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春梅
党项首领李德明继续向宋朝进献马、牛、羊、骆驼等畜产品,宋朝则以大量的银两、绢帛、锦彩、茶、药和精工制作的金银装饰品作为回报。李德明所做,不但满足了西夏统治者的需要,而且在灾荒时,顺利地度过了难关。
西夏的经济一天天好转起来,好起来的日子往往使统治者走形。汉人如此,游牧民族更是如此,也许这是人类的天性。就在西夏好日子来临后,李德明也像他的父亲当年在西凉打了胜仗那样变得傲慢起来,而且把自己武装成一个最高统治者的形象,在绥、夏二州,他早已建立了驿馆,修建道路桥梁。后来,又大起宫室,绵亘十多公里,那是一个非常壮丽的景致,李德明的排场,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李德明的威信也是从这时树立的,他继续发号施令,要求人们为他修建奢侈的宫室,又制定了旌旗制度。他认为怀远镇“西北有贺兰之固,黄河绕其东南,西平为其障蔽,形势利便”,而在那里大建门阙、宫殿、宗庙、官署,改称兴州,作为西夏的新都。此时的他已成了一位独裁者。
其实,任何自满都是约束进步的栅栏。李德明在为西夏创立业绩的同时,也在创立着党项人民的栅栏。在他晚年到来时,他的长子李元昊便认识到了这一点,李元昊对他的父亲向宋朝的卑躬屈膝和贪恋边境贸易的态度提出了批评,他相信父亲自满的行为,其实是在削弱党项社会的经济基础,对党项人的文化也是一种摧残。
公元1031元,李德明死,李元昊承袭了他父亲的统治模式,由于李元昊的妻子是契丹公主,契丹国封李元昊为夏国公。
李元昊一上任就要冲出党项人的栅栏,证明自己的能力。他利用契丹为援,开始谋判宋朝。他的第一种做法是以兵法约束诸侯部落,对付敌人,只有用武力。
李元昊的第二种做法是充分顾及党项地主阶级的利益,调和蕃汉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他是这样想的:他的国家汉人最多,要把汉人拉拢到他的身边,利用他们掌握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文化知识来扩充自己的力量。
李元昊的第三种做法是否认了自己的李姓、赵姓,否认了自己是元魏的后裔,并且改了名,改了姓,又发布了秃发的命令,有胆敢违令者,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号令威严的秃发令,从头开始,李元昊着手打造着党项人的民族精神。
李元昊的第四种做法是创制了西夏文字,改变了党项人的传统,一律接近汉人。
事实证明,他的四种政治手段稳定了部落的联合,加强团结的力量,给宋朝形成压力。
冲出栅栏首先要从自身开始,李元昊的统治区内,仍然杂居着蕃、汉等民族。对占绝大多数的汉人来说,党项人制定的那些规矩一时半会儿是适应不了的,尤其在李元昊以“青天子”的身份出现时。
李元昊在称帝前一直修筑着他即将冲出栅栏的路,他将兴州升为兴庆府,扩建宫城,广营殿宇。至今,那些被时光侵蚀得残缺不全的建筑仍站立着。
在官制、服装上都有定制,但如何定制,都要把人的等级表现出来。公元1034年,李元昊开始建立年号制度,他想做什么,生活在那个时期的人都知道。
军事制度上李元昊更是周密部署,他一边加紧整饬内部,一边对外发动一系列的战争。
他不但制定了西夏文字,还设置了“蕃学”,选蕃、汉官僚子弟入学,培养统治阶级的后备人员。他对宋朝的流行礼乐制度极不赞成,认为它太繁琐,与游牧民族的传统精神很不相配。从而,一度简化礼乐制度,不遵行者就要诛杀。
汉人自从阶级社会以来,礼乐、法典像一团乱麻一样维持了几千年,李元昊在此问题上是不是引经据典,我们不知道。
总之,李元昊称帝前在政治上作了不少准备工作,这样的准备肯定在他心中已经酝酿很久了,他展望着西夏国土上来去匆匆的人群,和一只只活泼的小羊羔,或者一只猛虎扑向猎物,一头公牛冲出栅栏奔向草原,都能成为他治国方略的引子。
他准备了那么长,那么久,也许是向人们说明,他就是曾经束缚在栅栏中的那头公牛,终将有一天,会冲出去扑向敌人。
从公元1040年起,三年之间,李元昊在三川口、好水川、定川砦取得辉煌的胜利,是西夏史上著名的三大战役。
李元昊胜利后,没继续追击,打入宋朝国都开封,是因为这位战略家的高瞻远瞩。当时,西夏其他势力和李元昊之间矛盾深厚,西夏开始建立,各方面还没巩固,不能在外恋战,内部矛盾有可能使西夏混乱;李元昊瞅准的是宋朝这块肥肉,但完全灭掉宋朝是不可能的,只有发动战争,掠夺一些财物。因此,他的战争一张一弛。
据说李元昊看清这样一个事实:宋朝的根基深,不管在经济、军事、政治上都比辽和西夏雄厚,即使战败,潜力仍然很大。在定川砦战役后,宋朝沿边所驻扎的军队仍有二十多万,且与西夏右厢相邻的口解厮罗的武装力量,也不可轻视。从西夏的兵力来说,虽然人人会骑射,斗志高昂,能忍耐饥渴,冲锋陷阵,行进中会谈笑风生,士兵和首领的关系默契,但是军队的缺点也是致命的:西夏兵不分制度,衣食武器都要自己供给,服役的负担特别沉重,还要从事生产,进而制约了战争进入连续性。因此,李元昊只能适可而止。
三大战役中,宋朝节节败退,宋相吕夷简由于恐怖而发出感叹说:“一战不如一战,可骇也!”这是因为宋朝在面对西夏军队所存在着显著的特点而发出的感叹,这在气势上使宋朝处于被动。抵抗辽国,西夏要从今天的河北省沧县出发,到达今天甘肃省天水市,曲折连绵数千里,一路上都是大平原,还要处处屯兵,这就大大分散了兵力。
韩琦和范仲淹最能体会到这种痛苦:陕西四路的士兵差不多三十万,然而都是分守城寨,所以每路战士不过两万多人,定定地坐着耗费军粮,不敢轻举妄动,谁都不知道敌人到底要攻打何处。大诗人欧阳修也对这种完全被动的情况做过分析,他说,庆历年间防御边境的准备,东起今天的河北,西到今天的甘肃,路程一百多公里,有五路,二十四州,差不多二百个寨堡,都必须分兵守卫,再多的军队,都分成了块,显得势单力薄。西夏和辽国军队虽然少,但一聚起来就是几十万,他们用大兵力,打宋朝分散了的小兵力,怎能不胜呢?
