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
(华中科技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水是城市自然景观要素中最具灵性的动态表现因子,中国很多城市都是濒水而建,从现存的古代都城,或历史文化名城等可以看到正是水体这一特殊的自然景观使得城市风貌特色更为动人。
城市风貌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城市的印象,它包含城市的景观特色、平面空间形态,以及地方历史文化、传统与风格等方面。而城市滨水区可以增强城市的可识别性,形成某种风格为基调的“特色区”,使城市形象拓展为多维的景观画卷,为城市风貌提供个性化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全国各地把滨水空间作为塑造城市特色重要的手段。如何将历史文脉加以运用并与滨水景观设计相结合来体现一个城市滨水景观所反映的城市风貌成了关注的焦点。因此应该了解滨水景观文脉元素的特点和运用,从而根据地域文化的定位来更好的诠释整个设计。
文脉即文化的脉络,为文化上的承启关系。城市作为人类社会实践以及历史发展的产物,不同的社会生产条件和文化观念形成不同的城市风貌,不同的内涵气质。往往渗透于城市各个部分,这种充斥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和美感的环境通常能与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城市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使得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都会有其特有的形式和风格,这种特有的形式和风格也就形成了其独特的城市形象。所以对于滨水景观设计的探讨就应该需要以其文化脉络为根本出发点。
城市风貌与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是相辅相成的。城市滨水区往往具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元素,是展现城市魅力的窗口。而目前滨水景观建设的理论研究,多半停留在功能或形式层面上,城市规划的手法过多地倚重于西方的体系,从而忽视传统文化的发掘和继承,在城市滨水景观的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城市格局形成的历史和环境的关系,使得设计作品往往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和从众性。
目前,在国内诸多城市的建设中,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指导以及设计主题不明确,决策者不是吸收国外城市滨水景观建设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地设计城市景观,而是直接照搬国外设计的手法甚至整体布局和开发模式。单纯地追求所谓的时尚和现代化,而忽视了地域特色。其特点表现为,目标单一,手法单调,形式千篇一律,城市景观大同小异,缺少本地特色的展现,将现代化与城市地域风貌对立,结果造成城市的可识别性消失殆尽。
城市滨水景观建设是城市综合实力发展的体现,也是为城市发展服务的,因而城市滨水景观的建设一定要适应于城市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水平。
从城市滨水区域的建设角度来说,城市滨水景观具有以下5点要素:生态要素、景观空间要素、交通要素、历史和文脉要素。而生态要素、景观空间要素、交通要素可以归纳为功能性要素,都是从人的外部环境为出发点,满足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亲水性的游览而必须考虑的要素。历史和文脉要素则是对人文内涵以及风土人情的把握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它侧重于反映城市居民生活的文化背景以及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从精神上满足于人们的视觉和心理的享受,并兼具对地域文化形成展示,对历史的脉络进行传承的任务。由此决定了滨水环境的塑造既要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平衡基础上的特点鲜明和功能完善的滨水景观,又应体现对地域文化特色的继承和发扬,保持城市文化的连续性和地域性。
4.1.1 对地域文化的挖掘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各种景观都有其本身的地域性,即便在同一个地区或城市的不同地段的景观也有其特有的区域属性,这种属性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滨水景观设计不能仅限于功能的改造和外观的修整,还应该从精神、文化内涵入手。在形式上追本溯源,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挖掘地方以及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并将其符号化,应用于设计之中。这个过程实质上也是挖掘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的根源,所以把握了历史文脉也就把握住了城市滨水空间的根源之所在。
4.1.2 对地域文化的理解
文化是载体和底蕴,设计师不仅要发掘地域文化,还要去理解地域文化,体验当地的文化背景。在设计过程中,要始终把握地域文化这条线索,因为它是设计方案从构思到形成的主线。如果忽略了对地域文化的理解,往往会导致设计思维的局限性和狭隘性,使方案仅停留在功能和形式感的层面上,给人以东拼西凑的生硬感以及似曾相识的雷同感。
4.2.1 对历史文化的探寻
历史的车轮滚滚不息,虽然一去不返,但纵观人类的历史文化进程,那些铭刻着历史烙印的非物质文化元素犹然存在,并且往往充当着历史再现的媒介。而滨水景观由于其空间的开放性和多维度特点,其在体现历史文化元素的精神感召力和视觉冲击是其他景观无法比拟的。所以对历史文化元素的探寻是体现历史背景最基本最直接的方法。其中包括对当地的文化传统、历史重大事件、历史名人以及民族生活方式、行为等。既是文脉,必有其源头,在设计中要做的就是要把握这个源头,才能更好的展现城市和地域的风貌特色。所以对于历史文化的探寻已不仅仅属于文物或历史文化的保护的需要,更应当成为设计创作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4.2.2 对历史文化的发展
