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办的“活字典”

2011-06-08 03:56董莎莎
当代党员 2011年6期
关键词:信访工作租房妻子

董莎莎

在信访群众眼里,他是值得信赖的“老陈”;在信访办年轻的同事眼里,他是值得尊敬的“陈老师”。他,就是永川区信访办退休干部、老党员陈腾灿。

“这30天比30年都长”

2008年8月29日早上6点,58岁的陈腾灿像往常一样准点起床,边哼着小曲儿,边为妻子准备早餐。一起和妻子享用完早餐后,陈腾灿夹起笔记本,戴上老花镜准备出门,刚到门口,妻子突然喊住他:“老陈,你干嘛去?”

“上班啊!”

“你忘了呀……”

陈腾灿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退休了,几天前,同事们还为他开了送别座谈会,前一天是最后一天上班。

“是啊,是退休了……”原本笑容满面的他,神情顿时黯淡下来。

陈腾灿失落地折了回来,坐到椅子上若有所思。贤惠的妻子看出了他的心思,安慰说:“退就退了吧,可以好好享清福了!”

为了不让妻子失望,陈腾灿挤出一点笑容说:“对,好好享清福!”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陈腾灿发现,自己根本没享清福的命,他又梦见接访群众的事情了,还惦记着集访老户代民师以及永和煤矿的退休职工、松藻煤矿的临时工,他们是不是又去上访了;想起了文吉辉这个老友是不是又去信访办找他倾诉了;想起了付义之说的“你可不能退休啊,你要是退了,喊你儿子来做”……

9月中旬的一天,正当陈腾灿寝食难安时,时任信访办主任赵晓庄来电话了:“陈老师,上级领导来区里视察,想请您回来坐镇一天……你走后,有些上访老户直喊让你接待。”

“没问题,我一定准时去!”陈腾灿兴奋地说。

一个月时间里,陈腾灿被请回去两次,在信访办的这两天,陈腾灿如鱼得水。

终于,陈腾灿忍不住了,他把想回信访岗位帮忙的心事向爱人说了,妻子理解地说:“我早知道你是坐不住的,如果组织上同意,你就回去吧,我支持。”

于是,陈腾灿向组织提出到信访办无偿服务的申请。信访办经过研究,考虑到上访群众尤其是上访老户点名让他接待,以及单位挂职干部较多,存在青黄不接等实际情况,接受了他的申请。

10月初,在家呆了一个月后的陈腾灿,在同事和群众的期盼中,重新回到信访办,成为一名“义工”——免费为信访群众排忧解难。尽管没有报酬,但他干得很开心。想起退休后的这一个月,他感慨地说:“这30天比30年都长啊!”

姜还是老的辣

2009年4月15日,信访办接待厅人头攒动。

此时,中山路个体户谭清梅静静地走进信访办,直奔饮水机,手里攥着一把东西就要往嘴里塞。

“你手里是什么?”正在一旁接待群众的陈腾灿连忙问。

“感冒药!”谭清梅表情极其绝望地甩出一句话。

陈腾灿立马意识到不对劲,凭他多年的经验,那些扯着嗓门喊着要自杀的反倒是虚张声势,而这么安静的倒真有可能抱着必死的决心。

于是,陈腾灿一个箭步上去,把谭清梅手里的药片打落一地,但还是有一部分被她吞了下去。

“有人吃药了!”现场一片混乱。

“安静!”陈腾灿喊道,“快打120!”

谭清梅此时已倒在地上,口吐白沫,四肢抽搐。

在救护车的呼啸声中,谭清梅被送进医院,还好有惊无险。

原来,谭清梅是一名下岗职工,上有老下有小,靠摆水果摊维持一家生计,前几天与另一商贩因摊位发生纠纷,因对有关部门的调解不服才来上访的。

了解详情后,陈腾灿召集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协商,经过半个月的奔走,谭清梅的信访问题最终得到圆满解决。

“他总能掌控大局,无论是潜在的危机,还是激烈的冲突。”与陈腾灿同事四年多的周仲實说。

2010年3月9日下午,信访办接待厅一片喧嚣,工作人员忙着维持秩序。

“我们要进京上访……”一个名叫杨传忠的人,鼓动着前来集访的松藻煤矿16名临时工。

“杨传忠,又是你!嚷什么?”