宋朝是一个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作战比较机械,没有游牧民族的灵活性。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话显然是抒发个人的远大情怀,对于宋朝皇室内部和豪绅、地主们,他的话起不了激发斗志的作用。虽然在公元1040年,针对党项族,仁宗皇帝派人编纂了长达四十卷的兵书,其中包括制造和使用多种武器、攻城器具的方法,还首次提到了如何制造火药,但对统治者内部,以及兵将,这些兵书起不了激战的作用。内部矛盾尖锐,阶级矛盾激烈,农民过着贫困不堪的生活,经常发生反抗,统治阶级为了防范和镇压他们,用尽心思,在与对外斗争方面就减少了力量。
西夏每次出征,几乎都由皇帝亲自率领,能昂扬军队斗志。而宋朝将领深居高拱,一般都在皇室中指挥作战,颁发阵图,预定作战部署。多路进军时,无人统率。作战时,躲在后方盲目地发号施令,再加上宦官从中扰乱。宋朝的缺点李元昊清清楚楚,所以三大战役稳操胜券。
宋朝屡战屡败后,才开始另眼相看西夏,也开始提高警惕。起用了范仲淹和韩琦。他俩的做法是,先组织兵力。宋朝的军队,分为禁兵、厢兵、乡兵、蕃兵四种,必须得把他们组织在一块。然后整顿、充实、培养、训练,发挥保卫乡里、防御侵略的功能。那时宋代有个名叫“弓箭手”的民间武装,由边地农民自发而成的队伍。有战争了集合起来,没战争了就种田。他们为当地的治安秩序和配合正规军打仗都做了不少工作。他们土生土长,熟悉山川道路,能受苦受累,经常作战。还有蕃兵,他们主要是汉化的羌、藏族兵。后来范仲淹和韩琦都收编了他们。
据说范仲淹在边地数年,特别重视蕃、汉人民潜在的力量。他把这些兵力集中在一起,发挥了应有的抵抗作用。公元1044年,李元昊屯兵四十多万侵犯宋朝边境,范仲淹、刘沪、种世衡等人,将蕃、汉弓箭手调集一起,形成屏障,抵御了李元昊的大军。这便是李元昊向宋朝称臣的原因之一。
熟读兵法的李元昊在三大战役后引起了人民的反抗,西夏的盟友辽国向来抑宋,这时也极不愿意西夏势力过分扩张,产生了猜忌和不满。在此之后,李元昊暂停了冒险行为,与宋朝和好。三大战役使宋朝加固了边防,三大战役让李元昊洒尽威风,也让他开始深深思考西夏的命运。难道这是一个转折点吗?假如李元昊再次举兵攻向宋朝国都,又是什么结果?
西夏第二位皇帝继位时未满一周岁,他叫谅祚。按李元昊临死遗嘱,是让他的兄弟威噶尔宁当皇帝的,大首领没藏讹庞说:西夏自从祖上以来,父亲死了,儿子继承,是顺理成章的,国人才服从。这样,谅祚就被扶在了宝座上。
没藏讹庞让谅祚登上帝位是有原因的。李元昊的几个妻子中,野利氏和没藏氏之间一直有挥之不去的明枪暗箭,李元昊喜欢没藏氏,让野利氏嫉妒。因此在西夏皇帝室内就由这两大集团制造着战火。公元1047年2月,没藏氏生下了谅祚,由没藏讹庞照看着长大,没藏讹庞成了谅祚的母舅。
不满周岁的皇帝不会批文件,当然也不会指挥军马,他本应该行使的所有权力,由以讹庞为首的“三大将分治其国”。历史学家说,这就是在封建制王权上出现了一次实际是贵族共和的统治形式。
谅祚继位的故事告诉人们,如果说李元昊建立了西夏,与宋辽形成三足鼎立,那么西夏国皇位的延续,则说明了三大势力大比武正式展开。以外戚重臣身份而但任国相的讹庞,就如历史上每位垂帘听政的权臣一样。
宋朝以和为主,看到夏太后派使臣入贡的分上,赐西夏大藏经一部。在西夏国内,承天寺在轰轰烈烈的五年兴建中完工。在东北的辽朝,兴宗皇帝溘然长辞,儿子洪基继位,名为道宗。世界显得忙乱,但没有阻止讹庞对河西土地的侵耕。连年议界不决,就发生了冲突。公元1057年,双方在麟州交战,虽然宋兵大败,但宋朝对西夏的经济封锁没有停止,西夏被迫就范。
讹庞一直行使他的特权。在1049年,契丹与西夏的矛盾中,契丹军先锋肖惠部被讹庞所袭击大败,而契丹北路军却俘获了李元昊的一个老婆以及西夏官僚家属。第二年,西夏攻打契丹的金肃城失利,反过来契丹又攻打西夏,纵兵俘掠,破摊粮城,一时西夏国人心动乱。通过几年交锋,西夏明显劣势于契丹,这时,讹庞代表西夏向契丹献贡,才在公元1053年得以和好。
讹庞发现谅祚一天天地长大了,就想给他完婚,这次,太后没藏氏亲自出马,她向契丹为谅祚求婚,契丹没答应,也许契丹不想再和西夏作亲家了。
第二年,即公元1056年,西夏福圣承道四年,没藏讹庞把自己的女儿许配谅祚为妻,立为皇后,操纵皇室,把持政权。随着谅祚年龄的增长,对讹庞的专政行为产生反感。谅祚手下的亲信高怀正、毛维昌因事被讹庞诛杀,矛盾进一步加深了。懂事的谅祚很清楚讹庞要做什么,他知道如果再不留神,他的王位将拱手让给讹庞。
真正使讹庞丧命的是一个女人,她是梁氏,是讹庞的儿媳妇,谅祚和这个脆弱的女人私通时,讹庞想谋反的事就让她捅了出来,于是,谅祚联合了讹庞的政敌漫咩等人,将讹庞和他的家族全部处死。公元1601年,这位十三年的傀儡皇帝开始亲政,而梁氏则成了他的妻子,成了皇后,梁氏的弟弟乙埋为国相。
大约在没藏讹庞死去后,谅祚请求宋朝廷恩准废止党项的蕃礼,改用汉礼。谅祚的行为引发了一系列关于汉礼和党项礼仪的争论。皇太后主张拥护党项礼仪,她似乎从不愿意丢掉自己民族一些独特的礼节。礼仪争论,延伸到了刀枪,恩怨就埋在了各自的心里。
谅祚的所做,其实是向宋朝表示自己的威望所走出的第一步,而这一步,却是在冒险,他让西夏内部矛盾火上浇油。
