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丁,丑述仁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已经步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种种矛盾,使我们认识到,原有二元体制架构下建立的城乡关系,已经到了必须调整的阶段。如何改变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体制,进一步调整城乡关系,促进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城乡统筹旨在建立和形成城乡之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与优化组合的统一经济体系和以城市为中心的城乡有机联系的社会网络,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均衡配置,努力实现城乡差距的逐渐缩小,形成城乡优势互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格局。统筹城乡发展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之间在发展机遇和收入水平上的差距,有利于促进城市对农村发展的扶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
县域是我国城乡结合最为直接的一种地域空间,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地域。从空间范围看,县域作为基层独立的行政单元,空间范围相对较合适,可全面考虑县域范围内的农村地域,规划内容也能够更加深入具体,兼具宏观指导性和实际可操作性[1]。因而,研究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有效落实城乡统筹具有现实意义。
现阶段,城乡统筹的关键在农村的真正发展,而农村真正发展的关键又在小城镇的真正发展。小城镇是21世纪中国城乡一体化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2],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力,是联系农村与大中城市的中间纽带。但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常常因精力分散、财力不集中而出现面面俱到、面面不到的局面。而增长极理论,则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县域增长点通常选择在中心城镇,但增长极不完全等同于城镇。只有具备地利条件和发动型工业的城镇才能算是区域的增长极,因为它能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起到经济集聚与扩散的作用[3]。因此,选择县域内在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等方面有优势的城镇优先发展,有利于加快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进程。
目前,对于小城镇发展的研究已有很多,大多是从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以理论和定性研究为主,提出的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标体系[4-6],但未能确定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因而影响到评价体系的应用。考虑到小城镇在当前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探索重点发展城镇的综合评价方法,提出选取县域重点发展城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不仅为合理选取重点发展城镇提供理论依据,还有助于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步伐。
指标体系是建立在某些原则基础上的指标集合,它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而不是一些指标的简单组合[7]。因此,重点发展城镇选取评价指标体系也应如此,是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并城乡统筹发展相关的指标组成,用以反映城镇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及各指标之间的权重关系,从而为比选一定地域范围内重点发展的城镇提供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保证城镇在城乡统筹进程中发挥优势,突出发展重点及特色。
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要能较客观和真实地反映系统发展的状态,各个子系统和指标间的相互联系[8],并能较好地量度县域各城镇在城乡统筹进程中的发展条件。
系统性原则——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全面地反映城镇在城乡统筹进程中的各方面发展条件。同时又要避免指标之间的重叠性,使评价目标和评价指标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9]。
层次性原则——城镇的发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系统。指标体系主要是为选取重点发展城镇提供决策信息,因此,对各城镇的发展条件的评价,要在不同的层次上采用不同的指标。
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应是简易性和复杂性的统一,要充分考虑数据获取和指标量化的难易程度[9],既保证全面反映各城镇在城乡统筹进程中的各方面发展条件,又要利于数据获取及量化,尽量利用现有统计资料及有关规范标准。
小城镇作为结构复杂的系统,具有变量多而复杂的特点[10]。为使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全面体现城镇在城乡统筹进程中的优势发展条件,在选取评价指标时,应考虑所选取的指标既与城乡统筹密切相关,又便于数据获取及量化。为此本文将重点发展城镇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三个部分:社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建设水平。(表1)
社会发展水平是城镇为社会提供的服务水平,以人为核心的社会系统是城镇建设发展的主体和关键。城乡统筹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因此,在选取社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时,应充分考虑其对城镇发展的影响,相关指标包括:(1)城镇化水平;(2)人口规模;(3)中小学数;(4)教职工数;(5)每千人床位数。
经济发展是城镇建设发展的核心和动力,发展经济既可以提高居民物质生活水平,又能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来增加科技教育投资,提高人口素质和社会管理水平,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因此,在选取重点发展城镇评价指标时,应对相关经济影响因素进行细分研究,相关指标包括:(1)农民人均纯收入;(2)累计项目投资;(3)乡镇企业总产值;(4)劳动力规模。
城镇建设是小城镇建设发展的物质支撑,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城镇建设环境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前提和保障,体现了城镇的建设发展成就。因此,在选取重点发展城镇评价指标时,应对能够反映城镇发展水平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相关包括:(1)城镇建成区面积;(2)人均居住面积;(3)人均公共设施用地面积;(4)人口密度;(5)过境公路数量。
表1 重点发展城镇评价指标体系
