 中华放射学杂志,1999,33:287.
[3]沈天真,张玉林,陈星荣.世界卫生组织脑肿瘤分类的进展[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0,6:219.
[4]陈谦,戴建平,高培毅.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与脑膜瘤的MR影像对照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37: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