谅祚走的第二步是跟外族联合。公元1063年,西市城吐蕃首领来降夏,谅祚把族内一位漂亮的女子嫁给了他,并封他为驸马。
谅祚还请求宋朝御制诗章、草隶书石本及“九经”、“唐史”、《册府元龟》与宋正(元月)至(冬至)朝贺仪;又请大藏经,来增添西夏国的文化气息。宋朝廷答应给一部大藏经。公元1063年,宋仁宗死后,英宗继位,又赐了西夏《九经正义》和《孟子》及医书。
谅祚树立西夏威望的第四步,是要求宋朝得到夏与契丹使臣相等的礼遇,来完成西夏的外交。但宋朝抱怨党项使臣蛮不讲理,素质低下。
在关于交易场地的问题上宋朝没有答应,西夏军队就频频侵扰宋朝边境。宋派出十万精兵,西夏震动,才安静了一会儿。
就在宋朝责问西夏连年出兵侵扰边境的第二年,宋英宗死了,继位的是神宗。这是公元1067年。这一年,一位宋朝边疆官员靠施展阴谋,夺取了西夏的城市绥州。西夏一边加强银州的备军,一边向宋朝报复,而且杀了一名宋朝官员。经过多次争论,宋朝决定坚守绥州,这一决定大大激怒了党项人,开始不断骚扰这一地区。年底,谅祚死,时年二十岁。英年早逝的谅祚,留给历史无尽的喟叹。
从1091年到1099年,宋朝对西夏的战争就没有停止过。加上雄踞东北的辽国,三大帝国鼎立,时战时和,互相制衡。
在宋朝发动对西夏的战争中,辽国对宋朝的行为感到震惊。曾先后三次向宋朝发出警告,让宋朝偃旗息鼓。辽国统治者很明白,一旦西夏国被宋朝吞没,势力大增,那么辽国将处于危险中。而宋朝一点也没有按辽国的意思停止对西夏的战斗,宋朝廷也明白,西夏与辽国为边境问题争斗多年,不会轻易聚合起来抗宋。西夏经过连年战争,国空民穷,再加上边疆市场长期关闭,加重了西夏人民的灾难,西夏王已经在宋朝统治者眼里失去了威望。这一点,从公元1099年的一次事件中可以看出。那一年,梁太后死,乾顺派使臣前去禀告宋朝,并想求和,宋朝对西夏的使臣非常冷淡,勉强恢复和好,答应继续给予岁赐。
不管怎么说,乾顺终于摆脱梁太后的操持,有了亲政的机会。不管怎么说,乾顺在那一年开始修建卧佛寺及崇庆寺,地点选在了甘州,也许他想用拜佛的方式安慰一下自己,也许想求佛祖保佑他的江山。
西夏也没有因为梁太后的死安分下来,他们一方面在宋朝京都进行和谈,一方面继续抵御宋朝进入青海的行动。虽然辽国派萧德崇到达宋国,要求停止对西夏的攻掠,但宋朝已得到了南牟会,建为西安州,并筑天都、临羌等寨。又收复会州。在邈川、宗哥和青唐的各吐蕃集团之间一再内讧中,宋又取了青唐,置鄯州。邈川也成宋朝统领下的湟州。
公元1100年,宋哲宗死了,他的弟弟赵佶继位,称为徽宗。西夏力求与辽国和好,而重走先辈们走过的路,西夏帝乾顺向辽国求婚,辽国考虑到自己的利益,没有答应。
公元1101年,辽国道宗死了,孙延禧继位,是为天祚帝。宋和辽国由于最高统治者相继死去,国事处于停滞状态。西夏御史中丞薛元礼上书,主张提倡汉学。或许因为西夏国太累了,又发现治国光是武略不行,还要仰仗于文韬,便实施了薛元礼的方案,始立国学,设置教授,收了三百学员,新建养贤务,供给生活。同时还发布了名为《贞观玉镜统》的军事法典,或许西夏感觉在多年的游戏中,累得喘着粗气,应该加紧防御,于是在公元1102年仿了宋制,在沿边大筑堡寨。
经过乾顺不断遣使辽国,卑辞厚礼,请求联婚,在1105年才圆满。辽天祚帝始以族女南仙封成安公主许嫁。辽国答应乾顺的请婚,不是因为乾顺三番五次的诚意打动了辽国,而是迫不得已。因为女真族已强大。辽国联合西夏不仅可以牵制宋,又能防金。而对乾顺来说,这时依靠辽国的斡旋和支持,不仅顶住了宋朝的压力,而且起到了凝聚内部人心的作用,从而才得以把西夏政权稳定下来。于是,辽国与西夏之间保持着谁也不愿捅破的亲密关系。
在辽国的斡旋和支持下,西夏暂且有了收益。1106年,辽国派使臣出使宋,要求归还被占的西夏领地,然后乾顺趁热打铁,向宋朝上表谢罪,宋答应与西夏和好。接着宋废银州为银川城,这一名称,一直沿用到今天,历经八百九十六年。接着,宋朝归还了崇宁以来侵占的西夏领土。西夏高兴,赶紧派使臣前去感谢辽国。
公元1108年,宋朝攻破西蕃汉哥城,建积石军。西蕃本与西夏有关系,这样一来,其实是对西夏形成不利局面,西夏再次严防边关。
公元1109年,西夏要求扩大自己的疆界到泾原,这一点,宋朝没有答应。西夏又派人到辽国,对辽国的统治者说宋朝没答应扩充疆界的请求。至于辽国如何反应,我们不去深究。
女真族的兴起,致使辽国在一系列与金的战役中,节节败退,连陷要地。辽统治集团内部倾轧越来越激烈,几乎形成分崩离析的局面,从而更加削弱了抗御金兵的力量。
西夏与辽国的友好关系,是从几十年前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此时又因为双方各有危机,使他们之间加深感情。西夏党项人在辽朝末代皇帝逃跑时,还在帮助着契丹人。
西夏进入暂时的安静,却在公元1111年,遭受洪水灾害,军营仓库民舍损失惨重。第二年御史大夫谋宁克任上疏,反对大力提倡汉文化,主张整饬武备,保存西夏旧俗。一时间,西夏朝廷内派系相争,乾顺心乱如麻。
公元1114年,女真族开始攻打辽国。宋朝任童贯为陕西经略使,讨伐西夏。
宋、西夏、辽之间连年的政治与军事上的争斗使彼此累得喘不过气来。这时,女真族日益强大,逐步登上了历史舞台。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皇帝,国号金。
