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珍娟
医院卫生人力资源是医院资源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技术、服务和管理质量,也是医疗卫生机构维持和强化自身功能的关键所在[1]。本文通过对青岛市某三级医院卫生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分析,为医院领导制定人力政策提供依据。
调查青岛市某三级医院2010年9月末在岗职工,通过填写卫生人力基本信息调查表,即网络报送的卫统2表,将收集到的信息用Excel录入,并用SAS 6.1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医院开设床位610张,共有职工1 015名,其中卫技人员862人,行政管理和工勤人员153人。床护比、卫技人员占全体人员比、医师占卫技人员比均高于卫生部颁布的标准(简称部级标准),药剂、检验、放射及其他卫技人员均低于部级标准[2]。见表1。
全体职工中男性292名,女性723名。卫生技术人员中,男性229名,女性633名,男女比例1∶2.76;平均年龄36.8岁,其中男性42.5岁,女性34.8岁,45~55岁年龄组143人,占16.6%,出现明显的断层,25~35岁和35~45岁年龄组所占的比例最大,约合75.4%。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历构成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约占45%,低于山东省标准要求的80%以上;无学历在专业技术岗位上的占0.6%。医师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全体医师的比例达92.9%,其中本科学历者占53.1%,低于95%的部颁标准;护理人员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全体67.6%,以大专学历为主,占48.5%;药剂专业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全体56.7%;医技专业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全体79.6%。见表2。
表1 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卫生人员比例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正高、副高、中级、师级、士级结构比例为l∶6.4∶22.9∶14.9∶8.6。医师职称结构中,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的比例为1∶5.47∶10.53∶4.67。卫生技术人员中,副高及以上人员所占比例仅为13.8%;初级人员占 43.6%,其中医师占 8.2%,护理占29.6%;护理人员中副主任医师占3.0%、主管护师占37.5%、师级占33.3%、士级占26.1%,初级职称占59.4%。见表3。
表2 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构成情况 n
表3 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构成情况 n
从医院的总体配置看,根据开放病床数,工作人员总数配置基本合理,改善了该医院5年前1∶1.4的状况。病床数与工作人员之比比青岛市另一家三级医院(以下简称甲医院)1∶1.5的情况要好。药剂、检验、放射及其他卫技人员均低于部级标准,属于低编运行,与甲医院的情况一致。医护比为1∶1.32,5年前为1∶1.4,甲医院为1∶1.5,低于部级标准,低于目前我国公认的1∶1.5的医护比[3],也低于2007年全国平均医护比1∶1.41的比例。
从人员的性别年龄构成情况看,医院技术人员构成较为年轻,其中45~55岁年龄组出现明显的断层[4]。这一情况与医院5年前相一致。
从学历构成情况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所占比例、医师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全体医师的比例低于标准,但比5年前的37%及85%有所提高,还有部分无学历者。其中无学历者平均年龄为52.4岁,医疗专业中中专学历者平均53岁。这是由于该院的前身是镇卫生院,部分从业人员起点较低造成的。国家卫生部《2001—2015年卫生人力发展纲要》提出,到2015年,医生要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水平[5],该院医师的学历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职称构成情况看,该院医师职称结构比例中,中级所占比例最大,呈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理想的三级综合医院医师职称结构比例应为1∶2∶4∶7或1∶3∶5∶7的“宝塔型”[6]。卫技人员中副高及以上人员所占比例好于5年前10.3%,但仍然较低,说明医院的专家技术队伍缺乏。初级人员中医师所占比例偏低,5年前为44.5%,说明住院医师缺乏状况一直存在。与临床医生相比,护理的专业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高学历、高技术职称人员少。近年来,医院通过增加合同工或临时工增加了护理人员数量,但医院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受到了影响。
3.4.1 改善医院人力资源结构,使其结构趋于合理 该院卫技人员和医师配置已达部级标准,但医师职称结构不太合理。要实现“宝塔型”的医师配置结构,医院近年来已经通过定期考核、岗位竞聘,对部分中级职称医师实行了高职低聘,使其从事初级医师的工作;也对部分中级职称医师实行了低职高聘,从事副高级医师工作。这样既可以调动医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可以缓解住院医师不足的状况。对于医院目前缺乏专家队伍和学科带头人的情况,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改善[7]:自己培养中青年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通过人才引进,积极引进和招聘优秀的技术专家,充实各专业;与其他医院交流或合作,实现人才共享。护理人员看似低于标准少许,但是医院实际存在护士在编不在岗的情况[8],有不少护理人员从事医技、后勤、行政工作,造成实际从事护理工作人员的短缺。此外,随着无看护病房的实行,对护理人员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建议医院要根据医院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合理的护理人才引进计划,以免造成护理工作的被动。
3.4.2 加强人才队伍培养 该院现有的无学历或中专学历医师平均年龄约53岁,要让他们通过进修提高学历水平基本不现实,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退休逐步改变在职人员的学历构成。医院需要制定全员培训方案、继续教育规划,明确进修内容和考核办法。制定与医院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规划,鼓励在职人员参加对口专业的成人高等学历、学位教育,使其获得更高的学历、学位,以改变现有人员的学历构成状况。
3.4.3 后勤社会化,优化医院人力资源配置 目前医院实现了配送、会议室管理等部分后勤社会化,后勤人员编制减少了约3%,减少的编制全部用来增加卫技人员,改变了医院传统的人力资源结构,目前该院的卫技人员占到总编制的85%。与以往相比,医院用较低的人力成本获得高质量的后勤服务,建议加大医院后勤社会化的进展,这有助于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9]。
3.4.4 积极探索新的用人机制 应建立合理的用人制度,提高新员工准入门槛,例如目前医生要求有研究生学历,护士要求大专以上学历。定期进行个人绩效评估,引入竞争制度,强化激励氛围。实行按事设岗,按岗聘人,竞聘上岗,“能者上,庸者下”,使不能胜任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分流,选拔任用青年优秀人才,适时调整科室人才结构,最终使聘用人员结构、梯队合理,使员工按岗位职责定位。
[1]方孝梅,明星辰,邓琼.某院人力资源现状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4):8562-8563.
[2]郭子恒,主编.医院管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13-122.
[3]池文瑛,王振宇,岑更澄.温州市综合性医院人力资源配置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2010,14(1):68-71.
[4]包亚萍,王风侠,张惠琴,等.上海市某大型综合性医院卫生人力现况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7,13(8):485-487.
[5]李金林,李鲁,王红妹.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发展变迁[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8,24(9):612-616.
[6]方鹏骞,魏晟.三级综合性医院住院医师配置现状分析与评介[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10):709-712.
[7]杜雪梅.浅谈新时期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9,29(1):24-25.
[8]傅克刚,陈志勇,龙文武,等.江西省三级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杂志,2009,29(1):39-41.
[9]肖平,田怀谷,刘颜,等.后勤社会化对优化医院人力资源配置的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6(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