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海
摘要:本文借古代史官所提“春秋笔法”这一专业术语,来探索其在当下新闻报道中的巧妙应用。“春秋笔法”在语言平面上的不显山露水,在表达平面上的微言大义,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不便于秉笔直陈的新闻报道之中。巧妙地运用“春秋笔法”既不辱新闻公正报道的使命,同时也维护了新闻媒介自身的权益。但是春秋笔法的软肋又决定了“春秋笔法”敢怒而不敢言的悲剧。文章最后陈述了“春秋笔法”在新闻报道中的弊端,以及媒体从业人员如何在使用“春秋笔法”的时候扬长避短。
关键词: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秉笔直书;曲笔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6-0131-02
一、新闻报道中“春秋笔法”的定义、要点及其用法
(一)“春秋笔法”的定义
“春秋笔法”原是一种史学上的笔法。《春秋》,鲁国史书。相传为孔子所修,因章节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历史上,左丘明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意思是:《春秋》的记述,用词细密而意思显明,记载史实而含蓄深远,婉转而顺理成章,穷尽而无所歪曲,警诫邪恶而褒奖良善。如果不是圣人谁能够编写?
如今,我们又能在现代新闻报道中,再次觅到它的踪迹。如将以上所说的“春秋笔法”的特点嫁接到新闻报道上,我们可以把新闻报道中“春秋笔法”的定义大致可以概括为:“新闻报道中只给出事实而不明确做判断,用曲折的文笔来含蓄隐晦地表达褒贬的写作手法。”[1]
(二)“春秋笔法”的要点
“春秋笔法”,又称微言大义,指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的主观看法。新闻报道中“春秋笔法”的要点概括如下:
首先是为尊者讳。报纸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站在高屋建瓴的上层建筑顶端,就必须要考虑党性原则,党性原则就是为政治服务,且服务于当前的实际。
其次是规避风险。虽然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是更需要学会迂回战略,媒体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只有取长补短,才能实现媒体利益和自身利益的高度统一。
再次是模糊报道。好的事实材料、精美字眼,都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一味的平铺直叙,只能让受众感到枯燥。很多新闻理论著作认为新闻价值的要素主要有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和趣味性,可是这五个要素都具有模糊性。你越追求“最大”、“最精确”,越是不可能。而“春秋笔法”的使用前提是“内容为王”。其优势则在于作者不直接发表观点,达到了杀人不见血,毁人于无形的效果,所以特别适合当下新闻报道的写作。
(三)“春秋笔法”的用法
而在实际文本操作中,我们很容易陷入误区:“‘春秋笔法的精髓在于文章中自始自终作者都不需要使用观点性的表述,只是有选择、有倾向、模糊采用事实的碎片来表达媒体的观点。而这种观点的表达通常使用文本分析法,文本分析法能够通过对‘媒体文本的结构的分析从中来发现其社会意义,这是因为媒体文本的建构与意义之间是完全透明的关系。其实,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误导性。” [2]
比如,“今年下了大雪,我们只收获了1/10的粮食。”“今年下了大雪,我们还收获了1/10的粮食。”“只”和“还”字的改变,整句话的意思都发生了改变,“只”强调了雪灾之大,人们无法抵御,所以才造成粮食的损失;“还”字说明了尽管雪灾很大,但是灾区人民众志成城,终于保住了1/10的粮食。用字不同,而意变。这一用法在史学上谓之为“曲笔”,与“春秋笔法”的不善明说,笔锋委婉的用法异曲同工。
与“曲笔”对应的是“直笔”。所谓“直笔”,即秉笔直书,指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春秋有微词,史家多曲笔”,“曲笔”在中国的史学历史上十分常见。本文借助近来一些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的媒体的报道,来探讨“春秋笔法”如何体现“曲笔”报道的。
二、“春秋笔法”在新闻报道中的恰当运用
(一)“言外之意”彰显新闻本质
出于对政治的回避以及忠于新闻的真实客观性,一些新闻报道往往注重写意,追求事实与情感的最高结合艺术,也就是让受众能够从稍许感性且模糊的报道中体会到文字的本意,大抵跟“言外之意,味外之旨”异曲同工。
譬如,2011年4月7日《贵阳晚报》的一则新闻报道《遵义:整治交通 先拿警车‘开刀》这样写道:“4月5日,遵义市公安局在当地党报集中曝光215辆警务用车的交通违法行为,其中包括遵义市公安局30多辆警车,此外,一辆监狱的警车违法次数最多,高达14次。记者看到,当天,遵义市公安局在《遵义日报》上发布的半版通告中,有交通违法行为的警车涉及司法、公安、法院、检察院、国安等单位。几乎无一家警务用车单位幸免。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有市民表示担心,由于涉及到执法单位内部车辆,群众无法知晓处理情况,希望过段时间将处理情况也进行曝光,避免流于形式。”
从这篇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地党报集中曝光215辆警务用车的交通违法行为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片断,包括遵义市公安局在内的30多辆警车,个别车辆最多高达14次的违法次数也是文章的一个小片断。文章没有直接采用评论性的新闻报道语言,而是直接按照消息的“五要素”直陈,简短而又犀利。“春秋笔法”运用的恰到好处。
(二)“含沙射影”使新闻报道敢怒敢言
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一旦媒体自身形成犀利的风格,“含沙射影”就可以被受众轻易读懂。其实这种风格也就是霍夫兰所说的“休眠效果”:“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者消失以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3]
2011年04月10日《华商报》的一篇报道《肇事逃逸岂能成风尚》:“河南漯河发生公务车肇事逃逸案。该市某区交通局执法车撞倒一名男子,从其身上碾过后逃逸,被撞男子当场死亡。现在,肇事者张某已被抓捕,而且一抓就是一伙。逃逸18小时期间,肇事嫌疑人多名亲朋涉嫌毁灭证据。肇事逃逸变得像时代风尚一样,显示这个时代有些人对行为与责任的默认逻辑:有意也好,无意也好,做了什么事情不重要,做了而能够避免付出代价才重要。肇事逃逸,制售假药,牛奶掺毒,贪污纳贿等等,由此,问题不再是分辨是非,确立准则,而是避免惩罚。”此文中“春秋笔法”的运用,使媒体敢怒敢言,报道新闻却又不失宣传教育意义,何乐而不为?