公元1130年6月,崇宗乾顺去世,享年五十三岁,他把统治西夏半个世纪的经验和成绩全部交给了十六岁的仁宗,这位年少的西夏主人也未能逃过战争的威胁。他当皇帝的第一晚的梦中,也许就是伴着硝烟、鲜血。现实告诉他,这个梦是真的,西夏的命运,连同他的命运,都在硝烟、鲜血中。金国覆灭辽和北宋并占领黄河流域的大片土地后,西夏完全处于强悍狂野的金国包围圈中。他上任不久,金国夺取河南、陕西地区。
仁宗皇帝向金国表示屈服恭顺,也不代表他软弱无能,这是保存实力的最低微也是最重要的一招。
但西州统军萧合达,却因看不惯仁宗的做法,而给西夏制造了烦恼。萧合达是辽国皇室的姻戚,曾经南征北战,屡建军功,得到西夏王室的国姓。他不满仁宗臣服金国,于公元1040年在夏州叛乱。他派人来到阳山一带,这里是与金国有深仇大恨的契丹余部,以他复兴辽国政权的号召,立即鼓动了他们。
萧合达率兵进围西平府,并攻陷了盐州,于是“据盐池,发仓库,尽掠诸州所牧地,游骑直逼贺兰,兴州大震”。这次叛乱严重破坏了西夏的社会经济,最后才被静州统军任得敬平定。
仁宗从乾顺那里接过了西夏的政权是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由于战争太多了,社会经济基础非常薄弱。再加上政府统治机构扩大,中央及地方官吏人数增多,常备军额耗费过大,精神统治者的僧侣遍布全境,受到优厚的待遇,他们奢侈浪费无可相比。
公元1143年,蕃部人民起义,就是在此种背景下爆发的。这一年,在兴庆府地区发生了强烈地震,经日不止,人畜死亡者数以万计,接着夏州地裂泉涌,“出黑沙,阜高数丈,广若长堤,林木皆没,陷民数千”。这一年的7月,出现了西夏历史上罕见的大饥荒,人民无食,各方暴动频起。威州大斌族,静州埋定族,定州的篪浪、富儿等族,多者上万人,少者五六千人,集结四出,直攻州城。这些大大小小的起义,给坚忍不拔、勇敢无畏的西夏人民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这时候,出现了一个任得敬,他原是宋朝西安州的通判,是一个汉人,西夏兵进攻西安州那年,任得敬投降了西夏,从此,就在西夏做事,西夏境内众多起义都被他镇压下去,成了军事精英的代表人物。他日渐膨胀野心的另一个原因,还因为他把女儿进献给了乾顺作妃子。他又经过拉关系,贿赂朝廷显贵,使他的女儿成了皇后,他也跻身于皇宫,得到了尚书令的职务。不久,又成了中书令。
在任得敬还没进宫前,御史大夫热辣公济上谏仁宗说:“从古外戚擅权,国无不乱,得敬虽属懿亲,非我族类,能保其心之不异乎?”濮王仁忠也认为不能许可任得敬进宫的请求,直到仁忠死后,任得敬贿赂自己的保护人察哥,得到支持援引,进了宫廷。
1156年严明王察哥死后,任得敬便大权独揽,无所顾忌,野心大增。任得敬不但对自己的亲戚委以重职,而且镇压反对他的人。
公元1160年,任得敬得到了由西夏皇帝册封的楚王称号。他是由西夏统治者册封的唯一的一位汉人。大权在握的任得敬一直阴谋篡位,“欲以仁孝处瓜、沙,自据灵、夏”来营建自己的根据地。这一年末,任得敬宣称,新建立学校。他说百无一用的汉学,与西夏社会根本不相适应。他的目的就是想以此来笼络西夏保守派的支持,造成民族之间的冲突,使西夏国大乱。
仁宗尊崇汉族文明,在他统治期间,对于文化教育,一贯给予高度重视,他在国内各州县设置学校,又在宫廷建立皇家小学,还时常亲自参加训导。他追尊孔丘为文宣皇帝,还下令州郡修建殿宇巍峨的孔庙等等。仁宗对任得敬的攻击如何反应,我们不得而知,但仁宗所建立的学校都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
从1165年到1170年,任得敬以灵州和翔庆附近的地区作为指挥中心,努力要在鄂尔多斯地区经营一块属于自己的独立领地,他还插手制止了西藩部落的骚乱。
任得敬的女儿任太后死于1169年或1170年,这时,任得敬逼迫仁宗将西夏的东半部赐给了他,他将这块封地命名为楚。为了进一步得到承认,任得敬又劝说仁宗上书金朝,请求金对他加以册封。西夏国沉浸在由任得敬带来的苦恼之中,而仁宗更是为此人做了许多噩梦。还有1161年到1162年,西夏卷入金、宋战争,西夏和金国、宋朝的关系错综复杂。这一切粉碎着一代帝王的梦。
西夏帝王仁宗统治期间,噩梦一直伴随着他,他为西夏的命运考虑了多少,谁也不知道,但他努力尝试用另外的途径弥补沧桑的西夏留下来的遗憾。他命乐官李元儒采取汉人乐书,参照西夏制度,新作音律,费时三年才成功。斡道冲是当时著名的儒学者,仁宗任他为蕃、汉教授,这个八岁中童子举的灵州人没有辜负仁宗的期望,用西夏文翻译了《论语注》,另撰《论语》解义二十卷,叫做《论语小义》,后来又用西夏文写作《周易卜筮断》一书,流行于国内。
仁宗在加强完备封建经济的举措中,这些文学著作起了不小作用,尤其新颁布的《天盛律令》为他解决的困难是想不到的。《天盛律令》规定,在西夏王朝各族官员“各事同位相当者,不论官高低,当以蕃为上”。这就把蕃的势力提高,作为统治西夏的骨干。尽管这是一种民族歧视的表现,但不像辽国所做的把人分为四等的等级政策。
《天盛律令》对官员服饰有相应规定:“汉臣僚当戴汉式巾,违律不戴汉式时,有官罚马一,庶人十三杖。”这可是仁宗的一大成功之处,因为从这其中可以看出,仁宗给汉人以充分的自由,让他们保留自己的风俗习惯。
