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闫丽华
忻州市质监局发挥质监优势,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向多层次、深层次、全方位延伸服务,一心服务为民,在服务中监督,在监督中服务的一些新举措,为夯实质量基石,壮大“忻州制造”名牌,推动地方经济腾飞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几年前“农业标准化”在忻州大多数农民心中还是个新鲜词,人们沿袭着旧思维、老习惯,仅靠风调雨顺和辛勤劳作换取丰收的喜悦;今天,在忻州经济日新月异的同时,忻州农业也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忻州市质监局的全力服务和努力建设下,短短6年的时间里,忻州就建立全国(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7个,覆盖了忻州市的“特色高效种植业、规模健康养殖业、绿色安全加工业”,在打造地域知名产品和发挥区域产业特色的同时,将“标准化”引入农业,带动了整个忻州农业的蓬勃发展。其中,红芸豆产业的发展历程就是忻州质监人探索实践、创新标准化服务的典型成果。
红芸豆是忻州市乃至全省的一项新型特色产业,是忻州市小杂粮生产中的优势品种,以颗粒大、色泽鲜艳、品质优良、营养丰富而著称,多次在国家级的农副产品(小杂粮)博览会上引起轰动,并备受赞誉,畅销欧美和东南亚。
即将收获的季节,记者来到红芸豆的种植基地,郁郁葱葱,漫山遍野,随处可见近乎成熟的芸豆,新农村建设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丰收前的喜悦溢满了人们的脸上。
到过全国无公害红芸豆标准化生产基地——岢岚的人,无不为这里的芸豆园所折服。上万亩的建设规模,让人叹为观止。既有鲜美的独特风格,又透着农业标准化的现代化气息。
岢岚被誉为“中华红芸豆之乡”,红芸豆种植面积达8667多公顷,居全国之首,而在十几年前,这里的红芸豆还只是刚刚起步,推进较为缓慢,2002年才开始逐步发展壮大。
为了推动红芸豆产业的快速发展,将红芸豆产业做大做强,带动全市农业经济的飞跃,忻州市质监局牵头,在岢岚县政府和忻州市农业局的支持帮助下,制定出台了《优质红芸豆种植技术规范》和《红芸豆质量等级》两项技术标准,为全市红芸豆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填补了红芸豆产业无标准的空白。
植株密了,拉开间距;管道灌溉,测土施肥……许多的种植规范写进了标准中。
“标准的好处可以用两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当地红芸豆专业合作社的王晋荣告诉记者,比如统一施用有机肥,豆子的口感就会很好,无机肥就没有这个口感,而且还会造成亚硝酸盐的沉积,对健康不利;再比如质量安全方面,标准规定不允许施用农药,完全保证了红芸豆种植的安全性。
为使这种优良的标准化技术在全市各县普遍实施,引导农民科学种植,忻州市质监局还在全市红芸豆种植、生产的各个环节,适时组织举办质量管理培训和技术标准宣贯,并免费为农户印发技术标准资料,组织优秀种植户座谈交流经验。
目前,全市已扶持发展红芸豆专业合作社57个、加工出口龙头企业11个,有效形成了“公司+农户+基地+标准”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标准引路、质量先行”,收到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全市共种植红芸豆2万多公顷,岢岚县红芸豆的出口总量占到全国的1/3强,在国际市场上颇受青睐,年实现产值亿元以上。
“自从有了标准化科学种植,我们的红芸豆产量比以前增加了好几倍,最重要的是质量更好了,还能出口到德国和意大利,去年一年我光种红芸豆就赚了两万多呢,红芸豆真是我们的金豆豆啊!”一位种植红芸豆的老伯欢喜地告诉记者,幸福的表情溢于言表。
农民的钱袋鼓了,质监人的心里乐了!“我们推广的标准化种植让农民富了,农村经济‘活’了,觉得是实实在在为乡亲们干了点事,真的很高兴。”质监局的标准化工作人员说到。
是啊,这就是标准化服务的力量,标准化让红芸豆真正成为了农民脱贫致富的“金豆子”,同时也让更多的农产品走上了标准化科学发展的良性轨道。忻州质监人标准化服务农业的举措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效应,撑起了忻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片天”。
在忻州北同蒲铁路、朔黄铁路、忻保高速公路等国家重点工程的工地上,多了一群身穿质监制服的人,他们有的抽取建材样品检验产品质量,有的检定计量器具,有的检查登记特种设备使用情况,还有的组织施工人员宣讲标准化知识。忙碌而有序的身影在喧闹的工地上格外引人注目。
张海秋是铁路工程建设中铁二十五局大西客运专线一标的实验室主任,他亲眼见证了忻州市近年来主要铁路、公路交通等公共设施的建设。他记得有一年交通工程数量最多也最集中,建设工地汇集了中铁、路桥等大中型施工单位100多家,工程监理单位30多家。90%以上的工程都要求一期路基和二期路面工程在15个月内完工,而此时隧道、涵洞、桥梁、路基、路面等不同施工材料都必须在施工前及时检验,达标才能上马,以确保工程质量。这就涉及到了质监部门,材料检验的及时性和可靠性对于工程进度和安全尤为重要。
