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鸽
心力衰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衰,也被称作心功能不全,是心肌病、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老年患者的终末期症状,在急诊内科,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较为常见,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为了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探讨,对2009年3月~2010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120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选择2009年3月~2010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120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男80例,女40例,患者的年龄在54~81周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5周岁。其中,冠心病患者49例,肺心病患者29例,高血压病患者27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5例。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半年内的BNP、LVEF变化,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组成和严重程度上无显著差异,具备可比性。
治疗组患者给予静脉微量注射硝普钠、强心剂、利尿剂治疗。同时,加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片/d,每片含有厄贝沙坦75mg,氢氯噻嗪6.25mg,联合美托洛尔,剂量根据患者心功能的具体情况而定。在用药初期的计量为12.5~25.0mg/次,2次/d,每周进行一次剂量调整,但是要限制在50mg以内,直至最大耐受量(血压高于90/60mmHg,心率高于50次/min)。
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微量注射硝普钠、强心剂、利尿剂治疗。
(1)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心功能恢复I级或改善二级;
(2)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部分缓解,心功能改善一级,但是未能达到I级;
(3)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任何缓解,心功能没有得到改善或者恶化、死亡。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6.87%。且P<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例(%)]
在治疗结束后6个月,治疗组患者的LVEF、BNP、NYHA较治疗前有了明显的改善,而对照组患者有关指标的改善情况则并不是十分明显,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LVEF、BNP、NYHA比较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LVEF、BNP、NYHA比较
重症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病患者在终末期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临床综合症状,也是造成老年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目前的临床实际情况来看,除了要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异常进行纠正,还要从修复的角度着手,通过延缓、阻断患者的心室重构,预防心肌损伤、减少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等长期治疗措施来实现患者心功能的改善[2]。
美托洛尔是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能够对患者循环系统中儿茶酚胺的过量释放进行有效抑制,从而减少心肌细胞钙超负荷所造成的心肌损害,降低心脏负荷,减少水钠潴留,达到缓解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目的;厄贝沙坦是一种效果显著的选择性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T1亚型),能够有效阻断全部通过AT1受体介导的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氢氯噻嗪属于噻嗪类利尿剂,能够对肾小管对电解质的重新吸收产生影响,进而增加患者尿液中氯和钠的含量,加速其排泄,从而有效降低血液容量,提高患者血浆肾素的活性,增加患者体内醛固酮的分泌量[3],进一步促进患者尿液中碳酸氢盐和钾的排泄,有效降低患者血清中钾的含量。虽然单独使用噻嗪类利尿剂会使患者出现低血钾症,但是如果与厄贝沙坦联合使用,则能通过阻断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来降低低血钾症的发生几率[4]。
在本次研究中,将急诊内科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与采用常规利尿剂、强心剂治疗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进行了分组对比观察[5],从结果可以看出,治疗组患者在治疗结束6个月后LVEF、BNP、NYHA指标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的改善,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存在着显著差异。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
综上所述,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有着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1]郑俊.老年性心力衰竭121例临床分析[J].西藏医药杂志,2010(1):113.
[2]施青山.中老年人慢性心衰143例临床分析[J].中国健康月刊:A,2010(11):108-110.
[3]董滨,曹茂荣,王秀丽,等.老年严重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的抢救与治疗[J].航空航天医药,2010(7):1120-1122.
[4]刘少平.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体会[J].当代医学,2010,16(28):73-74.
[5]符荣莲,彭斌.老年心衰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J].当代医学,2010,16(2):65-65.
[6]郑秋甫,段留法,张丽萍.高龄老年重症急性心力衰竭的救治[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8(2):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