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威
去年11月份,河南平顶山市关于人民群众生活幸福程度的幸福指数一经公布,即刻引发外界关注。居民反映政府在单方运作幸福指数,自己是“被幸福”的。而相关专家则说:“这是有益探索,平顶山给全国提供了一个政府公共服务考核的样本,”
窃以为,幸福不幸福,实际上是一个很“个体”的事情。就像鞋子舒服不舒服,只有穿的人自己知道一样。
当前,在房价居高不下,教育投入节节攀升,看病难、看病贵成为社会一直诟病的顽疾,甚至连节假日出趟远门都一票难求的情况下,却要让普通民众感慨“幸福”,打出高分,不是普通民众太吝啬,而是“幸福”确实还有些遥远!
对于民意几乎一边倒的质疑,有人却发出了很另类的声音,这个也可以理解。但偏偏专家要把它当成“全国公共服务考核的样本”,实在费解!
平心而论,重视民生福祉,包括重视人民幸福不幸福,乃至把“幸福指数”作为干部考核的指标之一,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的确能督促干部勤政爱民,鞭策干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但“幸福指数”的考核,就怕和其他已纳入干部考核指数的数据一样,成了“摆设”,在干部升降任免时也难以发挥什么大作用,老百姓的幸福感根本无法决定官员的仕途命运。在这种情况下,官员怎会当真“幸福指数”,怎会为了苍生的幸福而殚精竭虑!更别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还有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了!
我看,“幸福指数”之所以遭遇强烈质疑,是“官出数字,数字出官”这个特殊年代里大家对官方统计不相信的必然反馈。如果对统计上的弄虚作假不严厉打击,即便“纳入干部考核指标”,“幸福指数”依然也就是个“纸老虎”——不但干部不怕,人民也不会信以为真。
事实上,这样的“幸福指数”越多,政府的诚信就越少。而且只会助长社会上弄虚作假歪风的盛行,最终变味为官员们要“幸福指数”,而不是百姓所要的真“幸福”!这也会直接导致官方数字的逐年攀升,而百姓的幸福感却未见质的飞跃,甚至在下降,仅剩下“被幸福”了!
再说,如此夸口“幸福”也是当下某些地方浮夸之风的一种体现。作者认为,无论什么话,特别是过度溢美之词,切勿言过其实。特别是官员,还是自己少说一点好,“幸福”与“不幸福”,普通民众心里都跟明镜儿一般。俗话讲,别人说一个好,胜过自己说十个好。换言之,对于幸福,普通民众说一个“满意”,胜过官家说十个“满意”。但愿为官者还是应该少说多做,来一点更实在、更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这比什么都好,
如果把此类改革也当成一种“有益探索”,当成“全国政府公共服务考核的样本”来推广示范的话,是不是自欺欺人,从而惹出更大的笑话?真难以确说。
归根结底,问题的症结不是“幸福”和“被幸福”的问题,也不是纳不纳入干部考核指标的问题,而是考核能不能求真务实、得到严格兑现的问题!
如果依然凭后门,凭关系,凭主要领导个人喜好提拔使用干部,甚至买官卖官,而把考核指标冷落在一边当“摆设”,就是再多的花样翻新,诸如“幸福指数”考核等,也不能催生官员勤政爱民,执政为民,也只能以“居民利益无大事”,以“为党服务,为上级服务”的姿态去谋求官员个人利益,让纳入干部考核的指标节节攀升,让注水数字吓死人、害死人,而居民的幸褐感仍言过其实,永远徘徊在“被幸福”的彼岸!
(责编: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