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台制播网络如何应对广电技术发展新需求

2011-06-25 03:30:56周文浩蒉雪良汤丽琴张跃峰
电视技术 2011年22期
关键词:视音频制播工作站

周文浩,蒉雪良,汤丽琴,张跃峰

(海盐县广播电视台,浙江 海盐 314300)

0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部分县级广播电视台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制作、存储、播出一体化全台网,但是大部分县级电视台可能要过几年后才能有足够的资金来实施全台网。如何科学、经济、安全利用台里现有的设备及制播网络,应对广电新技术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如何共享主流的*.avi,*.mpg,*.mov等视音频文件资源,显得尤为重要[1-3]。下面简述一下本台如何实施制播网络改造,应对广电技术发展新需求。

1 具体实施方案

1.1 制播网络的原始架构

海盐县广播电视台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简称非编网络)于2004年搭建完成并投入使用,是中科大洋公司基于Matrox的DigiSuite DTV,LX,MAX卡自主开发的一套全中文非线性编辑系统,配有6台有卡工作站及无卡工作站10多台,软件配置是大洋X-edit后期制作系统、X-cg图文制作包装系统、Dayang Net网管软件以及Newsmanger文稿系统、Autoplay自动播出系统。网络采用双网结构,结合台里的BETACAM SP录像机,主要通过Component/Analog进行素材的双路采集,实现低质素材的编辑到高质素材的输出。制作完成的新闻、专题、广告等节目通过下载到Betacam磁带进行播出。2006年,本台在非编网络的基础上,搭建完成了全数字化的硬盘播出网络系统,该系统以北大方正公司基于Leitch视频服务器的方正“无忧”全数字SDI(音频加嵌,以下简称SDI)播控系统,提供4路上载及审看通道。2个上载通道对应2台非编网络有卡工作站,非编网络中的有卡工作站通过模拟音频Analog加嵌SDI数字视频的方式,上载到硬盘播出服务器进行播出。连接框图如图1所示。另外2个上载通道作为文艺片上载用。硬盘播出系统还提供2台有卡上载机用于文艺片异地上载,再通过迁移服务器传送到视频服务器。非编网络和播出网络相互独立,没有物理链接,只是通过SDI信号相连。非编网络有卡工作站与硬盘播出上载通道连接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非编网络有卡工作站与硬盘播出上载通道连接示意图

1.2 制播网络原始架构的局限性

非编网络提供了编辑手段灵活多变、编辑过程图像质量较少损失、集成度及性价比高、容易实现网络资源共享;数字化的硬盘播出系统从根本上减轻了值机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由放像机机械故障和播控值机人员人为差错引起的劣播事故,提高了电视节目播出的技术质量。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本台制作的自办节目逐渐增多,制播网络慢慢暴露出以下不足:由于两个网络安全级别要求高,实行了严格的访问控制,设置了一定权限及域控功能,禁止用户使用各工作站软驱、光驱和U盘,使用人员不能通过工作站与外部交换数据,完成的新闻、专题等节目只能通过磁带保存,而不能存储为外部文件来保存(比如DVD刻录);由于硬盘播出系统2个上载通道与非编网络有卡工作站一一对应,致使这2个上载通道利用率不高,往往会出现一些非编网络的节目需要上载到硬盘播出系统,却由于别人在使用对应的非编网络有卡站点而不得不等待;由于制播网络安全需要,虽然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制播网络却不能共享互联外网资源,存在好的网络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的尴尬局面。

1.3 制播网络的改造方案

2007年上半年,针对以上局限性,本台制定详细改造方案:整个制播网架构以全数字的SDI信号为基础,按照2个硬盘播出上载通道为一组,并配备3台非编网络有卡工作站、2台配有Decklink-Extreme卡的Macpro工作站,3台带有SDI输入输出的松下AJ-D93录像机、2台带有Decklink-Extreme接口箱的自组编辑PC机、1台厦新V6多格式高清播放器、1台VIKINX16×16数字切换矩阵(以下简称切换矩阵)以及周边数字加嵌、解嵌模块,组成一个非编网络有卡工作站和硬盘播出系统上载通道整合的一个工作区域。按照同样的配备,组成另外一个工作区域。非编网络有卡工作站输出数字SDI(不加嵌音频)和模拟音频Analog信号,通过模拟音频加嵌(AAV-MUX)的方式输入到切换矩阵,切换矩阵输出SDI信号经数字音频解嵌(AV-DMUX)后输入到非编网络有卡工作站,通过SDI(不加嵌音频)、数字音频AES通道进行素材的上载采集;松下AJ-D93录像机和Macpro工作站输出SDI信号到切换矩阵,切换矩阵输出SDI信号回送到录像机和Macpro工作站。台里常用的DVCAM磁带、DVCPRO磁带上的素材可以通过数字录像机上载到非编网络有卡工作站,制作完成的节目可以通过切换矩阵进行硬盘播出系统素材上载及数字DVCPRO带的录制。Macpro工作站安装Final Cut Pro编辑软件,可以直接上载新媒体记录介质P2卡或者蓝光盘,也可以导入转码后的视音频文件,制作完成后的节目可以直接上载到非编网络有卡工作站或者硬盘播出系统。另外,该设备上装有DVD刻录软件D-Studio Pro,可以刻录DVD光盘来保存节目。自组编辑PC机上装有非编软件Premiere Pro,可以导入外来视音频文件,并进行编辑及制作,完成后由DECKLINK卡输出SDI信号到切换矩阵。厦新V6播放器可以播放外来存储介质(U盘、移动硬盘、SD卡、CF卡等)上主流格式的视音频文件、图片,并与DVD播放器经模拟切换矩阵后,输出Component/Analog信号送到模拟的索尼UVW-1800录像机后,通过Component/Analog通道进行非编网络有卡机素材的上载采集。改造后的编播工作区域连接示意图见图2。