以中原王朝统治思想为基础,西夏法典《天盛律令》则受了唐、宋法典的重要影响。仁宗与其他封建王朝的君主一样,全力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维护王室绝对权威。推行孝义,就成了维护统治秩序的法宝之一。《天盛律令》第一条规定:“欲谋逆官家,触毁王座者,有同谋以及无同谋,肇始分明,行为已显明者,无论主从一样皆以剑斩,家门子,兄弟节亲连。”这样,无疑奠定了皇室神圣不可侵犯的基础。
从仁宗对儒学的崇尚到大量设立学堂上人们已经看到,西夏王朝同样以孝治天下。西夏从仁宗之前还是以后的帝王治国方略,都是将中原王朝治国的这一法宝放在首位。仁宗提倡儒学,因而把孔丘追尊为文宣皇帝,儒学中是要求人讲孝道的。仁宗很清楚它给人民带来的影响,以及给西夏的皇室政权带来的影响,所以任得敬请废学校,破坏汉礼时,仁宗并不报。于是,《天盛律令》把“失孝德礼”定为十恶之一,位在谋逆之后。
《天盛律令》规定:原来党项族男子凡到十五岁即为一丁,每有战斗随族出丁助战。这实际上是全民皆兵的体制,制定在法典上,表现了西夏连年征战,兵力匮乏,也表现了从军打仗,成了国家的法律,从而迫使西夏人民投入战场,为国效力。
西夏在建国时就依据各地情况划分十二个监军司,分别担任对宋、辽、吐蕃和回鹘的作战任务。如遇较大的军事行动,便调动所有监司的兵马集中作战。后来再次增加监军司的数目,设置了都统军、副统军、监军使各一员,下设指挥使、教练使、左右侍禁宫等将佐。
崇宗乾顺时期采用了晋王察哥之策,使西夏壮勇“平居则带弓而锄,临戎则分番而进”,一种游牧民族尚武的精神无处不在。从党项人尚处于原始社会时期步入到封建社会,再到创建自己的国家,在战场上马革裹尸的人不计其数。然而正是这种尚武的英雄气概,使党项人从开始出现以来就没有停止过战斗。仁宗心里非常清楚多年战争所带来的危害,于是他才制定了好多律典,倍加推出儒学、佛学,大立学堂,安抚西夏人民,重振西夏威风。
仁宗是否在他另辟的一条道路上得到他所满意的效果,谁也不敢肯定,但在他心中,肯定存在着一个理想的天地,因为每一个帝王都憧憬这样的天地,每一个人都憧憬这样的天地。在蒙古史诗《江格尔》中,江格尔带领蒙古人民寻找流奶流蜜的光明之乡,正是这个期望,他们不停地走啊!走啊!一世又一世,一代又一代。坚定的信念给了他们勇气,他们来到阿尔泰山深处,江水漂碧,松林染青,野花簇满山坡,完全一幅人间天堂。
而每一个宗教都有一个理想世界,在《圣经》中,犹太人的伊甸园里长着各种奇花异草,有各种仙树,还有一些驯服的小动物,树上结着智慧果。《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描绘:“这个世界以黄金铺地,天上飘着美丽的花朵,这里的众生有非凡的智能,住在鲜花绿水环绕的宫殿内,这里没有苦恼与艰辛,人人都是幸福的。”《古兰经》中的天国有:“乳味不变的乳河,有蜜质纯洁的蜜河。人们常年生活在沉沉树荫里,既不见烈日,又无严寒,住所非常优美,那里有各种人们嗜好的水果和肉食……”
仁宗皇帝心中的理想天地到底是什么样子,史书上没有记载,但他为西夏王国开辟的文韬武略的复兴之路,给后人留下持久的猜想。
当仁宗在公元1193年去世时,他已经七十岁了,在他使西夏依然辉煌的五十三年里,谱写了西夏的另一种赞歌。他的长子纯佑继位,是为桓宗,时年十七岁。西夏的历史,便从这一位少年皇帝开始变了样。
纯佑是汉裔罗皇后所生。至于他的成长以及统治期间的西夏历史,史书上没有留下多少文字。但人们都知道,他在短暂的十三年政治生涯中,一直与蒙古人的刀光剑影相伴。西夏王国也从这里沉入弥留。
在金国刚刚册封纯佑为夏国王后,南宋兴宗就病了,太子扩继承皇位,是为宁宗,这好像不是一个好兆头。
公元1196年,天庆三年时越王仁友死了,降封他的儿子安全为镇夷郡王。这位新郡王上任,似乎也不是一个好兆头。这一年,大臣张陟奉制撰了《葬舍利碣铭》。这座碣石明代以后失传,但碣石铭文却保存在明《嘉靖宁夏新志》中,尾题年款“大庆三年八月十日建”。碣记主要记录了佛事,也记录下了仁宗统治时期“百僚齐奉主之诚,万姓等安家息。边塞之千戈但息,仓箱之菽麦丰盈”。桓宗纯佑刚上任,出现这些文字,是说明纯佑的沉重心情,还是这位有名的大臣张陟的别有用心呢?
纯佑在位时,金国依然控制着西夏经济,但金国在此时也陷入危机,黄河在山东与河北平原上一再决口,1194年的一次,不仅淹没了金国大片地区,并且形成两个新的河道。这些大灾荒影响的都是金国最肥沃的、经济上最重要的地域,与之俱来的结果是农民破产流亡,驿传中断,民众之中不时发生骚乱。金国面临危机,尽力调整着经济,在1196年今北京地区工业和商业的总值为七百多万贯,比世宗时提高了三分之一。但与宋朝的战争,一年比一年激烈。在此种情况下,金国还是答应了纯佑的请求,开放了兰州、保安榷场。也可以说金国答应西夏请求,是迫不得已。在宋朝、蒙古人的势力威胁下,两个疲惫不堪的王国只有联合起来,别无他策。
金国感到不安从这两年的做法上可以看出。1199年2月,金国在西南路筑边堡九百里。第二年9月,金国扩田于山东等路以益屯田,又在北路修长城,用工七十五万。金国想用金池汤城和丰厚的粮食保卫自己。
公元1201年,金国在挖边界的战壕时,翻脸不认人地又侵入西夏境内,纯佑非常恼火,派人到金国问个明白,金国统治者却避而不见。就在金国侵入西夏的前一年,纯佑的母亲病了,到金国求医,金主还专门派医官来诊治,而且赐了药。我们不禁要问,金国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纯佑心里是怎么想的?
