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丽瑶,梁静敏,武云鹤,冯 璐,吴晓光
(1.承德医学院2008级本科,河北承德 067000;2.指导教师)
近来发现药物预处理能起到预缺血预处理相类的临床作用,其中中药及其提取物以其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小、效果确切而倍受重视[1]。补阳还五汤具有益气、活血、通络的功效,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2]。然而,补阳还五汤对微血管的影响尚无公识。
1.1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雄性长爪沙鼠36只(首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提供动物许可证号:SCXK(京)2005-0006,体重65-80g,9-12w龄,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预处理组(BuYangHuanWu Decoction,BHD),每组12只。补阳还五汤用量为51.48g/(kg·d),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均给予生理盐水1ml/100g灌胃,每日灌胃1次,连续给药7d。
1.2 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制作 末次给药1h后,据Kirino法[3]制作沙鼠脑缺血模型:2%戊巴比妥钠(30mg/kg)腹腔注射麻醉,分离暴露双侧颈总动脉,以无创性微动脉夹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缺血45min后松开动脉夹,实行再灌注。假手术组分离暴露血管,不夹闭颈总动脉。
1.3 微血管显示及定量分析 再灌注48h后,各组沙鼠采用单宁酸-氯化铁媒染微血管的方法[4]显示海马微血管构筑。应用MiVnt图像分析系统对各组沙鼠海马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微血管面积密度(microvessel area density, MVA)进行定量分析。每只沙鼠海马水平部随机选取3张切片,于CA 1-CA4区各选一个视野,分别计算MVD和MVA,取均值。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中1只死亡,2只夹闭颈总动脉45min后,海马CA1区血流量大于基础值的0.1%,予以剔除,并相应补遗。各组实验数据采用±s表示,利用SPSS 12.0软件处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假手术组沙鼠海马微血管密集,呈空心状管道,毛细血管丰富,彼此相互吻合成网;模型组沙鼠海马微血管明显减少,毛细血管闭合、僵直,仅见粗大血管分支,MVD、MVA值与假手术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性(P<0.01);补阳还五汤组微血管呈管状,数量增多,形态多较正常,MVD、MVA值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见附表。
附表 补阳还五汤预处理对海马微血管MVD和MVA的影响(±s)vs sham control:*P<0.05;vs model control:#P 0.05
附表 补阳还五汤预处理对海马微血管MVD和MVA的影响(±s)vs sham control:*P<0.05;vs model control:#P 0.05
Group n MVD MVA
微循环是血液与组织细胞发生接触的部位,血液流经此处时十分缓慢,是血液和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其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是有效血液供应的保证。微血管直径和密度是反应微循环物质交换的功能状态和局部血流量的主要参数,MVD、MVA与大脑各区的神经元构筑和功能活动密切相关[5]。本研究结果显示,脑缺血灌注损伤模型组沙鼠MVD和MVA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进一步表明微血管密度与神经元密度及功能状态密切相关。缺血会引起部分毛细血管括约肌痉挛甚至损伤,随着再灌注时括约肌不能正常舒张是毛细血管闭塞,血液灌注不足,因此缺血再灌注组海马微血管数量明显减少,微血管MVD和MVA明显降低,海马神经功能受损。本实验用补阳还五汤预处理脑缺血再灌注沙鼠,发现补阳还五汤能够显著抑制前脑缺血再灌注沙鼠海马的MVD及MVA减少,减轻缺血再灌注对微血管形态、结构的损伤,增加了微血管再通能力,从而达到预防性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的目的。
[1]张瑜,贺民.缺血预处理、缺血后处理的脑保护进展[J].华西医学,2009,24(2):491-493.
[2]陈冬,杨洁红.补阳还五汤抗脑缺血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1):72-74.
[3]Kirino T. Delayed neuronal death in gerbil hippocampus following ischemia[J]. Brain Res ,1982, 23(9): 57-69.
[4]赵淑敏、孔祥玉.一种媒染微血管的新方法-单宁酸—氯化铁法[J].解剖学杂志,2001,24(1):91.
[5]Liu H, Kitazato KT, Uno M, et al.Protective mechanisms of the angiotensin II type 1 receptor blocker candesartan against cerebral ischemia: in-vivo and in-vitro studies[J].J Hypertens,2008,26(7):1435-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