1.4 制播网改造后的应用

图2 改造后的编播工作区域连接示意图

制播网络改造后,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可以灵活调度硬盘播出系统上载信号源,4个上载通道保持很高的利用率,硬盘播出系统的2台有卡上载机已停止使用。改造前的本地天气预报节目都是气象站工作人员每天把节目磁带送到台里,然后再上载播出,成本高且非常不方便,现在他们把节目制作成AVI(DVCPRO)格式的视频文件,视频编码为DV(CANPOUS),参数为24.4 Mbit/s,720 ×576,25 f/s,音频编码为 PCM,参数为 1536 kbit/s,48 kHz、16位、2声道PCM,编码好的视频文件存在气象站FTP服务器上,由本台制作人员通过编辑PC机下载,经Premiere Pro编辑制作后,直接上载到硬盘播出服务器。本台的新闻、专题等自办节目以前也是通过磁带与上级台、兄弟台交换,成本高、周期长、效率低,经过这次改造后,非编网络制作完成的节目通过Macpro工作站压缩为MPEG-PS格式的文件,通过互联网络快速传送到各地。对于兄弟台交换的外来节目或者网络上的视音频文件,可以通过厦新播放器或者自组编辑PC机、Macpro工作站上载到非编网络中,进行编辑制作。本县各个镇广电站在条件允许下,新闻报送也逐步从原来的送磁带方式改为网络传送。由于本台没有媒资系统,可以通过磁带或者刻录DVD光盘保存有关的新闻、专题、广告等节目。

2 小结

该改造方案可以作为制播网络与互联外网相连的过渡方案,能够简便、高质量地实现网络资源共享,丰富节目内容。当然,制播网络还是相对独立的内部网络,不会受到外部网络病毒的侵害,安全性高,用于文件交换的Macpro工作站的操作系统Mac OS根本不会受到病毒的侵害,自组编辑PC机单机出现病毒侵害等宕机问题也不会影响上述制播网络的正常运行,只须把备份恢复过来就可以正常运行。互联网上的视音频文件可以通过Format Factory2.0(格式工厂)或者WinAVI video converter9.0(魔影工厂)等工具转换成主流*.avi,*.mpg,*.mov等视音频文件,方便使用。经实践证明,该方案实施3年多来,可靠程度高,经济使用。随着高清时代的到来,2010年台里逐渐添置几台松下P2高清摄像机,把MACPRO工作站上的Decklink-Extreme卡更换成高标清兼容的Decklink Studio卡,就可以进行高清节目的编辑制作。另外,随着制播网络系统运行时间的增长,要加强各备件、备品的准备工作。当然,最终全台还是要建立一个集制作、存储、播出等高标清兼容的一体化网络,更好地适应广电技术发展的新需求。

[1]王玉周.电视台综合制播网络无带化生产的设计和应用[J].电视技术,2011,35(6):36-39.

[2]樊俊,孙亚清.电视台全台网建设实践与探讨[J].电视技术,2011,35(10):39-42.

[3]刘文开,刘远航,刘洪飞,等.有线广播数字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视音频制播工作站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制播模式的创新研究
左权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电脑报(2020年32期)2020-09-06 13:55:22
我国首个超高清视音频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沪启动建设
中国广播(2020年1期)2020-02-20 14:29:35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综艺节目的制播模式新变化研究
新媒体研究(2017年8期)2017-05-28 12:09:40
电视制播网网络安全防范方式探讨
广播电台应急广播制播业务分析
基于内容结构特征的Flash电影视音频特征的提取研究
电视台视音频资料数字化存储
移动式CIP及SIP工作站(可记录型)
机电信息(2014年23期)2014-02-27 15:5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