也许纯佑还没想明白时,铁木真的军队第一次侵入西夏,那是公元1205年的事。这年,铁木真蹂躏了瓜、沙诸州,还经过落思城,大掠人畜而去。纯佑紧急作出反应,将兴庆府改为中兴府,修复城堡,大赦境内。
自从安全成为镇夷郡王开始,不足十年,就印证了他执政确实不是好兆头。安全是西夏崇宗乾顺的孙子,赵王仁友的儿子,他父亲死后,欲袭原爵时,纯佑就不答应,把他降成了镇夷郡王,因此安全产生怨恨,阴谋篡权,最后取得成功,于公元1206年废黜了纯佑,自立为襄宗。
一个月后,纯佑在囚禁中死去。岁太后被迫致书金朝,请求金主正式册封篡位者安全。
十三年风雨一晃过去了,纯佑在十三年里没留下什么辉煌业绩,他可能想做一番事业,就如他的先祖李元昊或者他的父亲仁孝那样,但他却不具备先祖的智慧与时运,平淡地走完了他十三年的王者生涯。然而他真的没留下什么吗?又有谁知道呢?在中国历史中,西夏没有列入正史,这就意味着,西夏很多故事永远地湮没了。
蒙古人对西夏的第三次进攻在公元1209年。蒙古人经过多次试探,早已摸清了西夏实力。
蒙古人接受了高昌回鹘归降后,对西夏发动大规模入侵。3月,蒙古军直袭黑水城和兀海城。安全命太子承祯为主帅,以大都督府令公高逸为副帅,统兵五万抗击。蒙古军威不可当,大败西夏军队。副帅高逸被当场俘获,但他誓死不屈,献出了生命。4月,蒙古军再次攻陷翰罗孩城,太傅西壁讹答被俘。5月,蒙古军队如决堤的河水一样逆黄河长驱直入,直冲克夷门。克夷门是阿拉善的一处险关要隘,是西夏右厢顺军司治所,由七万多人防守,安全派嵬名令公率兵五万增援,想凭借险隘的贺兰,挫败蒙古进攻。西夏军在这里与蒙古军进行了顽强抵抗,蒙古军围攻数次未成功,就这样,他们相持了两个月没有结果。后来,成吉思汗改变战术,派出军队开始打游击战,到处袭击的蒙古军终于引出了城中兵马,然后设伏兵擒获了嵬名令公,到7月,中兴府的这座北大门就被攻破了。
不满足胜利的蒙古军乘胜进攻西夏京都中兴府。安全亲自率军据守城池,固若金汤的中兴府使蒙古军感到疲惫。9月,黄河水暴涨,成吉思汗指挥军队在中兴府城外筑堤,引黄河水灌城,西夏军民淹死无数。事情往往这么巧合,一百二十八年前,西夏梁太后指挥人决放黄河七级渠水,淹灌宋军营垒,宋军因冻溺而死者极多。一百二十八年后,这一招,让蒙古人用上了。
安全急忙向金朝乞援,当时西夏与金国两朝的有些官员已意识到蒙古人的企谋,都感到势力单薄,提出互相帮助的意见。但金国帝王允济刚刚继位一年,他的眼光没有金章宗那么深远,根本看不出他们将面临劫难,反而认为蒙古人打西夏对金国有利,竟然说:“敌人相攻,吾国之福,何患焉。”
金国不肯出兵,致使安全困守孤城,坐以待毙。12月,中兴府已摇摇欲坠。此时,黄河水再次暴涨,外堤溃决,反而淹没了蒙古军队的营地,他们被迫撤军。但在撤军之前,蒙古人先派遣被俘的西壁讹答代表他们入城谈判,与西夏订立了城下之盟,西夏将察合公主送给成吉思汗为妃,对蒙古人称臣纳贡,这些贡品包括大批骆驼、鹰隼和纺织品等。然后承诺充当蒙古军攻打金国的右手力量。和约达成,1210年初蒙古军释放了嵬名令公,撤兵返回漠北草原。
与西夏的城下之盟,使成吉思汗在进攻金朝之前确保了自己希冀得到的安全。
在生死命运面前,如果新上任的金国帝王允济能识破蒙古人的企图,或者听取了有识之士的意见,在西夏请求援助时发兵攻打蒙古,也许,历史将改变另一种写法。允济的鼠目寸光,使西夏人怀恨在心,多年来的关系早已灰飞烟灭,加上被迫与蒙古达成协议,不久,西夏军就开始掠夺金朝边境的州县,到公元1212年以后,两国之间完全断绝了交往。
西夏襄宗安全在八年前废黜纯佑,八年后,也就是公元1121年他落得个同样下场。他被废以后,就不明不白地死了,终年四十二岁。族子嵬名遵顼代而为帝,是为神宗。这一年,蒙古攻金长城以北及西京大同等地,直入居庸关,骑四出,大掠而去。西夏兵连破金的城池,进围平凉府及东胜州。
如何处理与蒙古人的关系,是否放弃与金朝长期联盟关系,面对这些问题西夏朝廷陷入混乱,神宗同样面临生死抉择。为了迎合蒙古人,为了血洗原来的领土问题上的宿怨旧仇,他将矛头指向金朝。公元1212年,西夏乘金国屡败于蒙古的机会,再次侵扰金国边境。1213年,西夏再破金的城池。金国短命的卫绍王被杀,继位的是宣宗。西夏再出兵攻打金巩州、会州,并攻克泾州,进而围困平凉。蒙古军围金国中都,并分兵攻掠河东、河北、山东九十余州。
公元1214年之后,在蒙古人步步紧逼的强大压力面前,金国将都城从燕京向南移到了汴京,能否控制临洮,就成了生死攸关的重大问题。由于宋朝在这时已停止了向金国的岁赐,金国在财政上濒临绝境,对于被困在河南的女真人来说,他们陕西的领土,就成了赖以苟活的重要供给地。
公元1214年的雪覆盖西夏的时候,一支起义军在西夏的支持下,将兰州送入战火中,使金国对兰州多年的统治变得筋疲力尽。同年,西夏开始与宋朝进行谈判,建议双方联手进攻金国。
金国陷入一片阴暗,他们向成吉思汗献上公主以及金帛、马匹,与蒙古媾和。中都才得到解围,但金国在迁都后,蒙古人又围攻中都。
同样西夏也陷入一片阴暗,蒙古军猛虎般的威力,使西夏已走投无路,为了维护西夏一百多年的疆域,西夏统治者以及危难中的百姓都绞尽脑汁。
十三世纪风云迭起中,历史将选择谁?
