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毅 李伟强
提升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董 毅 李伟强
在各种文化相互激荡,舆论环境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如何不断开拓创新,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做到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是对主流媒体的重要考验,也是主流媒体必须面对的现实而又重大的课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体现主流上下功夫,在打造权威性上做文章,在提升公信力上求突破。
在社会舆论引导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主流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主流媒体应该主动引导社会主流舆论,及时传播新时代的最强音,彰显时代主流的价值观。
(一)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主流媒体肩负着传达党的声音,反映人民意志,引导社会舆论,弘扬社会正气的重要职责。对于主流媒体来说,导向是第一位的。导向正确天地广阔;导向错误,一错百错;一旦出现偏差,就会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很大损失。因此,主流媒体必须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持党性原则,自觉维护团结稳定的工作大局,切实做到引导而不误导,帮忙而不增乱,疏导而不“添堵”,“救火”而不“浇油”。在壮大自身实力的同时,充分利用自身的政治优势、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抢占舆论引导的制高点,争取最大多数受众的认同、信任,努力拓展媒体的市场占有率,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中坚持正确导向,占据主动,体现主导。
(二)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主流媒体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建立拓展沟通渠道,研究、把握和运用新兴媒体的传播规律和特点,利用主流媒体的公信力,使所发出的社会主流舆论通过新的方式向社会各个层面扩散,从而把分散的舆论聚合起来,形成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三)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舆论工作面临的环境、任务、对象等与过去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这对正确引导舆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讲究艺术,不掌握策略,不改进方法,正确引导舆论只能是一句空话。要从价值观念、表现形式、受众心理、传播技巧等规律层面,思考新闻宣传效果,丰富传播手段,提高引导能力。要在提升吸引力、把握好“度”上下功夫,使我们的新闻宣传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增强传播效力。
公信力是新闻媒体能够获得受众信任的能力,反映了新闻传媒以新闻报道为主体的信息产品被受众认可、信任乃至赞美的程度,是新闻媒体的立身之本,是新闻媒体实现舆论引导有效性的基本前提。
(一)敢于触及热点、不避难点。在热点、难点问题报道上,主流媒体不能缺席、缺语。做好热点、难点问题舆论引导,要做好热点舆情研判,选准热点,按照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原则,正确引导社会利益诉求。从党和政府工作大局出发来设置议题、主动引导,该热的热,该稳的稳,该冷的冷,切忌搜奇猎异、片面追求轰动效应。善于深度分析,解疑释惑,避免出现舆论关注点失衡、失误、失公,防止激化矛盾,产生负面效应。准确把握热点发展趋势,多运用群众参与、专家访谈、平等讨论等方式方法,多角度、多侧面地加以引导。
(二)重视舆论监督报道。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重要形式,也是主流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做好舆论监督报道,首先要明确舆论监督报道不是负面报道,从正确的立场出发的科学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恰恰是推动各项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强劲动力。坚持在大局下行动,抓住群众关心、政府重视、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目的不是揭丑或者哗众取宠,而是解决问题。坚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做到事实准确、客观全面、以理服人。既要把握好报道规模和数量,又要把握时机,使舆论监督配合中心工作,而不游离主题甚至干扰中心工作。
(三)着力推进民生新闻报道创新。广泛吸收时政新闻、社会新闻、国际新闻等诸多新闻类别的“合理内核”,在拓展民生新闻报道领域、深化民生新闻内涵上下功夫。民生新闻报道还要有阳光心态,以理性的质疑替代简单的曝光。一则优秀的民生新闻应当给受众以强烈的审美享受,从肯定普通人的生活信念、生命价值出发,从市井趣闻里凸显新的感悟,在与假、恶、丑的比较中彰显美的精神,帮助受众坚定对社会和未来的信念。
权威性作为主流媒体的一种无形资产,是媒体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体现了主流媒体在社会中的信誉度以及在公众中的影响力等特征。主流媒体打造权威性,必须在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主题宣传和言论报道中正确引导、主动引导、有效引导,增强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一)增强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能力。作为负责任的主流媒体,应该从受众利益角度考虑,提高公众对各种信息的鉴别和判断能力,用正确的、健康的观念去强化受众头脑中原有的那些积极认识,同时驱除和驳斥那些错误的、模糊的、落后的认识。加强在事件主体、事件性质、事件议题、事件时空、舆论环境等方面的分析研判,寻找合理的对策和疏导办法。抢夺第一落点,争取突发事件发生后零时差新闻发布,争取在社会舆论热点形成前,澄清事实真相、矫正偏颇意见、抵消不良影响、挤压谣言空间、主动设置议题、控制不利局面。按照冷静、理性、建设性原则,及时发声、准确发声、和谐发声,做到动机与效果统一、微观与宏观统一、真实与导向性统一。要建立由党委、政府、宣传部门、主要新闻媒体共同参与的突发公共事件报道机制,确保信息畅通、决策科学、处置得当,从而取得良好效果。
(二)推进言论报道创新。如果说新闻是媒体报道的血肉和基石,那么新闻评论就是媒体报道的灵魂和旗帜,是引导主流舆论的重要载体,既反映新闻媒体解读事实的深度,也体现主流媒体引导受众、引导社会的能力,最敏锐、最直接反映出媒体的水平。主流媒体要敢于善于在第一时间对新闻事件、热点难点问题做出判断和评价,用独到的观点正确引导舆论。要注重贴近性和指导性,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的事。在观念上要放低身子,平视生活,贴近受众;在选题上关注百姓利益,切中时代关切,体现更强的现实针对性;在语言上要有血有肉,言之有理,克服空话套话过多的毛病,做到引导而不训导,庄重而不呆板,深刻而不深奥,易懂而不浅陋,犀利而不尖刻,平和而不平淡。
(三)做深做实主题宣传。主题宣传历来是我们党有力有效开展新闻宣传的重要方法,也是我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正面宣传、提高引导水平的重要形式和载体。要从强化新闻要素入手,提高主题宣传的实效性,善于把重大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转化为具体鲜活的新闻事实,努力做到用微观典型透视宏观政策,用新闻语言转化文件语言,用新闻报道代替政策阐释,使之符合生活逻辑,符合人民群众的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善于从非事件性材料中寻找“事件性因素”,善于捕捉党和政府方针政策、决策部署中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利益元素”,从百姓视角分析这些政策对群众生活的影响。善于从各地政府决策中找亮点,从现行政策中找热点,从百姓工作生活中找故事,使重大主题“化严肃为活泼”、“变抽象为具体”,切实增强主题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者:董毅为河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专职副主席
(责编/郭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