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开/文 刘风花/评
游了寒山寺后,那旷远的钟声,久久撞击着我的心扉。吴中古寺,蕴涵文化价值的确实不少,唯有寒山寺声名远播。古寺的钟声,张继的诗,是一只大鹏的劲翼,背负着它,早已翱翔在云天之外。
然而,遥想当年,一个风高月暗的秋夜,古寺旁,枫桥边,摇摇荡荡地泊下一只孤舟,冷月滑下了山脊,风霜遍地,在寒气相逼的秋夜,数只乌鸦声声悲啼。萧萧江枫,点点渔火,映着舟中的愁客。这钟声还有现在的况味吗?千百年来,多少英雄豪杰、学子悲夫、士农工商、云客孤旅,一代接一代地在这钟声里,书写各自的人生。
钟声,实在是寒山寺的一双眼睛,它洞察着历史,凝望着今天。我们很难说清,这古寺见证了多少悲欢离合和兴衰荣辱的故事了。我们只记得岁月的风轮转到了公元502年,梁武帝萧衍在乱世相搏中,一统江南。就在这一年,寒山寺也奠基了。从此,这古寺的钟声,注定要重重地敲打在南梁王朝开业毁业者的心坎上,比起张继《枫桥夜泊》的愁眠诗来,不知要沉重了多少倍。
历史,是用事实堆叠的城墙,延续数千年的宫墙内,散发出霉腐的气味,自然人们也不会忘记那日出日落的辉煌与枯落。47年后,终于引发了侯景之乱,被囚禁的梁武帝,在叛乱声中,带着一腔遗恨,气绝身亡。平叛后,他的儿子萧绎,只称帝两年,便西向受首,国破身亡。公元557年,历半世之久的南梁王朝,在半天残阳里,急剧地合上了喧闹一时的帷幕。
南梁王朝灰飞烟灭了,寒山寺还在。西风残照梁家陵阙,它无可奈何地加入了这第一次的丧国的晚唱。它是睁着一只惊恐惶惑的眼睛,在香火旺盛的氛围里,看着南梁大厦慢慢地支倾裂变,在一个冬天的寒冷的早晨,突然发出“轰”的一声响,化为饥鼠掘地的瓦砾场。昔日的家园,没过多久,就满是枯木蔓草、荒径野道了。历史有时以悲剧开始,以喜剧结束,梁武帝却演出了一场悲喜颠倒的闹剧。
在寒山寺的钟声里,一代王朝土崩瓦解,历史又翻过了新的一页。以后,这些用刀剑挥写的历史,浸透着斑斑血泪,满是腥味。时代的骄子们,不得不重新加热化解,洗刷一新。又过了近半个世纪,一个新王朝的影子,已在遥远的地平线上,披着曙色,带着血与火的创痛,蹒跚地走来,又带着满腔遗恨归去。寒山寺已是历史老人迟缓地敲响了另一个新纪元的钟声。至今,在这古寺的钟声里,隐隐潜藏着当年带血的悲鸣。
历史总裹挟着时代的浪潮,汹涌而来又激荡而去。时代的浪潮,带着欢快的情绪,搏击着历史,咬噬它的心灵,总想与它融为一体,刷掉自身的一切。历史实在无法拒绝,只好在艰难中,默然行进。而今,当我们挺直做人的脊梁,蹚过历史长河中一段谷底谷峰时,时代的浪潮又一次把我们推上了世纪之交的门槛。我们别无选择,回顾中总有不少感慨与展望。面对大潮的冲击,我们似乎更应听一听寒山寺的钟声,这或许对我们有一点教益。
[感悟]本文叙述了寒山寺钟声见证的历史的兴衰荣辱,将读者引入那段沧桑的历史中,令人思索。同时作者由史及今,感叹寒山寺沧桑之余,阐发了“面对大潮的冲击,我们似乎更应听一听寒山寺的钟声,这或许对我们有一点教益”的主题。另外,本文运用了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流畅,形象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