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胜
(四川大学 出版社,四川 成都 610041)
我在出版社工作已经二十多年了,最初搞发行工作,后来当独立策划人。最近,领导上又安排我兼做发行工作。二十多年的工作,我最大的体会是:一要广交朋友,各行各业的;二要多请教,特别是业内人士,专家学者。这样,才能得到好的选题,好的书稿,才能把好书送到最需要的读者手中,从而扩大出版社的影响,提高出版社的知名度,获得好的效益。
我曾经见到过一本书稿,内中有一篇文章,涉及到郭沫若。文章中引用号称吴宓的谈话,说:
他劝人读他的诗集,并说:“很多人尽管都口头说已读完了,但没有认真读完。只有一个人例外——郭沫若,但我们只见过一次……”郭氏30年代曾拜访过他,两人背靠在当时清华的一座桥边,一谈就是两个钟头,谈得很相投。吴先生还给我谈了郁达夫、王映霞、徐志摩和陆小曼等等,当然谈得最多的是白屋诗人吴芳吉和他的诗。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追忆吴宓教授》,作者周锡光,据说是吴宓晚年最可信赖的弟子。文章收入黄世坦编辑的《回忆吴宓先生》一书,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初版。
“回忆”将郭沫若描绘成吴宓的崇拜者,不但是唯一一个“读完”过《吴宓诗集》,而且还是亲自登门“拜访过他”的人。这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我便去请教一些郭沫若研究专家,一致认为:这是绝对没有的事,简直是天方夜谈。
他们告诉我:你仔细读一下周锡光的回忆,就不难发现,说吴宓和郭沫若相见,时间很笼统,30年代。是30年代初期?还是中期?还是后期?不得而知;地点倒很“确切”,“清华园的一座桥边”;情景,也很生动,“两人背靠”着……这些,都经不起推敲。研究现代文学的人都知道:《吴宓诗集》,是他1934年在清华园利用一切课余时间编辑而成的一部诗集,1935年5月,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这部诗集与众不同,不加精选,自光绪戊申开始学吟咏之时起,至1934年发稿止,有作必收,毫无删次,“以存其真”。《吴宓诗集》出版的1935年5月,郭沫若尚在日本避难,怎么可能跑到北平 “清华园拜访他”呢?且“两人背靠在当时清华一座桥边,一谈就是两个钟头,谈得很相投”。郭沫若因写作《请看今日之蒋介石》而遭到国民党南京政府通辑,1928年2月前往日本,直到1937年7月才别妇抛雏,回国抗战,先到上海,后到香港、广州、武汉、长沙、衡阳、桂林、重庆,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整个30年代从未到过北平。就是20世纪40年代,也是1949年2月25日,才从沈阳到北京。吴宓呢?虽然30年代在北平清华任教,但抗战爆发后,也随校转移到云南蒙自、昆明,执教于西南联合大学,两人根本不可能相会,即使想相见,也没有机会,更不可能“背靠在当时清华的一座桥边,一谈就是两个钟头,谈得很相投”。
周先生的“回忆”所言,要么吴宓教授在“说谎”,要么周先生在杜撰小说,虚构情节。那是什么回忆录呢?回忆录的生命就在于真实。
这,我还得请教周先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从这件趣事,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编辑出版之不易!要做一个好的组稿人,发行人,非多交朋友,多请教业内人士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