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统奎
南京大报恩寺重建之路一波三折,爭议之声不绝于耳。3月30日,江苏《现代快报》报道,“今年5月,这个让大家等了快10年的项目终于有望开工了”。几天之后,刚到南京履新的杨卫泽召开区县“十二五”发展座谈会,秦淮区委书记徐路向新市委书记报告,“中华门外借助佛教文化效应,力争启动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一期工程建设”。消息既出,南京建筑界、文物界、佛教界等不少专家又担心起来了,他们唱的是“对台戏”,反对在遗址上重建大报恩寺。
据《现代快报》报道,大报恩寺将重建琉璃塔,至于塔高多少,有多少层,现在还都是秘密。著名古建筑保护专家、南京工业大学汪永平教授告诉记者,这是因为重建的琉璃塔是个“假古董”,甚至设计安装电梯,政府怕公布出来又惹是生非,再起波澜。
一座寺庙的重建,为什么牵起这么多是非?
“理解”大报恩寺
步出南京中华门,越过长干桥,沿雨花路两侧,房屋栉比,人烟辐辏,这里是历史上有名的古长干里。在这片稠密的居民区,100多年前,有一座宝塔耸出天表,与日竞丽。这座宝塔,就是举世闻名、号称“第一塔”的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大报恩寺北面是秦淮河,南面是雨花台。史书记载:“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则报恩塔是也。”
汪永平从大学研究生时代起就研究大报恩寺,对历史背景和人文价值了如指掌。汪永平介绍,明初的南京大报恩寺与灵谷寺、天界寺称为金陵的最大三座寺庙,大报恩寺位于城南,这里大小寺庙数十座,有“出了南门尽是寺”的说法。永乐皇帝在位时进行了大规模的寺庙建设,大报恩寺是郑和亲自主持修建的。从表面上看,永乐皇帝建造大报恩寺和琉璃塔是为了报答和弘扬父皇朱元璋和母后马氏的恩德,而明清的文人笔记与近代学者的考证则认为朱棣是为了纪念他的生母碽妃而建。
今天重建大报恩寺,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潘群老先生认为,有必要从“报恩文化”进行思考:“如何在重建项目中准确、全面地体现报恩文化?”潘群提醒今人,我们要感恩当初督造大报恩寺的郑和,没有他的七下西洋,就没有斯里兰卡佛牙奉献给永乐皇帝的事件,就没有永乐皇帝报佛恩、报父母恩的建造报恩寺之举。
对照一下南京市政府和秦淮区政府对重建大报恩寺的“战略”,不难发现,潘群教授的话属于“逆耳之言”。当地政府将报恩寺重建与“打造为佛教文化胜地”、“佛都”等“战略构想”联系在一起。最近,人们又注意到,当地政府计划在2014年青奥会前完成一期工程,颇有“献礼工程”的意味。不过,由于受现实环境制约,项目规模已经大瘦身。明代大报恩寺是一座皇家香火院,周围“九里十三步”,包括雨花台在内,约合1900亩。现在划定的报恩寺重建区域,总面积仅115亩,实际用地只有三四十亩,其规模不及原来的二十几分之一。
这一点,当地主政者并非不知道,为此他们曾想对周边进行大拆迁。南京建筑界、历史界、文物界等许多专家的意见是,原址只能建设一个遗址公园,并由南京博物馆建立大报恩寺塔地宫博物馆。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与同为历史名城的西安、北京相比,缺一个综合规划的“大遗址保护区”来凸显自身特殊的历史文化地位。一些南京市政协委员建议,大报恩寺遗址可以做南京第一个大遗址性的保护区——考古发掘后,设立主题博物馆,展示东吴建初寺以来这个地区历史文化演进的全貌,建初寺、长干寺、大报恩寺……
原址重建“被坚持”
在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吴之洪教授看来,原址重建报恩寺面临五大困难:一是原址重建总造价太高;二是在原址重建将无法直接通过项目本身获得投资回报;三是从对其它宗教同等支持的角度看,政府不宜作为投资主体;四是从民间资本对报恩寺重建项目平衡手段上看,“市场化运作”方针难以在此体现;五是大报恩寺重建应充分考虑“和谐”因素,指政府与社会各界意见不一。
一开始,大报恩寺重建选址问题,政府内部也有争论,最后争论出来说在秦淮区原址建。由秦淮区建设局组织一批人马去搞建设,于2004年拿到市政府立项,随后开始招商,但是几年都招不到商。
