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晓励 戈艳蕾 郭继芳 王金环 王红阳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死于癌症的男性患者中肺癌已居首位。当前肺癌的早期诊断尚有困难,70%~80%的患者确诊时已超越根治性切除范围,临床确诊多为晚期[1]。肺癌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承受着较大的身心压力,负性情感,如焦虑、抑郁,较为严重。本文对我院2008年以来收住的肺癌晚期患者65例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并同时采取心理干预及抗焦虑、抑郁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的肺癌晚期的患者65例,其中男38例,女27例;年龄(61±8)岁,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并符合晚期肺癌诊断标准。
1.2 评定工具及指标 选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抑郁评定,SDS量表标准界值为53分,其中53~63分为轻度抑郁,64~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选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用于评定焦虑患者的主观感受,SAS量表标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抑郁[2]。SF-36健康调查量表测评其生存质量[3],该问卷包括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 (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 (SF)、情感职能 (RE)、精神健康(MH)。
1.3 方法 通过SDS与SAS量表对肺癌晚期患者65例进行心理调查。之后选取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的肺癌晚期患者,共58例,运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测评其生存质量,之后随机分为对照组(n=19)、心理干预组(n=19)及心理干预+多虑平组(n=20)3组,其中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心理干预组及心理干预+多虑平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心理干预及心理干预+多虑平组。对干预前后SDS、SAS量表评分及SF-36健康调查量表评分进行自身对照研究 。其中心理干预方法包括渐进性放松训练+心理疏导。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入选的肺癌晚期患者65例中男38例,女27例,合并焦虑抑郁情绪者58例,肺癌晚期伴焦虑抑郁发生率为89.2%,其中男24 例(41.4%),女34 例(58.6%),女性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高于男性患者(P<0.05)。
2.2 干预前后3组患者SDS与SAS评分比较 3组患者干预前SDS与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组及心理干预+多虑平组干预前后SDS与SAS评分较前好转,其中心理干预+多虑平组疗效优于心理干预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干预前后SDS与SAS评分比较 分,
表1 3组干预前后SDS与SAS评分比较 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P <0.05;与心理干预组,#P <0.05
指标 对照组(n=19)心理干预组(n=19)心理干预+多虑平组(n=20)干预前 干预后SDS 69±15 69±15 68±15 63±14* 69±16 58±15*#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SAS 63±14 62±14 64±14 56±16* 63±14 52±15*#
2.3 干预前后3组患者SF-36健康调查量表各指标比较 3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各个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组及心理干预+多虑平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指标 PF、BP、GH、SF、RE、MH 较前好转(P <0.05),其中心理干预+多虑平组疗效优于心理干预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肺癌晚期患者由于机体承受巨大病痛,同时对于癌症的恐惧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抑郁、悲观、绝望等情绪,甚至出现敌对情绪,可影响其治疗和康复。
本文调查研究表明:肺癌晚期患者心理干预前大多数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在本研究入选的肺癌晚期患者中男37例、女28例,合并焦虑抑郁情绪者58例,肺癌晚期伴焦虑抑郁发生率为89.2%,其中男性24 例(41.4%),女性34 例(58.6%),女性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高于男性患者(P<0.05)。因此,肺癌晚期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所伴随的焦虑、抑郁情绪应该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
表2 3组干预前后SF-36健康调查量表各指标比较 分,
表2 3组干预前后SF-36健康调查量表各指标比较 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P <0.05;与心理干预组比较,#P <0.05
指标 对照组 心理干预组 心理干预+多虑平组干预前 干预后PF 61±10 63±8 63±9 71±10* 60±12 80±12*#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RP 54±12 54±12 54±12 55±10 54±12 56±11 BP 58±14 60±14 59±13 66±8* 60±15 76±9*#GH 55±14 57±15 57±15 67±10* 56±12 72±12*#VT 59±9 65±15 58±11 65±10 59±11 68±15 SF 66±9 65±11 64±8 77±5* 65±5 82±5*#RE 74±7 75±6 73±7 80±6* 73±8 86±5*#MH 59±12 62±8 58±12 68±8* 58±14 77±10*#
现代医学认为个体的生物因素、外界的社会因素都必须通过个体的心理反应,才能对健康和疾病发挥作用[4]。恰当的心理干预可有效稳定患者情绪,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减少患者心理应激,改善其心理痛苦,使其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提高其生存质量[5]。本文调查研究表明:心理干预组及心理干预+多虑平组干预前后SDS与SAS评分较前好转,其中心理干预+多虑平干预组疗效优于心理干预组(P<0.05)。通过SF-36健康调查量表调查表明心理干预组及心理干预+多虑平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指标PF、BP、GH、SF、RE、MH较前好转(P<0.05),其中心理干预+多虑平干预组疗效优于心理干预组(P<0.05),表明心理干预组及心理干预+多虑平组可以使患者生存质量提高。
综上,医护人员应警惕肺癌晚期焦虑、抑郁情绪对临床治疗带来的不良影响,注重心理干预及多虑平治疗对于肺癌晚期的临床疗效,在临床工作中运用恰当的心理干预方式主动与患者沟通,必要时加用多虑平治疗,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降低肺癌晚期焦虑、抑郁情绪等不良情绪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1 孙燕,周际昌主编.临床肿瘤内科手册.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7.
2 张明园主编.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6-39.
3 方积乾主编.生存质量测定方法及应用.第1版.北京:北京医学大学出版社,2000.263-267.
4 王建平,林文娟,梁耀坚,等.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国肿瘤临床,2002,29:841-844.
5 韩秀华,白向利,张树芸.心理干预恶性肿瘤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河北医药,2011,33: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