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延庆
任何原因都不应成为战略雷同化的理由。将企业生存发展之大计系于雷同化战略上,本身是十分危险的。就像大家都做同一个梦,都干同一件事是非常可怕的一样。
毋容置疑,每一次市场调控都会导致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企业战略方向和战略行为的调整。通常情况下,保持企业发展战略的延续性和动态性是必要的——延续性是着眼于中长期市场趋势的确定性以及企业品牌、文化等 “血脉”需要传承,动态性是为了因应市场环境和内部资源、能力的变化。
但是,当市场变化已经成为常态时——事实上,调控从来就没有间断过——虽然进行战略调整很必要,但如何规避战略雷同化,防止战略“撞车”,是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因为常识告诉我们,当大家都准备驶离快车道或同时变道时,最容易发生相撞事故。最现实的例子就是商业地产。如果大家都想进入商业地产领域,要不了多久,这个市场就会成为“百慕大”。
战略雷同化顽疾
有几个热点问题值得大家冷静思考。万科2010年前三个季度实现销售额692亿元,创下了同期业绩历史最高位,而且有较大可能实现全年950亿的销售目标。相信有不少把万科视为标杆的企业会为之振奋。但不知道这些企业是否意识到,万科能有如此骄人的业绩主要得益于两点:一是有标准化、可复制的产品;二是注重整体规模效益,不过高追求单个项目的利润率,而绝大多数万科的拥趸们在短时间内还很难做到这两点。最为值得警醒的是,万科这种“买地—卖房—再买地—再卖房”的开发模式实属越做越累的一种模式——为了业绩增长,今年完成40个项目,就要再拿50个项目;明年完成50个项目,就要再拿60个项目……而且这种模式需建立在市场没有大波动的前提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万达的开发模式却是越做越轻松:现金流滚资产,资产越来越大,现金流越来越有保障。不出意外的话,2011年万达的销售额可能会实现1000亿元。或许是意识到了两种模式所引致的企业发展境界不同,万科今年也开始进入商业地产了。
这是因为商业地产开发具有越做越轻松的特点,再加上人所共知的益处,例如可以抵押、转让、作为资产装入上市公司,再加上策划顾问机构的“煽风点火”,今年的房地产市场可谓是商业地产年。
不知道新介入商业地产的企业是如何测算的,根据兰德咨询对商业物业的投资价值测算,我们发现商业地产存在诸多隐忧:按照现在市场上商业物业的租售比,除非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以及部分二线城市,绝大多数二三线城市的商业物业需要一、二十年才能收回投资。再考虑到还要每隔几年进行必要的硬件升级,剔除掉不菲的管理顾问费,回报期就更长了。近期,我们先后测算了西安、合肥两家企业综合体项目的投资收益情况,结果很不乐观。
散卖后放任业主或使用者自营的方式早已证明是失败之举(潘石屹的项目就是典型例子),而且散卖本身已经不是持有经营的概念了。整体租给沃尔玛、家乐福?据其内部人士透露,全国有成千上万家开发企业找他们!即便是租给他们,你能接受超低的租金吗?目前看来,商业物业的成功经营必须建立在企业有自营商业体系的基础上,再辅以紧密的商家联盟。作为商业物业开发成功标杆的万达,其实也是在走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后,才有了万千百货这个自营品牌。没有自营的连锁商业体系,如何支撑商业物业经营?
我们更应该注意到,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再加上出行难、停车难,网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了,这就相应降低了对商业物业的需求。据说,LV、卡地亚等一线品牌也不得不开始接受网购。这种逆转的趋势虽然不会很快成为主流,但无视这种趋势显然是缺乏前瞻性的战略思维。
除非企业现金流充裕,未来几年内可以成功上市(将商业资产装入上市公司相对于一次性销售给股东),否则还是谨慎介入商业地产为好。非意愿地持有一些商业物业,可能会成为企业的滑铁卢。
最近,美国有一位著名经济学家告诫我们说,如果中国房地产市场不进行结构性调整,很有可能引发中国的金融危机,而危机的起爆点就是商业物业。
那么总结起来,导致战略雷同化的原因有三:第一,大家处于同一个市场环境中。房地产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总离不开一个基本的前提——在这个市场上,有8万家具有法人主体资格的房地产企业。按照46.6%城市化率和6.2亿城镇人口计算,平均7750个城镇人口或2000多个城镇家庭就分摊一个房地产开发企业。如此庞大的市场群体处于同一市场环境中,行为趋同是难免的。第二,大家都用同一套战略理论(如竞争战略、蓝海战略、平衡计分卡等)。用同样的分析工具(如SWOT分析、波特模型等),甚至战略制定者出自同一咨询机构或同一师门。第三,企业遇到的问题以及想到的破题方案具有相似性,问题无非是资金问题、人力资源问题、管理问题等,所采取的战略无非是资本运营战略、产品战略、品牌战略、资源整合战略等。