西夏的命运注定日落江河,纯佑、安全、遵顼以及最后两位帝王,都成了西夏历史中几颗黯淡的星辰,他们没能闪烁应有的光芒,就迅速滑落天边。
遵顼继承西夏政权,上演了十三年的悲剧,从公元1211年到公元1223年,他所起的作用,只是把西夏这只大船,推向漩涡。历史迫使他与蒙古军联盟,与金国断绝关系,然而对金国的战争不仅在政治上不得人心,而且在经济上是一次毁灭性的灾难。在西夏朝廷里,反对抗金战争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再不明白的官员都能看到,蒙古是金和西夏的敌人,蒙古日益强大,金国和西夏危机四伏,西夏却要帮蒙古人攻打金国,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致使西夏内部人心涣散,他们看到了西夏的末日即将来临,投靠蒙古阵营的人多了起来。虽然朝野舆论对联合蒙古人的政策一直持鄙视的态度,然而,墙倒众人推,谁也控制不了局势。
公元1217年,一支蒙古军队逼近了西夏首都,可能迫使西夏人履行城下之盟,支持成吉思汗经略中亚,攻打西辽、金国,然后向西夏征兵、收贡,使西夏疲于奔命。他们之间,在这一过程中是否发动了战争,谁也不知道,但西夏帝遵顼迫于四野反对,拒绝接受蒙古人的命令。据说这次事件中,一位叫阿沙敢不的人,因公然蔑视大汗的权威而声名大振。
紧接着,成吉思汗派木华黎四征西夏。木华黎统率军队乘西夏无备,突入直插,包围中兴府,神宗遵顼措手不及,命太子德仁留城拒守,自己逃往西府凉州。凉州这个地方饱经风霜,它是今天甘肃省的武威市,唐代时,曾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关口,唐末河湟恢复,吐蕃势力仍盛,土豪踞地,自置牧守。五代时,号称西凉府,宋开宝年间命殿直丁惟清领州事,西夏的开辟者李继迁初取其地,不久就归于西夏领土。公元1028年,李元昊又取凉州。直到西夏灭亡,这块受尽蹂躏的土地又归于蒙古,仍为西凉府,后降为西凉州。对于西夏人来说,这块地方是他们通向灭亡的一所驿站。
当遵顼逃往西凉府时,仍畏惧蒙古势力,派使臣向蒙古求降。成吉思汗看到西夏已名存实亡,不堪一击。他的目光正盯准西面,所以决定暂时不进攻西夏,接受了西夏的请降,木华黎大军返向金国战场。
公元1218年,遵顼无奈地令边吏与金国通好,请求恢复双方贸易,金国不答应。1219年,遵顼再次派使臣前往金国请求和好。金国对西夏的态度不予重视,金国此时已首尾难顾。公元1218年时,宋朝停止了对金朝的岁赐,金国于是又向宋发动了一场战争,这次虽然在战术上取得了一些胜利,在战略上却毫无建树。与此同时,由成吉思汗手下统帅木华黎率领的蒙古军队,毫不放松在军事上向金国施加压力,兵锋指向山西,攻陷了战略要地太原城。金朝左右受敌,1219年试图与蒙古议和,被蒙古拒绝。
这时的西夏一会儿想与金国和好,一会儿与宋联合,一会儿又臣服蒙古,可是都没有好结果。在蒙古大军出征中亚期间,西夏与金国的战争一点也没有缓和的迹象。公元1220年,西夏又派使臣前往四川,商讨夹攻金国之事。而金国已开始攻打西夏的宥州,包围神堆府。
宋宁宗采纳了西夏的主张,共同攻打金国。于是,西夏和宋兵合攻金国的巩州,不克而退。
金国所派的向蒙古求和的使臣无功返回后,成吉思汗命人向金国提出要宣宗不再称帝,只做个河南王。金国拒绝了蒙古人所赐的这个王的称号。
即将陨落的星辰在尽力挽回昔日光芒的时候,没有了目标,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在做着什么。一会儿是朋友,一会儿是敌人,一会儿附于他,一会儿进攻你。
就在蒙古军取西域寻思干等城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221年,金国诏枢密院的人士商议西夏一事。而成吉思汗已节制了西夏的五万大军,取金国葭州及绥德州,进攻延安府。
公元1223年,一切发生了变化。蒙古大将木华黎在3月死去,成吉思汗又远在西线,蒙古对西夏的压力暂时缓解,同时受益的还有金国。
是年年底,神宗遵顼将帝位让给了次子嵬名德旺。金国主人宣宗也死了,儿子守绪继位,是为哀宗。两个叱咤风云的帝国在后期连遭打击,一再易主,难道这真是祸不单行吗?
但对蒙古来说,木华黎的死只是暂时的疼痛,因为第二年,蒙古开始了第五次征伐西夏。
在成吉思汗西征长年不归时,献宗德旺一改父亲几十年的国策,同金国达成和约,又与漠北诸部联络作为外援共抗蒙古,但为时已晚。公元1224年9月,蒙古大将孛鲁率军队攻打银州,杀西夏军兵数万名,掳掠牛羊马驼数十万,宋将塔海被俘。蒙古将士守备要隘,西夏陷入包围,城中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中兴府大乱。
蒙古对西夏的战争从1205年到1209年时,以试探性的战争开始,西夏已感到不妙。有道是:雄兵百万全凭主帅。西夏全国拥有六十多万步、骑兵,具有相当的抗御能力,但当权者腐败无能,军队久惯安逸。公元1206年到1224年,成吉思汗大规模进攻金国,但为了解除来自后侧的威胁,选择了先征服西夏。西夏当权者无力抗拒,纳女求和,臣服于蒙古。
十五年中,西夏成了蒙古的助手,配合攻打金朝。金兵抗蒙古无力,攻打西夏有余。两国战争“一胜一负精锐皆尽”。十五年来,西夏田野荒废,耕织无时,饥民四散,财政困乏。
德旺继位,改先父旧制,与金国和约,又能说明什么?公元1225年,金国哀宗将和好的事情诏告中外,企图用这种虚张声势的计策对蒙古人说不。后来,他们又通过会议解决了有关礼仪,以及边界榷场等一系列争端问题。后人评论:西夏与金国和约,显然是一个与传统相背离的条约,尽管短命,但它标志着西夏外交取得辉煌胜利。
这次胜利使西夏有了些底气,开始不向蒙古人交纳质子。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谴责西夏所为,故而亲率大军南伐西夏,攻入灵州放火烧城。惊悸中的德旺患病不治而死,结束了四十六年的梦,结束了延续西夏四年的命脉。灵州西平府是西夏都城的南大门,蒙古军围困时,迫使新继位的西夏末代皇帝,派嵬名令公率十万军队从中兴府赶来援救。成吉思汗出兵迎击,双方恶战于黄河平川,西夏军大败,伤亡惨重,尸体堆积如山。这是决定西夏命运的一场战争,西夏的主力却在这场战役中消耗殆尽。随后,蒙古军攻陷灵州,继而包围了西夏都城中兴府。
