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新忠 王迎春 符应征
(湖南湘潭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湖南 湘潭 411100)
紫癜性肾炎是临床过敏性紫癜常见并发症,病发率较高[1]。传统治疗多以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但复发率较高,近期疗效尚可,远期效果欠佳。近年来,一种新型、高效的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广泛用于紫癜性肾炎的治疗,疗效确切[2,3]。本文为探讨霉酚酸酯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我院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3例紫癜性肾炎患者,采用随机、设立对照组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共收治43例紫癜性肾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检查确诊。排除标准:免疫功能低下者;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合并糖尿病、心衰、妊娠、肿瘤疾病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2例,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19~52岁,平均33.2岁,对照组21例,男11例,女10例,年龄20~51岁,平均年龄32.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所有患者均接受紫癜性肾炎常规治疗。对照组:泼尼松0.5mg/(kg·d),每天3次,3个月后减至0.1 mg/(kg·d)维持,疗程6个月。观察组:泼尼松用法用量同对照组,霉酚酸酯1.0~1.5g/d,每天2次,3个月后减量至0.5~1.0g/d,疗程6个月。
完全缓解:尿蛋白转阴,血清白蛋白恢复正常,肾功能正常;部分缓解:尿蛋白定量下降达50%,血清白蛋白上升,肾功能无变化;无效:尿蛋白定量下降未达50%或肾功能恶化;复发:已达完全缓解者又出现镜下血尿,尿蛋白增加和(或伴)肾功能,白蛋白异常。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
定期尿常规、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等,记录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
应用SPSS15.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数据均以(±s)形式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和血肌酐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和血肌酐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白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5%,显著高于对照组81%(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实验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2例,对照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1例,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治疗过程中均未停止治疗,未发生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紫癜性肾炎是由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脏损害,临床表现为腹痛、皮肤紫癜、血尿、蛋白尿等,严重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发病率高,重症患者预后较差。不同临床表现的患者对治疗反应和预后存在差异,临床上主张多采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综合治疗。
霉酚酸酯是一种新型、有效的免疫抑制剂,可高效、选择性的抑制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阻断DNA、RNA的合成,抑制T、B淋巴细胞的增殖,从而抑制抗体的产生,还可通过抑制免疫分子的表达,减少炎性细胞在组织和血管的浸润,减轻肾组织损伤。临床已证实其在紫癜性肾炎治疗中疗效确切[5]。糖皮质激素是临床应用最早的免疫抑制剂,可抑制T细胞增殖,大剂量应用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但长期应用易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单独使用治疗紫癜性肾炎作用不明显,与其他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效应很强[6]。本文采用小剂量泼尼松,联合霉酚酸酯治疗紫癜性肾炎,结果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泼尼松,且不良反应较少。
综上所述,霉酚酸酯和小剂量泼尼松联合应用具有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激素用量少,患者耐受性好等优点,是治疗紫癜性肾炎的有效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孙彩艳,李建敏.联合应用丙种球蛋白和麻疹减毒活疫苗佐治紫癜性肾炎30例[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5,22(4):342-343.
[2] 董晖,高延霞,孙建平,等.霉酚酸酯治疗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3):77-78.
[3] 司玉梅,李涛,陈新河,等.霉酚酸酯联合激素治疗重症紫癜性肾炎[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0,29(5):447-448.
[4] 李振明,杨雄.雷公藤多甙联合泼尼松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30例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1):1542-1543.
[5] 冯治芳,翟海宁,朱艳玲.霉酚酸酯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2):58.
[6] 马文浩,郭雪芹,魏自花.雷公藤总苷加泼尼松治疗紫癜性肾炎的疗效[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7):1344-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