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曾培:将阅读融入生活

2011-07-12 18:36江曾培
检察风云 2011年24期
关键词:好书图书文明

江曾培:将阅读融入生活

本期客座总编辑:

新中国60年百名优秀出版人物上海市出版协会原主席

我国阅读率连年下降,阅读情况堪忧,大力倡导读书,弘扬阅读的风气,引导人们将阅读融入生活,形成阅读习惯,让书香更好地美化生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社会,提高人的文明素质的重要一环。

近日,刚从安徽参加完吴敬梓诞辰310周年纪念大会返沪的江曾培老先生,应本刊之邀,连夜赶就此文。他认为,一个文明的社会,必然是一个阅读的社会。在江老先生寓所,见他以78岁的高龄,依然能熟练操作电脑、打字,让人油生敬意。

近日,复旦大学出版社为庆祝建社30周年,举办了一个叫“阅读与文明”的学术论坛。文明与阅读紧紧相联,一个文明的社会,必然是一个阅读的社会。阅读使人理性,使人智慧,使人高尚,使人宽容。我国阅读率连年下降,阅读情况堪忧,大力倡导读书,弘扬阅读的风气,引导人们将阅读融入生活,形成阅读习惯,让书香更好地美化生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社会,提高人的文明素质的重要一环。

加强阅读,首先要提高对读书意义的认识。书,是人所必需吸收的文化滋养品。人本质上是文化的动物,要成为合格的人,就得有文化修养。人的品位品格,往往是从有没有文化中显露出来的。文化对塑造一个人的灵魂与形象,具有很大的作用。古罗马哲人西塞罗说:“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不读书,缺乏文化的人,更成了“没有灵魂的躯体”。宋人黄山谷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言语无味。”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出现过“有文化的不赚钱,赚钱的少文化”的现象,有些缺少文化的人,利用当时法规不够健全而在流通领域做生意赚了大钱之后,为了改善和提高自已的形象,拼命用物来包装自已。他们华服艳装,珠围翠绕,衣著不能说不高级,打扮不能说不精心,可言语粗俗,举止委琐,还有那无知的眼神,愚昧的神态,一下子就透露出是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角色。它表明人的文化底气、言语举止、气质情操,不是穿一件好衣服,或者抹抹化妆品,就能高雅起来的。当前,这种跷脚的滑稽相虽然有所减少,但是,情况仍然存在。一些人只重视自身的外包装,忽视内在文化修养的提升。

实际上,“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认真读书,用文化滋养自已,才能有那种发于中而形于外的一种真正的美,一种由于内心充实然后流露于外的气度。林肯说,40 岁以后,每个人应为自已的面目负责。意思是其美丑与先天无关了,关键是自已能不能通过读书吸取文化来滋润自已的面目,让美者更美,丑者也能化为美。

当然,读书改变人的面目形象,不是像穿一件新衣,或擦一次化妆品那样“立竿见影”,它需要不断地读书,长期的潜移默化。古话说,“书中自有顏如玉”,这句话的本意是不可取的;但“从学问改变气质”的角度说,则是有它的道理。读书,可说是一种超级美容术。

就社会来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是通过书籍这一“阶梯”,一步步向上攀登的。过去春节贴春联,稍有文化的人家多喜欢贴这样一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家庭、社会、世道 ,要想天长地久地传下去,不断地继往开来,离不开忠厚,离不开诗书。对诗书的作用,前辈作家柯灵视其为像太阳、空气、雨露一样,说是哺育他成长的不可或缺的第四要素。我们要像柯灵先生那样痴书爱书,通过读书让个人和社会在文明的阶梯上不断提升。

不过,读书也要学会选择,不宜“拿到篮子里就是菜”。选择,就是要选择优秀图书,摒弃粗劣图书。自古以来,图书都是良莠不齐的。叔本华曾说,他当时的十分之九的图书都是以骗钱为目的的。这个估价是否过了一些,可以研究,但是以骗钱为目的的图书确实在代代相传,甚至可以说当今尤烈。近年,就有张悟本、李一等骗子的胡说八道的所谓“养生书”,炒得火红一时,说明这些书只是在钱眼里翻筯斗,根本缺少“书”的价值。是故叔本华提出一条阅读原则:绝不滥读。不“滥读”,似乎与我们的古训“开卷有益”有所违背,实际上,“开卷有益”有个前提,就是“卷”应是好书。坏书,开卷就会有害,特别是对鉴别力不高的青少年来说,更是如此。

