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 晓
(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欧盟的前身是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即欧洲经济共同体、煤钢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的统称。1993年11月1日,欧共体正式易名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截至2011年11月欧盟共有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爱尔兰、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瑞典、芬兰、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保加利亚27个成员国。
欧盟于2002年1月1日正式启用统一货币——欧元(英国仍使用英镑)。并设立欧盟理事会、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法院、欧盟审计院、欧洲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地区委员会、欧盟中央银行和欧盟投资银行等一系列相应机构。
2005—2008年,欧盟的GDP均占全球总GDP的1/3左右,2009年(28.34%)和2010年(25.88%)有所下滑,但依然高于美国,更远远超过日本,总体经济实力强大(详见表1)。
表1 2005—2010年世界主要国家GDP 单位:10亿美元
2002—2008年,欧盟的进出口稳定增长。2009年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大幅扭转,欧盟27国的对外贸易总额下降到32014.27亿美元。出口下降20.6%,达15285.78亿美元;进口下降了27.4%,达16728.49亿美元。2010年稍有回升,对外贸易总额上升至37639.31亿美元,出口额上升至17862.73亿美元,进口额上升至19776.57亿美元。
从欧盟进口情况看,2009年欧盟主要产品进口额均有所减少,主要包括矿产品、机电产品、化工产品、运输设备和纺织品及原料。中国作为欧盟进口货物的第一大来源,从中国的进口下降至2994.34亿美元,在机电产品和纺织产品及原料方面,欧盟从中国的进口额居其首位,分别达到1350.42亿美元和428.32亿美元。而从第二大来源地美国和第三大来源地俄罗斯的进口分别下跌至2155.23亿美元和1448.79亿美元。2010年情况有所扭转,从中国进口额大幅上升至3731.51亿美元,从美国进口额上升至2204.68亿美元,从俄罗斯进口额也大幅上升至1880.52亿美元,主要进口产品包括矿产品、机电产品、化工产品、运输设备和贱金属及制品。其中,在机电产品和贱金属及制品方面,欧盟从中国的进口额居首位。在化工产品和运输设备方面,欧盟从美国的进口额居首位。而俄罗斯则是欧盟矿产品进口第一大来源地。
从欧盟出口情况看,2009年欧盟出口总额急剧下降,其中,欧盟对美国出口额同比下降了23%,但美国仍是欧盟货物出口的最大目的地,出口额达2796.74亿美元;在机电产品、化工产品、运输设备和矿产品方面欧盟对美国的出口额均居首位;出口最多的是化工产品,达717.44亿美元。瑞士是欧盟的第二大出口国,2009年欧盟对瑞士的出口额同比下降了14.4%,出口额为1214.66亿美元。中国成为美国和瑞士之后的第三大欧盟货物出口国,2009年欧盟对中国出口额同比下降1.5%,为1131.32亿美元,在贱金属及制品方面欧盟对中国出口额达到119.51亿美元。在2008年欧盟的第二大出口国俄罗斯在2009年下降到第四位,低于瑞士和中国,欧盟对俄罗斯的出口大幅减少,仅有905.46亿美元。2010年欧盟出口情况有所回升。其中,对美国出口额达3135.28亿美元,仍居榜首,在欧盟五大类出口商品(机电产品、化工产品、运输设备、碱金属及制品和矿产品)中,欧盟对美国的出口均居首位,出口最多的依然是化工产品,达764.63亿美元。而中国上升为欧盟第二大出口国,出口额同比上升30.4%,达1489.43亿美元,瑞士和俄罗斯分别同比上升14%和25.8%。欧盟对巴西的出口涨幅最大,同比增长36.4%,出口额达405.88亿美元。
1995—200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年平均值为7305亿美元,欧洲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年平均值为3233亿美元,欧盟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年平均值为3100亿美元,占全球流入量的42.44%,占欧洲流入量的95.89%。2003—2008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年平均值为12351亿美元,欧洲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年平均值为5105亿美元,欧盟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年平均值为4862亿美元,占全球流入量的39.37%,占欧洲流入量的95.24%(详见表2)。
表2 2003—2008年世界主要国家及欧盟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 单位:10亿美元
1995—200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量年平均值为7028亿美元,欧洲外国直接投资流出量年平均值为4462亿美元,欧盟外国直接投资流出量年平均值为4169亿美元,占全球流出量的59.32%,占欧洲流出量的93.43%。2003—2008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量年平均值为12955亿美元,欧洲外国直接投资流出量年平均值为7372亿美元,欧洲联盟外国直接投资流出量年平均值为6664亿美元,占全球流出量的51.44%,占欧洲流出量的90.40%(详见表3)。
表3 2003—2008年世界主要国家及欧盟外国直接投资流出量 单位:10亿美元
资料来源:《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
从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情况看,欧盟年平均值一直保持在全球流入量的40%左右。从外国直接投资流出量方面看,欧盟年平均值一直保持在全球流出量的55%左右。从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和外国直接投资流出量总体状况凸显出欧盟外国直接投资在世界外国直接投资的重要地位。