在城市滨水景观的建设中采用历史文化元素并非只是单纯的复古,而是要继承并发展。因为历史是不断延续和前进的,这就意味着历史是不断发展的,而发展就必须有创新才能延续。这就要求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同时,还应当将现代人的文化观念与审美情趣与之结合,在不断总结现代文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滨水景观建设理论,并且通过滨水空间文化的发展,设计出符合时代特色的滨水景观。
长葛市隶属河南省许昌市,位于豫中平原腹地,南邻三国时期魏都许昌,北接省会郑州,东观汴京开封,西望古都洛阳。古时即为驿道、漕运必经之地,商贾云集之所。是与神农氏和伏羲氏齐名的葛天氏故里,其独特的人文风景资源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长葛的人文资源,包括人文文化、史前文化和传统文化。清潩河是塑造城市精神的重要载体,其作为清潩河市未来的景观中轴线,在体现城市个性风貌方面负有重要的使命。
由于识别性不强,文化遗址、历史构筑物正在渐渐隐没。没有根据自身的地形地貌空间特色进行良好定位,没有充分挖掘人文景观特色并且形成有别于其它地区的个性。现状游园缺乏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吸引力的景区与景点。部分地带的亲水性特点不突出,河地带开放空间连续性系统性差。滨河轮廓线低平单一,无组织,难以体现良好的城市风貌。
在设计中采用《清明上河图》的文化意蕴将清潩河景观带其按序列将其定位为“城”、“庄”、“林”、“野”4种景观特色来表现(图1),且分别承担居住、商贸、游憩、农耕、体育等综合功能。清潩河以历史画卷《清明上河图》的“神韵”——呈现了田野、汴河、街市的空间时序为载体,将长葛两千多年历史文明精彩地展现。除此以外,还以清潩河两岸空间为主轴,以反映葛天历史人文的主题公园进行串联,通过葛天文化园、钟繇文化园、曹魏风情园、墨林广场等再现长葛的历史文明,透过中国传统园林掩映、透、穿、虚实相应的技巧,使临河展现不同的意境。
图1 清潩河景观设计总平面
5.3.1 “城”景观风貌区
“城”景观风貌区作为清潩河景观带的开端,将与《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空间相对应,因此“城”景观风貌区是从建设路至钟繇大道区段,展现城市发展宏图、反映长葛现代都市形象的景观区,可以说,“城”景观风貌区是《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虹桥以前城区的文化的历史缩影。其景观特色主要以“文化体验”为主,以体验葛邑古城绿水意趣的葛天文化园、时代广场等要素为设计基础,抓住传统文化底蕴的精髓,打造“探寻文化渊源,解读今日葛天”的主题,在空间营造上,充分保护和发掘地方历史文化要素以挖掘长葛历史文化为灵魂,文化与休闲互为载体、连锁发展(图2)。
图2 “城”景观风貌区平面
5.3.2 “庄”景观风貌区
“庄”景观风貌地段创作手法选用历史名人,传统礼仪,生活习俗,民间艺术,常用的生活特有用具,加上特定的时令气节内容的展示来实现。通过对于当地民俗特色文化从发掘到元素的提炼,取其精华将其重新构成,再到抽象图案化,最后融入设计当中。例如设计当中运用到的乐文化,包括古典乐器缶,民间乐器鼓,以及河南豫剧的脸谱都涉及其中;古典文化中传统吉祥图案的玄鸟图腾以及民间艺术中的灯笼和剪纸,皮影,在设计中都有一一体现。同时整合现状居住用地,规划寻礼园、古乐园、祭典园、凌波巷、民俗博物馆等主题公园,周围适宜休闲旅游设施,打造“体验民俗特色,聚焦地方风情”,使人们在享受现代城市文明的同时能感受到民俗风情的亲切气息。创造出集地方特色、传统风俗和现代都市于一体的城市形象,增强长葛市民的认同感(图3)。
图3 “庄”景观风貌区平面
5.3.3 “林”景观风貌区
其景观特色主要以“康乐休闲”为主,以清潩河自然生态河岸线、城市水源保护地段等特点为设计基础。其文化特色设计以钟繇文化为主题。其中墨林广场是本片区唯一一个一级景点,主题元素来源于钟繇文化,钟繇书法千古雄笔,气压群芳。而这里就提取一些书法的元素力图表现出自然性和古朴性(图4、图5)。
图4 “林”景观风貌区平面
图5 墨林广场效果
5.3.4 “野”景观风貌区
其景观特色主要以“生态观光”为主,以游船码头、曹魏风情园、荷塘月色广场等为设计基础。曹魏风情园是片区“野”中的一级节点景观,原因有两点,其一,该区有一关庄,经实地调查证实为关羽后裔,修建之有利于加强该地区的氏族自豪感,缅怀英雄之后,提升该区的区位价值。其二,该区紧临许昌,许昌为曹操当年都城,此地及需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之上挖掘和开发曹魏文化。建设融知识性、教育性、娱乐性为一体生态培育区,缓冲城市硬质景观的压力,突出文化作为城市新区发展的灵魂,以史为镜,展现长葛新区发展的宏图(图6)。
图6 “野”景观风貌区平面
综合前文对国内滨水景观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分析和滨水景观中如何把握文脉元素的论述,以及结合实际项目的应用,可以得出,在滨水景观设计中充分发掘城市与水的文化内涵,探寻并开发滨水区的空间优势是滨水景观设计的重点把握对象。通过文脉元素的运用,将有利于景观设计提升至一个更高的层面,使人们能更好地从滨水景观中感受到城市的文化环境、自然环境以及人文风貌的综合印象。所以对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不能仅限于改造形象,解决所谓的“穿衣戴帽”的表面问题以及治理污染防范灾害,应该将其视为一个创作的过程。而历史人文内涵是体现一个城市滨水景观创作的风格之所在,并能反映一个城市的整体风貌,因此在滨水景观的设计中,应该通过文脉元素在设计中的运用使这种城市的整体风貌和意象延续下去。
[1]束晨阳.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模式探析[J].中国园林,1999(4):20~21.
[2]马军山.城市滨河区环境规划设计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0.
[3]凯文· 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4]韩 毅.滨河带状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探索[J].景观中国,2004(4):71~72.
[5]俞孔坚,张 蕾,刘玉杰.城市滨水区多目标景观设计途径探索-浙江省慈溪市三灶江滨河景观设计[J].中国园林,2004(5):28~32.
[6]邵 靖.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意象元素[J].苏州大学学报,2004(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