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丽巍,夏艳萍,方玉美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病,常造成截瘫或四肢瘫,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站立及行走能力丧失,生活质量明显下降[1]。据估计,世界范围内脊髓损伤年发病率为15~20万,目前约有250万慢性脊髓损伤患者[2]。
由于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障碍,长期以来人们对脊髓损伤一直抱有悲观态度。近年来随着脊柱脊髓损伤后药物治疗、外科治疗与康复治疗的进展,人们看到新的曙光。在新的世纪,截瘫患者不仅可能站起来,而且可望实现真正意义上“正常人”的生活。如何让患者拥有健康的心态去迎接康复训练,这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脊髓损伤患者在面对身体的突然变化时通常急于恢复到受伤前的状态,会出现盲目、焦虑、悲观心理。对所患疾病知识的缺乏和对未来身体健康状况的担忧是造成此种心理的原因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需要将疾病基本知识,生活自理能力和所需要的技巧以及如何进行康复训练教给患者,使患者以坚强的毅力、乐观的情绪,积极主动地面对疾病,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康复,争取能回归家庭,融入社会。
1.1 临床资料 2008年5月~8月在北京博爱医院接受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5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5例;年龄22~70岁;颈段脊髓损伤23例,胸腰段27例;病程3个月~2年。将50例脊髓损伤患者分成两组:①常规康复护理指导组(A组,n=25):其中男性22例,女性3例;年龄22~50岁,平均(36.12±9.18)岁;病程3个月~2年;颈段脊髓损伤12例,胸腰段13例;完全性损伤10例,不完全性损伤15例。②个体化康复护理指导组(B组,n=25):其中男性23例,女性2例;年龄22~70岁,平均(36.40±11.37)岁;病程3个月~2年;颈段脊髓损伤11例,胸腰段14例;完全性损伤14例,不完全性损伤11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损伤节段、损伤性质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1.2 干预方法
1.2.1 常规康复护理指导 ①脊髓损伤的基本知识:脊髓损伤的原因及表现;②脊髓损伤不同损伤程度的康复目标及训练方法;③压疮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④泌尿系统的自我管理;⑤体位性低血压的预防及处理;植物神经紊乱的预防处理;⑥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处理;异何骨化的预防处理;⑦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及各种肢具使用;⑧脊髓损伤患者存在的安全问题及终生的自我健康管理;⑨性功能的康复[4]。
1.2.2 个体化康复护理指导 ①对患者进行康复调查,评价患者需要了解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每个患者不同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指导;②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指导的同时要对患者家属、陪护人员进行个体化指导,消除患者及家属心中的疑惑和消极因素。③为患者制定康复目标,激励患者康复信心;④实例教育:护士针对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状态,及时启发,诱导患者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介绍好转患者的康复病例,让患者与康复效果好转的患者见面,让他们直接交流,进行直面教育,增加信息交流,使他们看到康复的重要性[5]。
担任个体化康复护理指导工作的为特定的康复护士,对患者的详细情况有很深的了解,与患者之间的关系相处融洽,并取得患者的信任。经过脊髓损伤方面专业知识的培训,参加脊髓损伤外科康复护理工作,具有较好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并具有较好的专业素质。
A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指导,B组在常规康复护理指导的基础上,另行个体化康复护理指导。
每周进行1次康复评价,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干预内容。观察时间为2个月。
1.3 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的康复知识可分为3个部分:疾病的基础知识: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训练方面的知识:如何进行关节训练、肌力训练、呼吸训练;康复目标的实现:将来躯体功能恢复程度的和以后自理能力的程度。
1.4 评定方法 干预前及2个月后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积极性评分。
1.4.1 评分内容 包括责任护士和患者陪护人员分别对患者的康复治疗配合程度和治疗积极程度打分。①患者治疗配合程度评分主要依据住院期间护理主动配合程度;②在出现并发症后有无抵触情绪;③治疗积极程度评分主要依据康复治疗期间有无放弃康复治疗的举动;④有无积极要求康复治疗的举动;⑤对于亲属的鼓励有无积极的回应[7]。
1.4.2 评分方法 责任护士评分项目为以上5项,每一项目为0~10分,满分50分;陪护人员评分项目同样为以上5项,每一项目为0~10分,满分50分。两部分评分相加为最后得分,满分为100分。
1.4.3 评分结果分析 根据分数的高低评价患者的康复积极性,分数越低代表患者的康复积极性越低,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康复积极性越高。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所得数据用(±s)表示,采用t检验。
两组干预前康复治疗积极性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A组康复治疗积极性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康复治疗积极性评分显著提高(P<0.01),且B组优于A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康复治疗积极性评分结果
表2 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知识需求调查结果
近年来,个体化护理在护理工作中普遍应用,在一些疾病的护理研究中看到了个体化护理的快速发展。例如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8]、个体化护理提高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命质量的研究[9]。同时在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中个体化康复护理科研也取得了新的进展,例如个体化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康复的影响[10]。
