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卉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河南 新乡 453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大班授课的教学方式已经在各个高等院校理论课特别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然而,随着教学对象由小班教学到大班授课人数增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了一些新状况,例如大班授课时如何有效控制学生出勤率,怎样把握课堂纪律,师生之间如何进行思想交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何理论联系实际,怎样在第一课堂中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等问题。如何才能解决好目前大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并进行新一轮教学改革需要关注的问题。几年来,我们大胆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多维互动教学模式[1],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目前,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授课人数通常介于100~150人之间,部分班级人数甚至远远超过150人。目前,由于教室过大、学生人数增加,极容易导致后排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看不清板书、听不清讲解,从而使得课堂混乱、纪律松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保证课堂效果,迫不得已在教学组织管理层面花费大部分精力,因此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影响课程目标的实现。
较之一般的专业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重在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方法、立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更好地实现政治理论和信念真正进入学生头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的重点。但在大班教学环境下,学生人数的增加使互动的范围缩小,学生课堂参与度下降,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的接收信息,与教师的互动环节较少,从而使得教师不清楚学生对于重点和难点的掌握程度,很难把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2]。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逐渐改变传统的“一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开始关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当然,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赋予学生更充分的表现空间并及时给予公正的评价。但是,在大班授课教学中,由于学时数量有限,学生人数众多,教师很难在授课过程中给每个学生充分发挥的机会[3]。
针对大班教学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我们积极尝试了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授课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改变过去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和教师满堂灌、学生听不进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动脑思维、用耳感知、用眼观察、张口表达,从而促进师生互动交流和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掌握“学”的主动权,主动思考、踊跃参与、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主体地位更加凸显,从而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个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2010年我校开始探索多维互动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先后对2009级所有专业的学生进行两次内容相同的大规模问卷调查,从而及时客观地了解2010年教改实施前后的教学效果。通过两次调查结果对比,我们发现此次的教学改革成效是明显的,学生对目前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较为满意。
?
由表1可知,首先,在实施教学改革方案之后,学生对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排斥感下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环节的认识逐渐提高,认为很有必要或比较有必要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比例比教改前提高了6.9%;其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兴趣明显增加,很感兴趣的学生比教改前增加了14.1%,而不感兴趣的学生比例也下降了20%;再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满意率也比教改前提高了12.6%,这说明多维互动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效果甚好;同时,学生对思政课教学方式多样化的模式认可程度得到了很大提升,59.5%的学生在教改前的调查中认为教学内容陈旧、方法单一、手段落后、师生交流困难,学习热情低;而教改后只有6.3%的学生对教学方法不是很满意,93.7%的学生选择了非常满意、满意或比较满意;最后,学生关于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教改之前约有89.3%学生认为应该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力度,提出改革教学内容的占26.6%,改革教学方法的占62.7%,在教改后,认为需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则占不到10%。通过分析以上几组关键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取得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功,主要原因就在于对教学方式的大胆探索,通过生动直观的多媒体演示教学、内容丰富的课堂活动、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教学等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实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与创新的目标。
在大班教学环境下,学生人数较多,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坐在后排的学生看不清黑板板书、听不清教师声音,教学效果不好。因此,借助多媒体演示教学的形式,教师将课程重点以文字、图像、视频等形式用电脑和投影仪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把本来枯燥无味的理论授课变得“有声有色”,使学生能看到内容丰富、重点明确、图文并茂、音像兼具的多媒体课件,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鉴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较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的特点,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注意及时将最新的数据、图片、音像等资料更新到多媒体课件中,同时有意识地增强互动教学环节,研发适用于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多媒体课件,初步建立了教学资料库。这不仅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能够将最新最前沿的资讯传递给学生,同时也用多维互动形式替代了以往单一教师讲解模式,极大地拓宽了师生互动途径,扩大了师生互动空间,丰富了师生互动内容,从心理上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最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不同,它的特点在于更贴近于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互动的过程中就要结合该课程自身的特点来选择适宜的互动形式。因此,在大班授课环境下,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除了理论授课进行提问之外,教师采取了多种具体的互动形式,例如:分组讨论、提问辩论、案例分析、专题演讲等等。