一个威严的声音透过人群传过来,陈腾灿走到人群中间。十几年的部队生活,加上二十几年的信访工作,使他练就了一副厚重的、极具穿透力的嗓音。

“你用兄弟们的血汗钱为自己敛财,你对得起大家不?你非法集资,触犯法律,还想拉人给你垫背?今天我老陈在这里,就不能让你坑骗兄弟们!”在陈腾灿义正词严的斥责下,杨传忠心虚地溜走了。

陈腾灿转过身来,望着眼前这群上访者求助的目光,习惯性地一边为他们倒水、让座,一边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放心,你们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党和政府绝不会坐视不管……”

一场推心置腹的沟通开始了,火药味渐渐散去。

“不进京了!我们听老陈的!”现场有人喊道,掌声四起。

“信访工作一定要讲原则,对于个别聚众闹事的人,绝不姑息;而对于弱势的群众则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陈腾灿对一旁的年轻同事说。

信访政策的“活字典”

2011年2月的一天,春节刚过。

杨泽露坐在信访台上,刚转业来信访办不久的他翻看着记录本。

突然,一群老头老太太闯进门来,将一大摞资料往信访台上一摔。

“你们要是解决不了,我们就去打官司了……”

杨泽露一看,顿时懵了,“‘经租房是什么东西?”

杨泽露习惯性地搜寻陈老师的身影,发现陈腾灿已在他身后,顿时松了口气。

陈腾灿被同事们称为信访政策的“活字典”,在他的书架上放着清一色的《信访工作政策法规选编》,几十本工具书是他处理信访问题的法宝。

陈腾灿拿起眼前这堆资料,戴上老花镜,仔细地看了起来。

“经租房”是上世纪50年代的产物。所谓“经租”,就是政府房管部门将私人出租房屋中符合条件的部分集中后,由政府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租赁、统一修缮。当时的政策规定,经租房采取与“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类似的赎买做法,把房屋租金的一部分返还给房主,以此来逐步改变房屋的所有制。这群老头老太太当年超出范围的私有房屋被纳入了“经租”范围,今天是来索回的。“我要收回当年在永川市中心化工厂的房子……”一个名叫潘红的老太太说。

“上世纪50年代是有‘经租房的政策,”陈腾灿摘下老花镜说,“但早在1966年9月,国务院相关文件出台后,政府就停止给付原房主租金了。到了80年代,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文件明确规定,凡符合国家、省、市私人出租房屋社会主义改造相关政策的经租房产权属于国家所有……”

在这样一番引经据典的政策解释之后,原本有备而来的这些老头老太太,心服口服地离开了。

此时,陈腾灿转头对杨泽露说:“信访工作中会经常遇到这样的历史遗留问题,我们对此不能回避,一定要把相关的政策讲清、讲透,这样他们就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来了!”

杨泽露信服地点了点头,拿起信访政策工具书,认真地研究了起来。

“陈腾灿回信访办这两三年,不仅帮我们解决了许多信访工作的‘疑难杂症,还带出了一批能力出众的年轻人才。”永川区信访办副主任罗小忠赞赏地说,老陈真不愧是信访办的“活字典”。

猜你喜欢
信访工作租房妻子
提升人大信访工作效能的若干思考
九图带您读懂《信访工作条例》
为何妻子总是忧心忡忡?
道理重要,还是妻子重要?
租房也是家 “租一代”90后的租房观
浅谈人大信访工作在地方立法中的作用
租房客
аРЕНДа жИЛЬя В пЕКИНЕ
做好医学鉴定信访工作的思考
第二个妻子,第二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