在如此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忻州质监局为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倾力出动,携带检测仪器,直接到工地现场服务。“他们随叫随到,早起晚归,风餐露宿。有的道路偏远坎坷,气候无常,气温在零下十几度,环境十分艰苦,没有可口的饭菜,甚至没有住的地方,他们就这样和施工人员一起野外搭帐篷、饿了方便面;还有的将实验室设置在临时工棚和集装箱里,质检人员带病工作时有发生;有时为了赶进度,白天工地要施工,他们就晚上集中时间检验,经常忙到凌晨,我和他们在一起时刻被他们的这种精神感动着,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这些默默无闻、兢兢业业的质监工作者,忻州交通工程可能无法顺利高质量地完工。”张海秋说着,哽咽了,为质监人、为交通工程的所有建设者们……
忻州市质监局法宣科的王俊琳科长告诉记者,在交通重点工程建设中,质监技术人员面临工程多、工期紧、任务重、条件艰苦的严峻形势,通力协作,全力以赴,克服困难,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短时间内为施工单位进行了力学、温度、电学、长度等十几个专业项目的数千台(件)实验仪器、计量器具的一次性调试、检定、技术咨询一条龙服务,共出动检验人员587人次,服务重点单位150家,检定计量器具5461台件。协助监理单位在施工现场建立了工程质量检验实验室,并顺利通过了有关部门的验收,获取了公路工程质量检测的资质证书。与此同时,还积极为施工企业开展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对境内国家重点项目建设承建单位的安全管理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培训,做到“全过程跟踪、全方位监管、全天候服务”;开展技术帮扶和整改指导工作,对工程施工中容易产生缺陷的部位及重点环节采用全程跟踪检查并随时告知整改重点的方式进行现场服务。经过全体技术人员的“用心”服务、一致努力,有效保障了全市重点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安全,为忻州市交通平安建设、高质量建设发挥了“光”和“热”。
提起丰源蛋糕,忻州市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多数忻州人买蛋糕都认准“丰源”。但有谁知道,就在几年前,丰源蛋糕还只是一家作坊式的食品加工店。
丰源蛋糕厂的负责人谈到企业的成长经历颇有感慨:从一家经营制作蛋糕的门面店发展到今天拥有12家连锁机构的食品加工企业,这其中离不开质监局工作人员的帮扶。
“制作一种蛋糕需要十几种食品添加剂,我们的技术力量薄弱,对添加剂的了解只是皮毛,添加多少就是合格安全的,如何检验就能保证糕点的质量安全,质监局技术人员为我们‘手把手’的讲解,从制作工艺、包装、检验每一道环节严把质量关,保证了蛋糕的品质,为我们树立在百姓心目中的优质产品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品质提升了,销量上升了,经济效益提高了,丰源蛋糕准备扩建厂房,建立连锁式经营,做大做强企业。但是要扩建厂房、上设备、对员工进行QS知识培训等,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小厂来说谈何容易。“我们对这些一点都不懂,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厂址的选用、厂房设计图、工艺流程图、物流布局以及更衣、洗手和消毒等设施购买、安装,食品安全市场准入知识的了解等,都是质监局派人过来指导的。否则,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丰源负责人说。
“刚投产时,质监局连续一个月派人驻厂,对出厂蛋糕的质量逐一进行检测。一个月的考察期过后,才撤离。”通过各方努力,丰源蛋糕成为忻州市第一个取得QS认证的本土蛋糕厂,并开始向正规化、规模化的路子迈进。
近日,在丰源蛋糕厂记者看到,生产车间敞亮、整洁,人货流通分离,进入车间都必须经过消毒。厂区还设立了产品质量检验室,做到每批出厂的蛋糕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配送也是统一的。
“这个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丰源负责人感叹,“现在实行定点配送,直接由厂家送到店铺或者老百姓手上,避免了二次污染。”
蛋糕“安全”了,老百姓也就放心了,品牌叫响了,丰源蛋糕得利了!如今,新的食品项目也要上马了,忻州质监人又要忙活开了。
一个城市的美丽不在于有多少高楼大厦,而在于它的经济和文化内涵;一个单位的社会形象和工作成就,不在于所处的城市大小,而在于人民群众的评判和对社会的贡献。我们期望着忻州这个古老而美丽的城市,能够以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腾飞,我们也同样期待着忻州市质监局风雨兼程,守护好一方热土的平安与和谐。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望未来,忻州市质监局的跋涉者,一定能够伴随着和谐的春风,朝着“服务、发展、跨越”的方向,奔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