到2007年,大报恩寺重建项目还是招不到商,政府提出一个新思路,由国资委垫资,先拆迁,后招商。这样,由南京国资委牵头,南京市国资委出资3000万,秦淮区政府出资3000万,晨光机器厂出资2000万,南部新城指挥部出资2000万,4家联合出资1亿元注册成立南京大明文化实业有限公司,南京国资集团一位副总担任这家公司董事长。项目实施主体也从秦淮区政府移交这家公司。
大明文化实业有限公司将拆迁包给秦淮区政府做。它以1亿作为注册资金,向南京市工商银行贷款3亿,秦淮区拿这3亿元去做拆迁,不料拆迁完花掉了3.76亿,超出7600万,南京市还专门组织人去检查考核。另一方面,大明文化实业有限公司找了3拨人做软件准备,一拨是东南大学负责建筑设计,一拨是南京大学负责历史资料的考证,还有一拨是做市场化运作,包括招商引资,由吴之洪牵头。起初由秦淮区负责开发时,吴之洪便是项目总策划。有意思的是,这3拨人出现了“内讧”,吴之洪通过大量研究后认为,大报恩寺不应该在原址重建,而且非常坚持自己的意见。
谁也没有料到,2008年8月,大报恩寺遗址发掘出罕见的国宝级文物——阿育王塔,其中供养着佛教界至宝“佛顶真骨”、“佛舍利”等珍贵文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一旦该遗址被批准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则此处将不能作为新建大报恩寺的建筑用地。目前,这个项目尚未获得国家文物局审批通过,南京现在就宣布在遗址上重建大报恩寺“琉璃塔”,显然不妥。“这就像圆明园一样,原来的遗迹不能动了,不能再建了。”吴之洪向记者解释。
4月初,位于南京中华门外的金陵大报恩寺遗址上传来隆隆机器声——挖掘机正在作业。在密实的围墙包围中,被挖出的泥土已经堆成了一个百米见方、高约一米的土台子。据悉,由于农历四月佛祖诞辰纪念,南京大明文化实业有限公司决定将奠基仪式放在今年五一后,正式的土建开工“会在八九月份”。
大报恩寺重建迟迟不见动工的主要原因是没钱,招商不来,又不能动用财政,怎么办?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个人捐款10亿,号称“新中国建国以来最大的一笔个人捐赠”。
王健林这笔捐款却引来讨伐声一片。南都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永光表示:“鉴于我国并不把宗教事业列为公益慈善范畴,因此对宗教的捐款不属于慈善捐款。”万达集团回应称:“如果把大报恩寺简简单单理解为一个寺庙,就太狭隘了,它不只是一座寺庙,更是国之瑰宝,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但是公众不领这个情,进一步质疑王健林捐款的目的。有人认为,尽管不能质疑王健林个人的善心,但万达集团难逃“政府公关”之嫌。也有人分析,王健林的10亿元捐赠是一项正常的“公益营销”:10亿元捐款为南京重建大报恩寺,南京的历史文化价值增加,南京人的就业机会增加,王健林及其万达集团的品牌价值也同样增加,一个举动使得多方受益,这同样是正面价值,是好事。
去年底,王健林的10亿捐款交给了中华慈善总会。南京方面适时注册成立“南京金陵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从中华慈善总会接受王健林捐出的这10亿元。这笔捐款将分期拨付给“南京金陵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用于修建金陵大报恩寺。其中,第一笔转拨的数额是3亿元,目前已经到账。南京金陵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是于2010年12月8日刚刚完成登记注册的一家非公募基金会,业务主管部门为江苏省文化厅,注册金为400万元人民币,理事长为谢国庆。谢国庆目前的职务还包括南京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董事等职。
此前,南京市曾为重建金陵大报恩寺筹集资金专门设立了一家公募基金会——金陵大报恩寺塔文化发展基金会,这家公募基金会的理事长为南京国资集团的党委书记。
大报恩寺一期重建工程主要包括塔、庙和遗址公园等部分,总投入约为10亿元到15亿元。建设主体单位的投入资金已达7亿元。据大明文化实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马世良介绍,大报恩寺重建项目目前已经不差钱。这让反对在遗址上重建大报恩寺的南京专家感到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