拟用信息论中的熵值法,对研究区各乡镇的发展条件进行评价。在信息论中,熵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就越小,熵也就越小;信息量越小,不确定性越大,熵也越大。熵值法能够深刻反映出指标信息熵值的效用价值,所给出的指标权重值比层次分析法和专家经验评估法可信度高,适合对多元指标进行综合评价[11]。
熵值法的计算步骤为:熵值法的计算步骤:为了避免给评价结果带来影响,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即对不同计量单位的指标数据进行同度量处理[12]。该研究采用比重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所选原始数据代入上式,得到数据标准化矩阵 Pij(i=1,2,3…n,j=1,2,3…m);计算指标熵值,则0≤eij≤1;计算指标差异系数,hj=1-ej;计算指标权重,计算评价得分,另 k=1/lnn,计算指标熵值ej;根据公式hj=1-ej,计算指标差异系数hj。
华县位于陕西关中地区东部、渭河下游,南跨秦岭山脉,北居渭河之南,隶属陕西省渭南市,因处于华山的姊妹山少华山脚下而得名。县域北与大荔县隔渭河相望,东与华阴市接壤,南、东南部与洛南县交界,西南与蓝田县相接,西北与渭南市临渭区为邻。华县县域总面积为1 127 km2,辖有10个镇、4个乡。2009年华县总人口为35.0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77万人,占总人口的27.34%。
2009年,华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4.76亿元,人均达到18 342元,全县地方财政收入4.8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8.5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69亿元,第二产业占较大比重,特别是钼工业,2009年金堆钼业公司完成产值70.3亿元,占到辖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8.7%。
表2 华县14个乡镇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城镇建设指标
③计算指标权重Wj(见表3)
④计算各乡镇评价结果Yi(见表4)
从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看,影响华县各乡镇城乡统筹发展的因素,较重要的指标是城镇化水平、乡镇企业总产值、人口密度、每千人床位数、累计项目投资、城镇建成区面积。表明城镇化水平是影响华县各乡镇城乡统筹发展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乡镇企业总产值、人口密度、每千人床位数、累计项目投资、城镇建成区面积等指标的权重都在0.08以上,说明其对城乡统筹发展也有较大影响;其他指标的权重均在0.05以下,其影响相对较弱。
将华县各乡镇城乡统筹发展条件进行对比分析后,可将全②根据公式县各乡镇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发展条件较好、发展条件一般、发展条件较差(见表5)。对于发展条件较好的乡镇,可考虑作为华县的重点发展镇,工作重点在于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扩大乡镇企业招商引资规模,提高乡镇企业总产值,完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对于发展条件一般的乡镇,工作重点在于扩大镇区建设规模,加强镇区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提高城镇化水平;对于发展条件较差的乡镇,工作重点在于迁村并点及撤乡并镇,提高中心村设施建设水平,引导边远地区自然村向中心村迁并。
(1)在对华县14个乡镇的实证评价中可看出,城镇化水平对县域各乡镇城乡统筹发展条件的影响十分显著。因此提高城镇化水平,扩大城镇人口规模,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 迁移是推进其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
表3 指标权重
表4 各乡镇评价结果
表5 华县各乡镇发展条件层次划分
(2)熵值法是根据各指标值的差异度确定指标权重,避免了人为因素,从而得到更客观准确的评价结果。
(3)本文通过选取与城乡统筹紧密关联的社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建设水平等3方面14个指标来评价研究区各乡镇的城乡统筹发展条件,为选取县域重点发展城镇提供客观依据,希望能够对今后评价乡镇城乡统筹发展条件提供参考。
(4)本文通过对所选取的各项指标权重的分析,将华县各乡镇按其城乡统筹发展条件优劣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并提出了各层次乡镇在城乡统筹方面的工作重点,希望能够对今后乡镇制定城乡统筹的工作方案和发展思路提供参考。
将华县14个乡镇14项指标的原始数据1进行标准化处理(见表2)。X1城镇化水平;X2人口规模;X3中小学数;X4教职工数;X5每千人床位数;X6农民人均纯收入;X7累计项目投资;X8乡镇企业总产值;X9劳动力规模;X10城镇建成区面积;X11人均居住面积;X12人均公共设施用地面积;X13人口密度;X14过境公路数量。
[1]庄宇,张培刚.新时期城乡统筹理念在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的运用[J].安徽农 业 科 学,2007,35(33):10864—10865,10867.
[2]费孝通.论中国小城镇的发展[J].村镇建设,1996,(3):3-5.
[3]刘清迎.增长极理论与徐州县域经济发展[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1(1):62-65.
[4]李宇.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1,24(1):73-75.
[5]范文国,熊宁.东部沿海地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构思[J].经济地理,2002,22(1):37-40.
[6]陈晓浒,马万华.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初探[J].城市研究,1998,(2):39-42.
[7]焦胜.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不确定性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1):75-78.
[8]毛汉英.山东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初步研究[J].地理研究,1996,15(4):16-22.
[9]王合生,虞孝感.我国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评价[J].经济地理,1997,17(4):21-23.
[10]吕康娟,刘延岭,关柯.小城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1(5):69-72.
[11]欧向军,甄峰,秦永东,等.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及其理想动力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8,27(5):993-1002.
[12]温秀琴,汪应宏,陈晨,等.主成分分析法与熵值法结合用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徐州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8):12372-12373.
[13]宋红梅,侯湖平,张绍良,等.基于熵值法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徐州市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2):116-118.
[14]熊小青,廖和平.基于熵值法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4(3):236-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