欧洲经济的一体化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在此过程中,欧盟积极参与多边自由贸易谈判,名义关税水平不断削减。但欧盟市场的有效保护程度却远远高于其名义保护程度。经过GATT的多轮谈判,欧盟的平均名义关税水平由战后的超过40%削减到目前的4%左右,减幅高达90%。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深入,在欧盟的贸易政策中,关税特别是工业品关税的功能正逐步弱化,关税的重要性日益下降。欧盟使用非关税壁垒的程度逐渐加强,非关税壁垒的手段多样,以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市场准入战略、数量限制、安全技术标准、“自动”出口限制额、实施反倾销策略和修改普惠制产品清单等非关税手段限制进口,并对农业产品实施出口补贴。
基于对欧盟对外贸易发展情况的分析,欧盟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其日益完善的体制、国家总体经济实力水平的提高以及相关政策的有效实施。为促进中国与世界接轨的进程,欧盟对外贸易的经验对我国有着深远影响。一方面,我国应积极与欧盟发展成为战略伙伴,实现互补,更大程度地促进双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应学习欧盟为对外贸易活动建立国家强有力的政治支持和法律保障,拓展经贸合作,寻找中国对外贸易的新增长点。
欧盟对外贸易的有效开展得益于欧盟各国的紧密合作,以及欧盟一系列相应机构的建立和较为健全的法律保障。可见,政府在国家发展对外贸易中处于重要地位。第一,中国政府应加大廉政建设力度,坚持改革开放,完善市场机制,增强各机构的相互协作,提高办事效率,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第二,中央应加强对地方的监管力度,使中央政策能切实有效落实,并能实事求是地根据地方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以促进地方的对外贸易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各地方的相互协作得以发展。鼓励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落后地区加强合作,以带动西部地区,从而促进整体的发展。第三,应开展对WTO规则、反倾销条例、反补贴条例等相关政策条款的研究,加深对国际贸易相关规定的理解,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利用法律监督和保护我国的对外贸易活动,为投资者提供法律保障,减少贸易摩擦。第四,以关税手段为主,非关税手段为辅,对能提高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机器设备的进口给予优惠的关税,对幼稚工业及部分产品进行出口补贴。
近几年,欧盟的经济总量均居世界首位,经济实力强大,为欧盟对外贸易的开展奠定基础。此外,欧盟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和外国直接投资流出量也同样居世界首位,表现出强大的国际竞争力,而欧盟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小于其外国直接投资流出量,降低了对外出口成本,有利于企业发展。我国的GDP近年来以年均10%左右的增长速度发展,2010年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而在外国直接投资方面,我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量较小,而我国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大于其外国直接投资流出量。我国政府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大力发展国民经济,提高总体经济实力。相对于欧盟,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较弱,资本较少,因此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更有助于我国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应发展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规避风险,提高我国企业的对外竞争力。
从进口方面看,欧盟产品的进口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和俄罗斯。而中国主要从日本、韩国、美国、德国和马来西亚进口产品。从出口方面看,欧盟产品的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瑞士和俄罗斯。中国主要向美国、日本、韩国、德国、荷兰出口产品。从欧盟2009年进出口额均出现下滑的情况可以看出,由于其进出口国家较为集中,2008年经济危机对欧盟的对外贸易有较大的影响。由此,我国不能单一地开拓发达国家的市场,应深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高度重视和加大对新兴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开拓力度,挖掘新兴市场的潜力,注重与周边国家的贸易活动,发展多边贸易,减少贸易冲突,有效地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从进口方面看,欧盟主要以制成品的进口为主,并逐步减少初级产品的进口份额。我国主要进口产品的类别包括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石油原油及沥青矿物提取的原油、其他税号未列名的液晶装置,激光器、铁矿砂及其精矿,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等。从出口方面看,欧盟同样是以制成品的出口为主,初级产品的出口为辅。我国主要出口产品的类别包括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有线电话、电报设备、电视接收机和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等。我国需要调整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一方面,进行科技创新发展新能源,增加对外国高、精、尖产品和技术的进口,吸引外资,引进优秀企业的管理方式,以此促进本国企业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对原材料进行再加工,增加制成品的出口份额,注重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重视出口品牌建设,提高出口产品层次。
[1]仇晓飞.欧盟的发展与中国对外贸易[J].经营管理者,2009(22).
[2]2008年,2009年,2010年欧盟(27国)货物贸易及中欧双边贸易概况[R].2011.
[3]徐春祥,林萌.欧盟贸易政策的保护性研究[J].商业经济,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