在个体化护理发展中心理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一些研究着眼于脊髓损伤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解决这些心理问题所采取的方法。例如:心理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焦虑的影响[5]以及促进截瘫患者不良情绪转化的相关因素分析[6]。为了加强对脊髓损伤患者个体化康复护理及心理护理方面的研究,从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转换了角度,提出了新的想法,从怎样的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基础上提高患者康复的积极去分析,来达到改善患者现状的目的。
在本研究得出结论之前并不知道个体化康复护理指导的具体效果,所以对这50例患者统一进行常规康复护理指导和康复知识需求问卷调查,而只对干预组B组采取个体化康复护理指导。这样的实验研究符合医学伦理的标准,同时我们取得了患者的同意。
我们实施的个体化指导与常规指导的不同之处在于:常规的康复护理指导主要是对住院患者统一宣教的内容,例如压疮及泌尿系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和各种功能训练指导等。而Trieschmann指出,脊髓损伤患者学习和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从受伤时候开始持续其整个一生的动态过程[3]。个体化康复护理指导即是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从每位患者的个体情况出发,找出目前患者最需要的康复指导内容,如患者练习坐位平衡前,对患者目前情况进行评估,从各个角度分析总结出最适合患者的康复护理指导并且为患者提出一个康复目标。通过康复教育,不仅使患者身体功能或技巧得到改善,而且包括独立思考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增加,使患者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参加者[4]。这样经过相关护理干预后,B组康复积极性评分显著提高(P<0.01)。而A组康复积极性评分虽然没有显著性提高(P>0.05),但是本研究却没有否定常规康复护理指导的意义和重要价值。经研究,可促进截瘫患者不良情绪转化的相关因素为适宜的环境、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良好的心理护理和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6]。同时本研究显示,常规康复护理指导对于维持患者康复积极性起到重要的作用(A组干预前平均分为67.24,2个月后平均分67.64),如果不进行常规康复指导那么患者的康复积极性就不能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反而会降低,从中看出常规康复护理指导是基础,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分析A组康复积极性评分没有显著性提高的原因,可能是受到干预及观察的时间较短等因素的影响。但观察时间短这点却并不影响得出最后的结论。总之,在患者康复的积极性处于一定基础水平上时,想要提高患者康复积极性,改善患者现状,可以通过个体化康复护理指导,得到很好的效果。
50例脊髓损伤患者中有4例患者(这4例分别分布在A、B组中)在干预前积极性就很高,已经高出平均水平12~18分,在干预之后并没有明显提高。这就需要维持患者的积极性,尽可能地发现患者存在的个体问题有针对地进行指导。
同时在对这50例脊髓损伤患者调查中发现:患者对康复目标实现的知识需求度最高,达到50%(见表2),对训练方面的知识的需求度为40%(见表2),而对疾病基础知识需求度为10%(见表2)。从数据中看患者非常关心自己的康复前途,对自己的疾病恢复有很大的期望,在康复指导中要把握住患者这个积极的影响因素,最大限度地消除消极心理。
现代的护理观正朝着更加专业和深刻的个体化护理的方向发展,这就对护士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护士要详细地掌握患者的病情,分析患者的性格和心理状态,及时发现阻碍疾病康复进程的消极因素,针对问题展开康复护理指导,消除这些影响患者的不良因素,使患者怀着积极的心态迎接每一天的训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最大限度回归家庭,融入社会。
[1]石芝喜,刘四文.裸足矫形器对下腰段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及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11):1017-1018.
[2]Lammertse D,Tuszynski MH,Steeves JD,et al.Guidelines for the conduct of clinical trials for spinal cord injury(SCD)as developed by the ICCP Panel:clinical trial design[J].Spinal Cord,2007,45(3):232-242.
[3]Trieschmann RB.The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to Spinal Cord Injury in Management of Spinal Cord Injuries[M].Bloch RF,Basbaum M,eds.Baltimore,MD:Williams and Wilkins,1986:303-304.
[4]赵超男,郑红云,夏艳萍,等.脊髓损伤康复教育效果相关因素的分析[J].美中国际创伤杂志,2005,4(1):41-43.
[5]夏艳萍,郑红云,唐和虎,等.心理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焦虑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11):1021-1022.
[6]唐小慧.促进截瘫患者不良情绪转化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9):494-495.
[7]詹丽,方玉珊,辛映华,等.乳腺癌术后化疗的心理干预[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8):1916-1917.
[8]卞露.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9):212.
[9]黄萍.个体化护理提高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命质量的研究[J].上海护理,2010,10(5):30-32.
[10]井永敏,丁俊琴,曹志坤,等.个体化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康复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0,(10):923-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