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海事局 汪金锋
提高船舶安全检查质量的途径
九江海事局 汪金锋
回顾船舶安全检查的历程和效果,分析影响船舶安全检查质量的因素,对提高船舶安全检查质量的途径进行探讨。
船舶;安全检查;质量;途径
船舶安全检查是海事管理机构对船舶实施安全和防污染监督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为规范船舶安全检查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交通运输部相继颁布实施了《船舶安全检查暂行办法》(1985年,适用海船)、《内河船舶安全检查暂行办法》(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检查规则》(1990年,适用海船)、《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检查规则》(1997部令第15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检查规则》(2009部令第15号),并对船舶安全检查程序、检查人员、缺陷处理等作了相关要求,船舶安全检查的内容不断增加,要求也不断提高。
开展船舶安全检查近40年来,海事管理机构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在及时查出船舶安全防污染隐患缺陷、督促船方整改、确保船舶安全航行、保护水域环境方面履行了法定职责,作出了应有的努力。但是,从船舶不时发生事故险情的现状看,船舶安全检查这个水上安全防污染监督管理的最后一道屏障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船舶检查质量有待提高。究其原因,从主观上看,检查主体方面因素有:一是海事部门对安全检查的重视程度不够平衡,认识水平不一样;二是海事安全检查人员素质、责任心、主观能动性有待提高。检查客体方面因素有:一是船东“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意识淡薄;二是船东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对投资缺陷整改有抵触情绪。从客观上看,检查主体方面因素有:一是适任的检查人员数量不够;二是检查工具方面,缺少可便利使用的安全检查资料、测量检查工具等。检查客体方面因素有: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航运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船舶种类日趋繁杂,船舶吨位越来越大,船舶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船舶安全检查标准越来越多,掌握难度日趋增大。
针对上述原因,笔者就改善和提高船舶安全检查质量的途径作了如下探索:
1. 细化船舶安全检查指南
船舶安全检查程序规定,船舶安全检查员登船实施检查前,应根据船舶种类、建造时间、尺度、吨位、航区确定适用的中国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强制性规范以及中国缔结、加入的有关国际公约的要求。由于其内容繁杂,没有哪一个检查人员可以做到完全熟悉掌握这些法规要求。细节决定成败,笔者建议按照船舶种类、建造时间、尺度、吨位、大小、航区等,根据检查的内容,注明适用法规、规范对应的条款,细化检查指南,便于检查人员掌握。
2. 参照部分国际航行船舶开航前检查办法,对船籍港船舶试行海事船检联合检查机制
这样做可以加强海事和船检工作的交流,发挥各自的监督优势,也可以更好地加强验船质量的监督,变他律为自律,共同促进提高船舶的适航性。
3. 加强安检人员及其装备信息的管理
一是加大培训力度,大幅培养安检人员以适应不断增加的船舶安检任务;二是建立科学的船舶安检激励机制和责任机制;三是安检人员按人配备防护服、检查的法定技术资料、检查指南以及防爆、测氧测厚等检查工具;四是建立网络(内外网)学习交流平台,提供电子版相关国际公约及其修正案、相关国内国际规则、规范、指南、标准;提供最新国内外船舶安检动态信息;加强安检员有关安检情况的交流,如典型安检案例、安检心得体会、改善安检工作的意见建议、安检员最新的思想动态、现场安检的困扰问题等。
4. 加强宣传,不断扩大船舶安全检查工作的社会影响
一是通过提高船舶安检质量,树立船舶安检在船东和船员心中的威信;二是选择典型的船舶安检精品项目进行宣传介绍和培训,增强船舶安检在海事、船检人员心中的认知感;三是开展典型事故险情警示教育培训,强化“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使船舶安检工作得到船方的广泛认同和自觉支持。
5. 加强安检员自身安全
一是注意上下船安全设施的安全;二是注意在船检查期间的安全,特别注意安全通道、照明、危险处所的安全,如进入封闭舱室、液货泵舱、二氧化碳舱室、货舱、压载舱、隔离舱、油漆间、蓄电池间等舱室和处所的安全。进入危险处所前,应进行危险气体清除和适当通风,测定并确认危险气体已驱除并含有足够的氧气。应由1名有经验的船员陪同检查人员,至少2名有经验的值守船员守候在被检查的舱室的入口处。值守人员应持续保持观察舱室内的情况,并保持救生和撤离设备随时可用。在整个检查期间,检查人员与甲板上的负责船舶驾驶人员和驾驶台之间的通信应始终保持有效。
Ways to improve safety inspection quality for ships
WANG Jin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