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舟
2005年9月,《南方人物周刊》刊发了一篇题为《病人崔永元》的文章,文中,小崔“披露”道:“我们台一个主持人在做谈话节目,采访一位艺术家,这位艺术家很投入,很忘情,主持人也在现场号召大家向他学习。这个主持人出来后却说‘这傻B今天真配合。后来我在看这个节目时,那个主持人在哭,我就想呕吐,太恶心了!”虽然没有点名,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个主持人就是朱军,于是,批评指责之声便铺天盖地地向朱军涌来。
“他说的肯定不是我,因为我肯定没说那番话。至于他说的是谁,我不知道。”倍感受到侮辱的朱军,虽嘴上对朋友这么说,但心中却深知这番话的厉害,毕竟三人可成虎,众口能铄金。想直接去找崔永元理论,可人家并没有指名道姓:想用法律来为自己讨一个公道,却又怕给中央电视台丢脸;考虑再三,朱军还是十分理智地选择了忍耐。
一天,当他无意中听到台里的同事也在因为这事而怀疑自己的人格时,他实在有些忍不住了,于是就找到了当时的台长赵化勇,说出了自己忍耐多时的委屈:“这个事呢,都是台里的事,我如果直接去找崔永元,我不知道结果是什么,我是一西北人,其实挺糙的。我如果把这个事捅到法庭上,那个时候好多媒体都等着看我们俩打架呢。我跟他同是中央电视台的人,这样的话,至少我觉得对中央电视台无益,对我朱军也无益,所以我今天来找您,这个事毕竟是出在咱们家里,我希望台里能够出面给一个公正的说法。因为连咱们台里的人都在质疑我,我都听到了,这个是我最受不了的。别人不了解我可以,但是中央电视台的同事都对我朱军的人格产生怀疑的时候,这个是我受不了的。”在朱军说完这番话之后,赵化勇便问:“朱军,我找过你吗?”“没有。”“台里其他领导找过你吗?”得到的回答仍是“没有”后,赵台长随之满脸含笑道:“这就行了嘛!我们都没有找过你,说明我们是不相信这样的事会出在你身上,你怎么这么在意这个事呢?”说得也是!既然领导都不相信,我干吗要这么在意这个事呢?想到这里,朱军心里好像平和了许多,于是就对自己说:它不就这么个事吗?算了吧!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朱军想忘了这事,但却怎么也办不到:因为,无论是久未谋面的亲戚朋友,还是刚刚認识的受访嘉宾,他们见到朱军时,都会好心好意地说上几句安慰话,诸如“我看见这些个报道了,他们都说是你;你别当回事啊,我不会觉得是你”之类。每每这时,朱军虽表面上都是哈哈一乐:“嗨,我才没当回事呢!”但内心深处仍会涌起一种莫名的委屈和痛楚。直到这个话题在半年后淡出了公众视野,朱军才结束了这种“欲罢不能”的尴尬。
不过,委屈并没有到此为止。2010年11月,朱军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记者采访时还曾坦言道:“直到今天你说起这个事的时候,我依然觉得有一份委屈。因为它毕竟历时那么长一段时间。”当记者问他如何看待这份委屈时,朱军说:“我觉得有些时候受点委屈也不见得是坏事,我非常真心地说这句话,它会历练你,会让你变得更加坚强。你说人不就是这样吗?一次一次地涅槃,一次一次地重生。”出乎朱军意料的是,崔永元看到这个访谈之后,随即进行了公开道歉:“对我当年过于含混地描述使朱军饱受误解受到无端伤害深感歉疚!现郑重向朱军及家人鞠躬致歉!学习朱军的抗压能力和宽广胸怀。”听到这个迟来的道歉之声,困扰朱军5年多的委屈终于可以化为乌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