(三)“借刀杀人”新闻媒体公信又给力
2011年3月22日的《南方都市报》报道:“某涉案地的某领导质问记者:‘为什么你们要曝光瘦肉精?你们私下里告诉我们不就行了吗?现在把我们累死了!那个××品牌也没人买了!3月21日,这条由央视新闻中心记者所发的微博引来众多网友围观。3•15晚会后,瘦肉精和食品安全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还有网友戏言道:还说什么私下里告诉,怎么不说‘发个私信。”
有时候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新闻曝光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但很多时候,不曝光就无法使相关当事人感到切肤之痛。看完此篇报道我们不禁追问,瘦肉精猪肉被曝光了,是大快人心,但还有多少类似丑闻被压住了?这篇运用纯熟的“春秋笔法”的报道,既点明了问题,又指出了症结所在,可谓是一箭双雕。达到了杀人不见血,毁人于无形的效果,可谓“春秋笔法”的妙用,既行文给力又稳固了媒体的意见领袖地位。
三、“春秋笔法”在新闻报道中的弊端
正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春秋笔法”固然有它的优势,也必然有它的缺陷。如何扬长避短,充分利用“春秋笔法”更好地为新闻报道服务,就必须清楚地看到其如下劣势。
(一)“春秋笔法”容易造成歪曲报道
对于同一件事情,通过“春秋笔法”的描叙,给受众的可能就是另外一层意思了,很容易被误读。由于报道的尺寸把握不准,有意或者无意间,新闻从业者也容易进行歪曲报道。甚至,很多时候读者根本就读不出任何意思,用“春秋笔法”的前提是你的受众必须要有能看懂你弦外之音的眼力。像CNN对西藏问题的歪曲报道就可见一斑。世界知名新闻机构CNN在2008年3月23日的报道《China puts out its Tibet version》中运用了三个片断,意思是说中国政府向西藏派出军警,拒绝外部世界的审查(scrutiny)之后,开始努力向世界人民(international public)讲述CNN自己杜撰版本(version)的骚乱。三个关键词组,就给报道定了性,也给CNN和中国政府定了“位置”,确立了“尊卑”,完美的诠释了“春秋笔法”在歪曲报道方面的滥用。
(二)“春秋笔法”是对历史原稿的不尊重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美国著名记者普利策曾经说过:“假使国家是一艘船,新闻记者就是站在船桥上的瞭望者。他要注意来往的船只,在水平线上出现的任何值得注意的小事。他要报告漂流的遇难者,以便可以将其救起。他要透视雾幕和风暴,以便对前途的危险提出警告,他并不考虑他的工资或老板的利润。他是在那里照顾那些信任他的人们的安全和福利。”[4]由于历史时代大背景的不同和社会环境的时过境迁,“春秋笔法”的微言大义,在当下,当代人或许可以理解,但是后人却无法分辨。“春秋笔法”的运用,从长远来看,对“历史还原”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三)“春秋笔法”容易湮没新闻锐度
对于很多新闻报道来说,开门见山尤为重要。尤其是新闻评论语言,更多时候,尖锐而直面的用语,更能换取读者的共鸣。很难想象一个满篇尽在打哑谜几近明哲保身的文章能有多少的战斗力。
四、结 语
本文试通过举例直陈“春秋笔法”在当下新闻报道中的亮点和缺憾,来简单探讨“春秋笔法”作为一种为主题服务的新闻报道写作方法,该如何给予当下新闻工作者以裨益和启发。归根结底,既然新闻是历史的原稿,所以无论你用什么样的笔法来进行新闻报道的写作,都应该做到既要为报道服务,为当下服务,同时也要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
参考文献:
[1] 张萍.浅谈新闻报道中的春秋笔法[J].应用写作,2005(9).
[2] (英)格蕾姆•伯顿著.安斌译.媒体与社会:批判视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 (美)丹尼斯•布里安著.曹珍芳译.普利策传[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