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设置“文化”天花板

2011-06-20 01:53张皓凡
现代企业文化·综合版 2011年5期
关键词:天花板文化

张皓凡

总部决策,本地化执行,这是现代跨国企业的基本管控方式。它保证了公司统一意志的垂直传达,以形成一体化的企业文化和管理规则,是一种在全球化背景下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的基本模式。在整个的全球化进程中,有关“整体性”和“个性化”,即“Globalization”和 “Localization”的矛盾对立统一的探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在集权和分权的困惑中,各个企业都在做出自己的调整,但总的趋势仍然是集权大过分权,本地分支机构的执行化角色始终都没有大的改变。这就决定了本地招募的员工在定位上就是执行层,而不是决策层。

我们都知道,微软中国公司上面有大中华区,大中华区上面有亚太区,然后才是美国总部,就算是总部,也还有副总裁、高级副总裁、执行副总裁和首席执行官等各个级别。如果说鲍尔默是总司令的话,那么微软中国总经理的角色也就是个连长,或者是个营长,而李开复的微软全球副总裁大致相当于一个师长或是旅长吧。至于总经理之下的副总、总监和高级经理们,执行者的功能就更显露无疑了,很少有本土人士能够真正进入跨国公司的核心圈,“天花板”的局限是非常明显的。

外企权力规则

东方人很少能够真正理解西方世界的政治游戏规则,就像西方社会也很难把握中国政治体系的运作脉搏,彼此都是“雾里看花”,略知皮毛。同样,跨国公司的权力更迭、各方博弈和战略决策过程也自有其本身的规律,而这种规律是根植于各自的政治文化土壤的。在十七世纪英国开启君主立宪时期 ,国王的权杖就在一个象征性的仪式中被锁进了黑柜,从此国家行政权力转移到议院和内阁手中,这样的过程在东方的政治家们看来,永远是无法理解的。那么本土的管理者们,在不了解这种游戏规则的情况下,又如何能够真正地参与进去呢?

在阴谋论者看来,公司的权力运作和人事更迭永远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其实这当中的实质无论在什么文化背景下,或者在什么年代都不曾改变过,那就是利益的格局、分配、博弈和妥协。只不过作为中国本土管理者,我们很难洞彻那样的规则,从而也就无法成为其中的参与者。这就像看中国艺术家们演绎的“哈姆雷特”,总会觉得有那么一点不伦不类。

在跨国企业的高层战略决策过程中,很多的潜台词和潜规则其实都是基于文化层面的,相互之间的默契和信任也是在相通文化背景和价值体系下建立的。本土成长起来的员工也许语言能力能达到母语的水平,但文化的积淀却是很难通过学习来完成的。因此我们看到很多全球化企业在中国的高层首选是台湾、香港或新加坡的华人,其次是有过多年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的大陆人,这并非是因为他们的语言能力有多好,而是因为他们更了解西方的文化和游戏规则。

文化的俯视感

贸然谈到文化的俯视感,可能有很多人并不认同这种说法。但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我们自己对于日本和韩国在文化上的优越感。当韩国人嚷嚷着要就端午节和中医等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除了愤青们的口诛笔伐,还有很多的国人都会在心里轻蔑地一笑了之,认为这一定是脑袋进水了,韩国人在此的小国心态显露无疑。去过日本的朋友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他们的建筑风格和文字,都会让我们有那么熟悉的感觉,在会心一笑的同时,文化的优越感油然而生。诚然,无论日本和韩国承认与否,他们的文化或多或少地受到我们的影响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在文化上也总会有那么一点对他们的俯视感。同样,西方人有文化上的良好感觉也就可以理解了,毕竟我们可以随便看看周围的生活,小到电灯、马桶,大到电脑、汽车、飞机,哪一样不是源自于西方的科技成果,好莱坞的影视作品铺天盖地,英语培训遍地开花,乃至于整个社会的经济体系和某些政治体制,也都是在模仿西方成果的基础上加入了中国特色。我想,任何一个来到中国的西方人,随处都会发出“会心一笑”,如果没有文化的俯视感,那才是怪事。

在这样的心态中,跨国公司在战略决策的层面上,自有他们的傲慢,对于本土管理者的指手画脚,哪怕有些是非常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他们也就很少能听得进去。你可以说,但他们未必听,这也是“天花板”的一种表现形式。于是我们看到一种现象,在外企中的女性干的时间越长,会更倾向于刚烈和有点嚣张,而男性们在经过多轮的汰换,做到中高层的至少在外表上都会越来越不温不火,越来越不那么霸气了,这可能是女性在职场中的性别弱势反而成就了她们在执行层角色中的义无反顾了。

这让人想起了钱钟书在《围城》中的描写:父亲捻着胡子笑道:“鸿渐,这道理你娘不会懂了——女人念了几句书最难驾驭。男人非比她高一层,不能和她平等匹配。”

这里引用这样一段话,并没有诋毁知识女性的意思,毕竟这是那个年代的观念。只是我们可以看出,国人对于洋人和洋文化,多少还是有点仰视的。

国际化经验

中国的企业开始大规模拓展海外市场,应该是近几年的事情,本土管理精英如杨元庆,除了刻苦攻读英语,更惨遭一年至少飞行数十万公里的荼毒,最后干脆把家都搬到美国去了。由此可以看出,国际化经验的获得,实在是一件成本非常高的事情。应该说,随着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有着国际化视角和国际化经验的管理人才,但这不是旦夕之功。至少在目前,具备如此成色的人才是寥寥无几,所以“天花板”的形成除了客观原因,本土人才的经验和能力瓶颈也是不容忽视的。

当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进入国际市场,人才的回流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毕竟中国企业对于中国管理精英是没有所谓的“天花板”的,到那时,“外企天花板”也许就更接近于是一个伪命题了。

当越来越多的“华为美国”、“海尔中东”们出现在世界各地时,我想我们就应该来探讨一下对于外籍人士的“中企天花板”了。

猜你喜欢
天花板文化
值日“天花板”
敲碎天花板之后 广汽埃安AION LX Plus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职务纵有“天花板”,干事也没有
Talking Gibberish胡搅蛮缠
延期
没有“天花板”的产业 如何“玩着”把钱挣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