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梅,蒋立峰,于桂华,王淑君
(1.鸡西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黑龙江 鸡西 158100;2.集贤县湿地局;3.虎林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4.密山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
栎毒蛾(Lymantria mathuraMoore),属鳞翅目毒蛾科,是栗、栎、李、杏、苹果、梨、榉等树木的食叶害虫。在鸡西地区1年发生1代。以幼虫食害蒙古栎芽、嫩叶和叶片,严重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笔者于2009~2010年利用无公害药剂进行防治栎毒蛾的试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试验地选在鸡西市和平、胜利林场及鸡东县联合林场天然林内。试验树木为10~15年生蒙古栎天然林,郁闭度为0.6~0.8,树高3~5m,坡度 10o左右,林分密度为1500株/hm2。
试验用药剂为苦参碱烟剂(平山林药厂)、森得保粉剂(浙江省乐清市乐斯森得保生物制品有限公司)、25%灭幼脲胶悬剂(吉林省通化市农药厂)3种无公害农药,分别以喷清水、大白粉作为对照。
1.3.1 施药时间及方法
根据害虫的危害特点,试验时间在5月24日开始,栎毒蛾2~3龄危害期。
烟剂防治幼虫:在距山脊5~7m处,每隔5~7m远设一个发烟点,坡长超过300m设辅助烟点,辅助烟点相距10~15m,白天将烟点布置好,日落后出现大气逆增时,依次引燃烟剂,观察烟雾滞留时间。选择相似立地条件的林地不施放烟剂作为对照。
常量喷雾防治幼虫:选择虫口密度较大,林龄较小林分,使用6HWF-2SD型背负式喷雾机(南通广益机电有限公司生产)喷洒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1500、2500倍液,在与此相似的林分设置对照,对照区用清水处理。
喷粉防治:采用6HWF-20WS型背负式喷粉机,采用2000倍、3000倍、4000倍液3个浓度梯度森得保可湿性粉剂进行喷粉林间药效试验。喷粉试验以建筑材料大白粉为填充剂,以喷大白粉为对照。
1.3.2 防治效果调查
施药前按不同药剂浓度,设置标准株5棵,东、西、南、北4个方位取100cm枝条调查平均虫口密度,施药后同样在标准株5棵,东、西、南、北4个方位取100cm枝条分别在24、48、72、96h观察记录,计算其药后存活数及死亡率,并进行药效显著性检验。样株法即在防治地选50株标准木,在防治前铺上塑料布,防治后1~15h将树上的幼虫全部振落下来,放在虫笼内套在防治区,观察72h后幼虫死亡情况。
表1 苦参碱烟剂防治栎毒蛾幼虫效果统计表
表2 25%灭幼脲胶悬剂防治栎毒蛾幼虫效果统计
表3 喷洒森得保粉剂防治栎毒蛾幼虫效果统计
苦参碱烟剂、25%灭幼脲胶悬剂、森得保粉剂防治防治栎毒蛾幼虫,试验效果详见表1、2、3。
用苦参碱烟剂防治幼虫,经校正后样株法调查幼虫死亡率为91.5%;样枝法调查幼虫死亡率为91.8;套笼法调查幼虫死亡率为97.2%;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平均防治效果为92.23%。
喷洒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1500倍、2500倍液防治栎毒蛾幼虫,在联合林场,经校正后,幼虫死亡率为90.0%;在胜利林场,经校正后,幼虫死亡率为89.7%;两块地的平均防治效果达89.84%。
3种喷粉粉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但与对照之间的均有极其显著差异,说明3种处理对栎毒蛾幼虫的林间防治效果都很好。处理1施药后第1天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效均达到55.3%以上,第3天达到68.93%以上,第 5天达到 88.63%以上,第 7天全部达到98.48%。处理2与处理3在施药后第1天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效为25%以上,第3天达到33%以上,第7天达到67%以上,说明森得保可湿性粉剂在施药5~7 d其药效发挥最好。
无公害药剂喷雾和喷粉对栎毒蛾幼虫的林间防治效果都很好,均达到85%以上。不同虫龄的栎毒蛾幼虫对该药的抗药性有明显的差异,虫龄越低,抗药性越小,最佳防治适期应在4龄幼虫占 15%以下。幼虫初发期,对树木危害较轻,此时防治可减小树木的损坏及对树木生长的影响。3种药剂均是环保型的优良药剂,,且对试验区内的蜘蛛、蚂蚁、蝇、蚁及鸟类等生物无杀伤作用,适于森林健康的要求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推动无公害防治和维护生态平衡。
[1]王淑敏.松毒蛾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的研究[J].森林病虫通讯,1992(4):11-14.
[2]崔存俭 ,阮洪孝.古毒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的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1997(4):11-13.
[3]于素英,李玉英.落叶松叶蜂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方法[J].河北林业科技.2002(16):40-41.
[4]谢寿安,吕淑杰,候秋实等.防治落叶松叶蜂的室内药剂筛选试验[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