选择,要根据各人的不同需求。不同经历、职业、水平、年龄、性别,对图书有着不同的需求。有些书,有些人需要读,有些人却不需要读。有些书,将来需要读,现在却不一定适合读。《水浒》《三国演义》都是好书,可却有“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之说,表明老少读书是有区别的。读书,即使是读好书,也不宜一窝蜂,需要个性化。不过,每个人选择读书书目尽管会有不同,但选择都是一种思想的选择,学识的选择,趣味的选择。基于这一标准,有一条是共认的,是放之众人皆准的,就是多读经典,多读名著。由于人生苦短,加之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不可能有很多时间读很多的书,读书也需要一个优化的原则,一个最大效率的原则。这个原则要在浩瀚的学海中进行广泛而严格的筛选 ,选出精品来读,而精品首推经典名著。经典名著受过时间的检验,内容厚实,“流耀含英”,能给读者带来好的思想、学识和趣味,带来最大效益。歌德在谈到人的鉴赏力提高时说:“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作品才能培育成的。”认真地读经典名著,可“以少少许胜多多许”。宋朝开国宰相赵普,少时读书不多,做官后反复钻研《论语》。他说他是“半部《论语》治天下”。这话是自谦,也是自夸,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典著作“含金量”确实不一般。读书,要选择“含金量”高的书来读。

阅读图书,特别是阅读经典,要读原著,只看别人的评介是难得内中真谛的。现在许多人以在线阅读为时髦,满足于读网读屏,实际上这是不能代替读书的。上网或看电视,较多的是直观性,而读书,更具思辨性。人要深入接受文化的浸润,不能不读书。古人说:“俯而读,仰而思”,读是要和思联在一起的。不用思索不动脑筯直观式看电视或上网,虽然轻松便捷,但这是浅阅读,沉溺其中,会使人的思维日趋表面化、碎片化。由于电视传播的多是浅俗文化,存在天生的浅俗“遗憾”,有识之士早就指出多看电视的副作用。

在欧美国家,有不少学界人士是不看电视的,有的人家根本就不购置电视机。钱学森先生在美国任教时,也养成了不看电视的习惯,这一习惯在他回国后,也一直保持着。1994年,美国成立了“关掉电视网络”组织,提倡“关掉电视,打开生活”,“多读些书,少看些电视”,得到不少人的响应。这样说,并不是完全否定电视。电视是把双刃剑,适当的运用,有趣有益,过分的把玩,则会误人伤人。因此,电视可以看,但不可成“迷”。当电视让“孩子梦”变成“李咏”而不是“李白”时,当许多人津津乐道“赵小宇”(赵本山、小沈阳、李春宇),而不知道“鲁郭茅”(鲁迅、郭沫若、茅盾)时,表明这一问题已经到了需要认真对待的时候了。然而现在有些人还在那里火上加油,说什么如今是“告别读书的时代”,要“多看电视少看书,或者干脆不读书。”这是一种惑众的妖言。

网络的发展,带来了信息量的急剧增加和快速传播,它在大力拓展人们视野的同时,也使无用的、歪曲的乃至有害的垃圾信息大大增多,热衷于上网浏览,如果缺少清醒的分析,很容易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被“数不胜数的九分无用一分歪曲的知识”充塞头脑。网络中除大量信息外,也有不少可观可视可看的东西,但多为消费性娱乐性,思想艺术内蕴甚弱,对它的阅读,也只是一种“休闲悦读”,而并非所要张扬的“品质阅读”。因此,上网是不能代替读书的。鉴于越来越多的网迷,只上网,不读书,海外有专家表示,“电脑文化”的发达已直接威胁到人的阅读能力,并造成发达国家青少年平均智商下降。人要有效地接受文化的薰陶,社会要在文明的阶梯上不断攀升,就一定要将阅读融入生活,形成阅读风气,多读经典名著,多读好书。“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古训,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编辑:靳伟华 jinweihua1014@sohu.com

猜你喜欢
好书图书文明
推荐一本好书
请文明演绎
图书推荐
漫说文明
好书共享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好书推荐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