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1-07-13 01:15:10田焕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年7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核算资产

田焕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综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工作,存在着诸多不规范、管理薄弱现象,这些情况严重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并影响着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一大隐患。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运转的必要条件。由于行政事业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大多是财政拨款,在经费支出中列支,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因此,一些部门在固定资产购买、管理、核算中不按制度规范要求处理,存在账外资产等问题,损失浪费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

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中,缺乏规范的固定资产购置、保管与使用制度,在管理上无章可循,许多单位不能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不能及时发现和堵塞管理中的漏洞,极易造成资产流失。

2.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相互脱节

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都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或国库集中支付。管账和管物的相互脱节,处于都管又都不管的状态,这种现象非常严重,从而使单位资产存量不实,账实不符。个别单位对上级部门调拨的电脑、接受捐赠的空调、相机、专用设备等物品,有时由于经手固定资产的人不是会计人员,而会计人员不知道此事未能给核算中心提供合理的记账凭证,会计核算中心不能入账极易造成账实不符,致使单位的国有资产在无形中流失。

3.固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脱节

财政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形成的主要渠道,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运转主要依靠预算安排来实现。多年来,由于固定资产管理信息体系的不健全,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之间资产信息渠道不畅,致使预算安排缺乏科学准确的基础性数据,难以有效控制资产的重复购置和超标准购置。一些单位不按预算规定的用途和标准配置固定资产,由于资产配置不合理,重复购置严重,削弱了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和政策性。

4.领导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够重视

在平时的财务管理中,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由于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只注重对有严格的财务开支制度规定的管理,比如对开支权限、开支标准、(如招待费、差旅费的开支标准)、集体福利等方面的规定较多而且较为具体和明确;而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却忽视,甚至不予理睬。

5.资产配置不合理

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缺少整合机制,单位之间资产缺乏合理流动和调配,单位之间对资产的占有和利用不均衡,有的僧少粥多,有的僧多粥少,普遍表现为资源的短缺与闲置并存。

6.管理手段落后、责任划分不清

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只是简单的一收、一付。由于所需经费全部由财政承担,因此,对如何管好固定资产的责任意识比较淡薄。没能清楚地划分责任,没能把固定资产的管理落实到人。

7.重采购、轻管理,浪费严重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由于重采购轻管理思想作祟,造成单位固定资产购置盲目。行政事业单位往往不是从本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出发,也很少对现有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进行分析论证,对本单位资产进行盲目配置。随意出租、出借、处置固定资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增减变动手续不全,人情交易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1.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内控制度

制度化管理是搞好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手段,要管好用好固定资产,必须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守,违章必究。各行政事业单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照抄照搬,千篇一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制定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资产采购、验收、核算、处置制度。规范资产采购部门、保管部门、使用部门、核算部门的权利和责任,完善资产购入、领用、报废手续及凭证传递程序,建立各部门相互制约的资产管理内控制度,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2.核算与管理良好衔接

在核算中心建立一个小小的固定资产管理平台,把各单位的固定资产借助高科技的手段利用影音的形式做成卡片保存起来。会计核算中心要与财政、政府采购、审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等部门加强联系,定期或不定期派人到各行政事业单位了解固定资产的增减情况。确保固定资产的账实相符、账帐相符。

3.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为部门预算、完善资产配置创造条件

围绕部门预算管理要求和资产管理实际需要,制定和完善资产配置标准体系,配合政府采购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节约高效地利用资源。资产配置标准要坚持为预算管理精细化服务的原则。增强资产配置的计划性、有效性和规范性。

4.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责任

实行单位责任主要领导为全面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使用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责任制,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不论单位大小,应分工明确,设置固定岗位,确定岗位职责和权限。

5.政府采购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加强沟通

政府采购部门把通过政府采购的固定资产信息及时通报给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便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建立信息档案加强管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也应该及时将对单位日常管理及报废、拍卖固定资产情况通报给政府采购部门,便于核查,也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6.完善县级行政事业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由国有资产管理牵头,财政部门、纪委、审计部门联合开展彻底的资产清查,摸清行政单位的家底,由各单位做好基础数据的采集,建立行政事业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应具备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统计等功能,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动态监管。

7.各监督部门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监管

审计、财政部门、以及纪委等监察部门从各自的职责出发,加强监督,形成健全的监督网络,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举措。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通过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彻底摸清行政事业单位的“家底”,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有利于为资产管理基础提供初始数据,有利于为科学编制预算、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创造条件,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加快推进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的进程。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核算资产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6:52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商周刊(2018年19期)2018-10-26 03:31:24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7:12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能源(2017年7期)2018-01-19 05:05:02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当代贵州(2015年5期)2015-12-07 09:09:57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学习月刊(2015年14期)2015-07-09 03:37:52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