但是任何原因都不应成为战略雷同化的理由。将企业生存发展之大计系于雷同化战略上,本身是十分危险的。就像大家都做同一个梦,都干同一件事是非常可怕的一样。
把握规律:要优雅,不要拧巴
大多时候,企业都会经历多项目同时开发阶段,此时企业一定要做好平衡和组合工作。所谓平衡,就是要协调好不同项目的比例:一是长线项目和短线项目的比例;二是本地项目和异地项目的比例;三是销售项目和持有性项目的比例。所谓组合,就是要匹配好不同项目的现金流,既要有长线、高利润项目,也要有短线、以供应现金流为主的项目。
现今还有很多企业没有意识到项目组合的重要性。例如有的企业只做短平快项目,结果是虽然越做越多,但也越来越累;有的企业抓住一个项目,就要利润最大化,结果是开发销售周期太长,反而平均年利率很少。
中型房地产企业最好对两类项目进行组合,我们称之为MN组合模式:M是指长线、大盘项目,如一二三级联动项目,开发周期可能5—10年,前提需要大量投入,但随着地价和房价的上涨,项目利润十分可观;N是指以贡献现金流为主的短平快项目,即获得熟地后,开发畅销产品(未必是领先的创新产品),2—4年就能结案的项目。至于两类项目的具体数量,要根据企业资源和能力状况而定。例如,M类项目有一两个,N类项目有五六个,要能够支撑M类项目的前期投入。如果N类项目属于标准化产品线,能够实现复制、连锁开发,就更好了。据测算,标准化开发至少可以缩短10%的开发周期,开发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会大幅度下降,项目净利率会提高5%左右。
目前,一线企业大都有成熟的产品线,项目组合方式也比较合理。例如,万科有比较成熟的四个标准化产品线,另外还有一些特色、创新项目。绿城的产品线更是做到了全业态覆盖,在开发销售短线项目的同时,也开发、持有了大量的酒店、写字楼物业。万达有两条产品线:一类是第三代商业物业项目;一类是高档住区项目。这些企业的项目组合方式具有共同的特点:多条标准化产品线+多个试点性创新项目。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好多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节奏总是很拧巴——地价高的时候买地,市场调控的时候卖房——总是与市场波动周期相悖,所以很累,很痛苦。
如何在逆市下破局,把握、运用好市场反周期规律是关键。众所周知,与资本市场类似,房地产市场也具有较明显的周期波动规律。在正常周期规律下,企业拿地、售房的节奏都是“随波逐流”,显然难以取得超预期的高利润率,除非是操盘能力及成本控制能力超过竞争者。但如果运用好反周期规律,就可能很容易实现。
在经济学中,反周期(Counter-Cyclical)是指经济周期中产出、收入和就业等经济变量与经济波动状况成相反方向的变动,表现为这些变量在衰退中上升而在复苏中下降。货币政策基本就是反周期调节政策。简单地说,房地产企业运用反周期规律就是要“逆市场风向行事”,也就是企业的战略行为要与市场波动规律相呼应,尽可能地做到逆市拿地,旺市买房。
房地产开发的至高境界其实就是把握好两个节奏:一是企业发展的节奏;二是项目开发销售的节奏。前者属于战略行为,要运用好反周期规律,反映的是企业市场把控能力。后者属于操盘行为,反映的是企业操盘能力。
实践证明,能否运用好反周期规律,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竞争优势及发展潜力。中海地产就是一家擅长运用反周期规律的标杆企业。凭借在香港房地产市场中近二十年的历练(1992年8月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在内地房地产市场上,中海地产公司除了具有超过一般企业的工程管理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外,更是具有其他企业难以企及的反周期能力。突出表现在,其几次拿地高峰都基本与企业战略规划相吻合,并规避了地价高企的时期。相反,在同一市场时期,万科却多次“踏空”:先是对市场判断有误,抛出了“拐点论”,错失了市场销售良机;接着是悲观地放大了金融危机的影响,错失了2008年三季度的拿地最佳时机;随后又减少了2009年的开竣工计划,以至于到下半年的销售高峰时,几乎无货可卖。
在政府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市场调控力度的大势下,运用反周期规律,尽可能地做到逆市拿地、旺市卖房,无疑是在逆市中拓展企业战略发展空间、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行为,也必能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正如股市不好时,也有能赚钱的股票一样,在市场有较大波动时,同样也有表现良好的企业。在研究、制定新的发展规划时,有些企业想得过于简单,将主要领导人的构想和会议精神当作战略了;而有的企业又想得过于复杂,所制订的战略规划有厚厚一大本。其实战略规划没必要多么复杂,关键是要正确。当然,在危机面前,保持冷静、平和的心态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