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现象暗含管理之道

2011-06-20 01:53周子云
现代企业文化·综合版 2011年5期
关键词:专座乘务员上车

周子云

管理之道,必须通过不断思考,才能永葆青春,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万物之理相通,在此,笔者把人们乘公交车时发生的各种现象与企业管理中发生的类似现象做个比较,通过比较来探讨企业管理之道。

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公交车。终于,公交车来了,车门一开,人们蜂拥而上。慢慢地车里塞满了人,但还有很多人没有上车。车下的人开始大声喊:“请大家往里挤一下!”车上的人也开始喊:“别挤了,没地方了,等下一辆车吧!”就这样,车下的人想上去,希望车上的人挤一挤;车上的人希望车下的人等下一辆车。奇怪的是,车下的人一旦变成车上的人,心态就会瞬间扭转,希望别人不要再往车上挤,等下一辆车。这时,司乘人员就出面开始调节,大声喊:“里面还有空呢,往里挤一下,大家都上班赶时间,多走一个是一个!”就这样,又有一部分人上了车,装满了乘客的车慢慢地走了。没有上车的人气愤地小声骂几声,还得无奈地继续等下一辆车。

“唯我主义”的单向思维方式是人自私性的表现,这种思维方式很容易成为企业发展的阻碍。企业的唯我主义会表现为缺乏分享意识,不能与员工共享发展成果;员工的唯我主义会表现为只顾眼前利益,不能与企业共命运同发展。

要想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管理应将企业利益与员工的个人利益挂钩,无论是一线部门还是职能部门,员工的薪资都会受到企业效益的影响。这样,企业员工才能坚持整体利益导向,超越个人利益的局限,才能在工作中统一目标,为企业发展团结协作。

公交车进站,乘客蜂拥而上,你是否注意谁能最快进入公交车?可能是离门口最近的人,或者是朝公交车门口直冲而去的人。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在挤公交的过程中,门口两侧的人才是最快挤上公交的。现实观察发现,直面公交车门的人往往冲劲十足,势在必得;紧贴公交车两侧的人往往显示出沉着冷静。然而两侧的人却总能灵活地将身体嵌入车门,将直接面对公交车门的人挤开,然后顺势而上,毫不费力地乘上公交车。 在管理工作中也是如此,看似正确的事情也许是错误的,看似不起眼的事情可能影响很大,看似正规的事情可能其中暗藏着“猫腻”,看似低效的方式却可能产生更高的效益。进行企业管理时,不能执着于表面现象,一定要认真观察、仔细琢磨、从善如流、综合决策,进而寻求最有效的工作方式与管理手段。在对员工的考评中,一定要以创造的实际效益为标准,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效益是检验企业的最好标准,工作成果是检验员工的最佳标准。

乘公交车时,公交车座位已满,人们便会站在过道里。过道里站的人多了,我们就会发现一个现象,上下车门口非常拥挤,而过道中间或者后端则会比较松。我们总能听到乘务员充满指责的喊声:“往里走,往里走,后面还松着呢!”我们不禁要问,门口的人为什么不主动往中间或后端移动一下呢?面对他人困境,他们选择沉默,面对乘务员的强烈指责,他们也不认为是针对自己而言的。

执行力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怎么提高企业的执行力呢?从以上所描述的现象中,我们能够得到三点启示:一是面对困难要行动,不行动就得不到想要的结果,达不成目标。正如门口的乘客,如果总是挤在一起,选择不移动,则会一直处于拥挤状态;二是要树立协作的精神与意识,面对他人困境,要积极协作解决,从而达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发展中,这一点很突出,部门的沟通与协作的紧密程度往往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正如宽松空间的乘客,更应该考虑到大多数人的利益;三是工作中要责任到人,不要将责任与指令落到众人的头上。社会心理学解释,将指令下达给众人就会稀释了责任,面对失败每个人都认为自己不应该承担责任。正如乘务员的喊声,每一个人都会认为这与自己无关。如果将责任落实到特定的个人,责任人就会迅速行动,以避免失败的惩罚。

公交车到站,上者上,下者下。乘务员开始喊:“请前门上车,后门下车。”在大部分人能够遵守这一规则的同时,还是有人抢着从后门上车,或者从前门下车。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司机在车辆进站后,先只开启后门,乘客下车完毕后,乘务员开始催促前门的乘客往车后移动。然后司机再开启前门,乘客从前门上车,如此便避免了后门上车的现象。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管理制度界定了员工的行为,它的权威来源于对员工利益的影响。如果制度不被执行,一定是因为违反者没有因此而受到惩罚,反而从违反制度的行为中获得了现实的利益。要想企业管理制度被坚定地执行,可以从以下三点考虑:一、制度必须合理,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企业与员工的发展;二、有制度就必须配套奖优惩劣措施,保证能影响到违反者的切身利益;三、制度执行必须被监督,并同样配套奖优惩劣的措施,保证能影响到制度执行者的切身利益。

每辆公交车都有乘务员专座,“乘务员专座”虽然经历着网络的热烈讨论,然而这却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关怀。乘务员本职工作是服务于乘客,而对于公交公司来说,乘务员是一名员工,公司有责任和义务来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

在我们热烈倡导顾客第一、顾客就是上帝的时候,美国西南航空创造的“员工第一”“顾客是可以被拒绝的”等管理原则以及这些创新所带来的巨额利益却不得不让我们对这些过去一直被提倡的管理原则进行反思。管理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员工?在公交车上,我们就可以得到答案。“乘务员专座”使乘务员不再暴躁,不再埋怨、讽刺、挖苦乘客,而是变得和蔼、热情,面带微笑,对乘客问题不厌其烦地解答。虽然有一些人对乘务员专座并不认同,但乘务员与乘客的关系却有所改善,创造出更加和谐的乘车环境。

综上,通过对乘公交现象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些管理经验:将企业的利益与员工的个人利益挂钩,以员工创造的实际效益为评价员工的标准,提高企业的执行力,强化企业制度的权威,更好地服务员工。“世事洞明皆学问”,学问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每一个细节,只要留心观察,每时每刻都会得到提高和成长。

在管理工作中也是如此,看似正确的事情也许是错误的,看似不起眼的事情可能影响很大,看似正规的事情可能其中暗藏着“猫腻”,看似低效的方式却可能产生更高的效益。

责任编辑:玉茗 mdn801@126.com

猜你喜欢
专座乘务员上车
无视
刚需看过来!首期14万起!广州这个上车盘,你怎么看?
光影视界
法国电影资料馆举办贾樟柯作品回顾展
逃票记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防晕车
让“爱心”专座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