公元1227年正月,成吉思汗把一部分兵力留在中兴府,亲自率师南渡黄河,接连攻占积石州、临洮府、洮州、河州、西宁县、德顺州。蒙古军尽破西夏城邑,人民死亡惨重。闰5月,成吉思汗驻兵于六盘山,派察罕为使去中兴府劝降,遭到西夏末代皇帝的拒绝。6月,蒙古军继续向南进兵,占据秦州。
蒙古人对中兴府的围攻持续了6个月,西夏右丞相高良惠坚守中兴府,终于积劳成疾,溘然死去。城中粮尽援绝,军民多病,被困的西夏末代皇帝在绝望时协议投降,请求蒙古宽限一个月献城。
此时,成吉思汗已病死于清水县行宫——六盘山,蒙古人一直隐瞒着成吉思汗的死讯。当西夏末代皇帝根据议定的投降条款出现在城头时,蒙古人宣布了大汗的死讯,并立即杀死了他,洗劫了中兴府。察罕使中兴府避免了全面屠杀的命运,四处溃散的幸存者免于一死。
察罕是供职于蒙古的党项人,与他一起为蒙古效劳的还有党项人昔里钤部。在进攻肃州时,昔里钤部的哥哥担任肃州守将,弟弟劝说哥哥早日投降,哥哥却进行了顽强抵抗,结果城破后,除了昔里钤部的亲族家人外,肃州百姓全部被屠杀。
无独有偶,在攻打甘州时,察罕的父亲指挥守城,察罕也试图劝说父亲投降,以免遭到与肃州同样的命运,但是忠于职守的守将杀了察罕的父亲和弟弟,拒绝投降。甘州被攻破后,察罕凭借自己的威望,不遗余力挽救了该城百姓,最后只处决了拒不投降的三十六人。这或许是为蒙古效劳的这位党项人对同胞做出的最后补偿吧。
还有一位报答西夏的人,他叫罗世昌,是中兴府南院宣徽使,在1225年蒙古军大举踏入西夏时,罗世昌罢了官,他知道西夏国将亡,撰写了《夏国世次》二十卷,藏于家中。
西夏王国已成西山落日,还有多少党项人感念着生他养他的西夏?
大野落日,悲壮无比。
西夏王国走完了一百八十九年的路,路上他们是一支开往历史册页的庞大队伍。从公元1038年到1227年,西夏王国与北宋和辽国相抗衡,后来又与南宋和金三足鼎立于中国大片土地上,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它给中国留下了美丽的章节。
西夏统治阶级走过了一百八十九年的风雨,也操纵了一百八十九年的航向。从党项民族最初尚以勇猛而出名时,便注定了西夏要在战争中走向胜利,又在战争中走向灭亡,其中最受其害的是广大人民。他们生下来,长到十五岁,就知道自己该属于谁了,于是他们编了“十不如”的歌谣,是为了告诉统治者,停止战争,与宋朝和好。在那个年代谁不盼望和平呢?
西夏迈向历史深处的脚步如此迅猛,仿佛跟党项人乘马的习惯一样,打马飞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谁也拦不住。留在我们耳畔的是战马嘶叫、兵器碰撞和声嘶力竭的哭喊,而不是闹市的吆喝,清脆的鸟鸣以及来自学堂的欢笑。
西夏的灭亡历来是人们谈论的话题。要穷尽其中的原因显然不是一篇短文所能胜任的。我只是择取明显的事例概括如下:
一、因外戚专权,在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叛乱、起义、分国的扰乱后,极大的消耗了人力财力,致使西夏经济一蹶不振,难以恢复。
二、上层统治阶级争权夺利,贪污腐化已成普遍风气。如晋王察哥,广起宅第,横征暴敛,贪恋女色,纵情享受,就是一例。公元1162年,仁孝帝鉴于“国多世禄之家,悉以奢侈相尚”的局面,曾下令“大禁奢侈”。但一纸命令形同虚设。
三、随着封建政治的进一步加强,政府统治机构日渐扩大:中央及地方官吏人数既多,常备军额为数尤大,作为精神统治者的僧侣遍布全国,加上官僚贵族奢侈浪费的庞大开支,越来越重地压在人民的肩上。
四、在乾顺、仁孝等帝王的“崇儒”、“尚文”之政的影响下,党项民族原有的尚武精神已渐次削弱了。
有意思的是,每一位西夏皇帝在继位之初,把是否实行“蕃礼”或“汉礼”当作执政的焦点。比如秉常帝与梁太后之争,就是围绕这一点进行的。秉常要实行汉礼,而梁太后要实行蕃礼,结果秉常被幽禁。更有意思的是除过元昊几乎大多数党项皇帝都要实行汉礼,而外戚专权者却主张实行蕃礼。其实都是出于统治策略的考虑。
而作为党项族的乾顺和仁孝帝之所以大力推崇儒学,既有统治的需要,也有个人的喜好。另外这两位皇帝,说是党项族,其实已不是纯粹的党项族,因为在他们的身上已经有一半的汉人血统。
五、外交政策的失误。面对迅速崛起的蒙古汗国,要使国家继续生存和发展,西夏的国策只能是安定国内,联合金、宋,共同抗蒙。但以襄宗李安全、神宗遵顼为首的西夏最高统治集团,改变长期与金盟好的政策,依附日渐强大的蒙古,对金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战争,夏、金双方在经济和军事上都受到严重损伤,西夏的国内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此时蒙古迅速强大,积蓄势力,最终灭掉了西夏。
成吉思汗决意灭掉西夏,不仅是出于个人的仇视,更重要的是出于长远的战略眼光。因为他要攻宋,西夏无形中成了南宋的屏障;他要攻打金国,则必须绕过西夏,且要向南宋借路。因此,要实现一统中国的宏图伟略,成吉思汗首先要灭掉的就是西夏。
西夏在经历了近二百年的风风雨雨之后,犹如将倾的大厦,蒙古兵的入侵,正好似刮起了一阵狂风。狂风所至,大厦轰然倒塌。总之,西夏的死亡从表面看来是由于蒙古兵的入侵,实则是因为它的内部已失去了坚实的基柱。然而,还需要一提的是,西夏军民在保卫国家的战争中,顽强抵抗,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党项军民不畏强暴,奋起搏击,以致最后几乎消亡殆尽。这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中几乎是没有的。
归去来兮,西夏从战争中来,又从战争中去。崇敬神灵、其性“角质尚义”的党项民族,在面临消亡的一刻,神灵并未庇护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