2.2.1 分组讨论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在互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因此在课堂互动的形式选择中,要侧重于教师主导型的互动形式。教师针对具体章节选取题目,将大班学生按照学号进行分组讨论,最终根据讨论结果上台发言。这种方式既能解决大班环境下授课学生参与度低的问题,同时也促使每位学生对授课内容进行深入思考。
2.2.2 提问辩论
针对一些与课程章节相关的热点问题,教师在每次课程结束前布置作业,学生课下准备,在下次上课时用10~15分钟时间进行提问与辩论。比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理论性较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互动形式选择中,提问的方式可以使教师及时、准确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同时学生也可以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思辨,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这种方式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的思辨能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2.2.3 案例分析
对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两门与实际联系紧密的课程,则倾向于案例分析的互动形式。根据教改后的调查显示,案例分析是受到学生欢迎的一种互动形式。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了以往教师主导课堂的局面,学生接受化程度高,参与的积极性强。例如,在讲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我们引入新乡刘庄的例子,鼓励学生实地考察,学生在考察后也会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作为改革开放后出生的学生,教师在讲改革开放时,留出15分钟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在讲法律部分时,更是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2.4 专题演讲
专题演讲这种教学方式在大一新生的课堂上最为喜闻乐见。大一新生刚刚步入大学校门,对参与活动有着较高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上开展了每位学生参与的“理想与信念”主题演讲比赛,至今已举办十届,效果显著。同时,在二年级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上,教师通常选择与教材紧密结合的现实问题进行专题演讲,比如根据时事先后选择过雪灾、西藏维稳、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旱灾、学历门等演讲专题。同学们每次都认真准备,珍惜机会,广泛搜集资料,精心制作课件,利用课余时间反复讨论研究,积极参与。甚至有些同学在既定时间内未能上台演讲,还纷纷要求教师加时。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同学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满意度大幅提高。
社会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深化,通过各种组织形式的实践活动,学生们在参观学习、调查访问中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信息,理论联系实际,再从实践经验返回书本知识,对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理论要点,同时更感性认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非常重要。社会实践教学通常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参观学习访问,对先进个人、单位、地区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等进行参观访问,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加深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另一种是引导学生利用节假日等课外时间走出校园进行社会调研和调查。
2.3.1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学习访问
参观学习访问的实践形式相对较难开展,容易受到人身安全、经费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大规模开展的难度较大,因此,我们与校团委、学生处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在活动开展之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校园网公布选题,各系部在校团委的统一安排下确定活动主题,避免学生实践的盲目性,然后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系部辅导员带队,按照预定主题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教师与学生更好地了解了社会,开阔了眼界,深刻地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2.3.2 学生自主开展社会调研
学生自主开展社会调研涉及的范围较广,任课教师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首先,在活动开展前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动员,使学生明白开展社会调研的意义,同时进行调查方法与技能的培训,提高学生调研的成功率,并提醒学生要注意保护好自身安全;其次,教师根据实践教学的目标要求,制定社会调研的指导性题目和基本方案,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储备自由结合为5人以内的小组,具体分工,选择题目并制定完善的调研方案,教师则针对各组的调研方案进行个别指导;再次,教师始终密切联系和指导学生的调研过程,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分类、分析、完成调研报告、制作多媒体课件,最终组织全年级学生进行公开汇报展示成果,评奖并予以奖励[5]。这种实践教学方式我们已经坚持开展了六个学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摸索出了一定的经验,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为进一步扩大与学生交流,即时解答学生疑惑,我们还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课堂内延伸到教室外。由于大班教学环境下学生人数多、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在课堂上无法掌握到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无法一一解答所有学生的疑问,为了对学生及时释疑解惑,我们还采取了集体与个人相结合的学习辅导方式。除了课上和课间师生面对面解答问题之外,在课下,我们充分利用通讯和信息技术,在每学期第一次课上教师公布自己的手机号码、邮箱、QQ号码等联系方式,学生可以通过短信、电子邮件、QQ等工具与教师进行实时交流、在线提问等,教师也能在学生参加演讲赛、辩论赛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会”等人文社科类的比赛活动时进行指导,形成全员互动。
大班教学是高校扩招的必然产物,学生人数众多也不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根本原因。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学生的主体需要出发,不断探索总结,大班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和小班教学取得同样好的效果[6]51。
[1]王建国.哲学课程大班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358.
[2]徐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8):99.
[3]陈爱民.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教学中实现良好师生互动的思考[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4):106.
[4]陈彩娟.大班环境下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施——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148 -149.
[5]宋屹东.基于高职吸引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析[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120.
[6]夏兰芬.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1(中):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