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秀平 柳春岩 兰州理工大学 翁钢民 燕山大学
本文系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西部地区项目):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的构建及耦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1XJC 630016)
进入21世纪以来,全世界旅游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甘肃地处“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确立了以敦煌为龙头,以兰州为中心的“现代国际丝绸之路”旅行线,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国际旅游市场颇具吸引力。本文以《甘肃旅游统计年鉴》和国家旅游局网站公布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加快现代“国际丝绸之路”旅游业发展进行初步探讨。
20世纪90年代前,由于对外开放力度、住宿、交通等条件的限制,甘肃入境旅游在低水平徘徊。“八五”期间,共接待海外旅游者49.6066万人次,旅游外汇收人6505万美元。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先后开发了草原、民俗、寻古旅游产品,丰富了河西走廊和甘南旅游线路,旅游产品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有所提升,开创了接待入境游客的新局面,2009年甘肃省接待入境游客6.0711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254万美元,其接待国际游客的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
甘肃省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故乡,丝路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始祖文化、民俗文化等底蕴深厚;该省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冰川雪峰、大漠戈壁、森林草原、峡谷溶洞、丹霞砂林交错分布,自然风光独特;甘肃省是民族交汇融合区,生活习俗、节庆礼仪、宗教信仰各异,民族风情丰富多彩;甘肃省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军长征的主要途经地和会师地,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甘肃省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战略通道和沟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建设国家重要旅游目的地和集散中心的区位优势明显;甘肃省是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新能源基地、高原特色农业基地和航空航天基地,发展旅游新业态空间广阔。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文化甘肃、山水甘肃、民俗甘肃、现代甘肃”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甘肃省旅游资源类型、数量和级别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不平衡的格局,见表1。如河西走廊(武威、张掖、金昌、嘉峪关和酒泉)旅游资源数量占全省35%以上,尤其以酒泉和嘉峪关的旅游资源级别最高,且高级别景点集中程度最高;而甘肃中部(兰州、白银、定西和临夏)的旅游资源占全省30%左右,其中以临夏、定西的旅游资源数量较多;甘肃南部(天水、陇南和甘南)的旅游资源占全省20%左右,以甘南和天水的旅游资源数量较多且高级别旅游资源集中;甘肃东部(平凉和庆阳)的旅游资源数量占全省15%左右,以平凉的旅游资源数量较多且级别较高。
甘肃处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处于西北地区的中心,是西北地区的交通要道,也是西北铁路网和公路网的中心。坐中四连的中心区位优势是甘肃发展通道经济的基础,易于带来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甘肃是陇海、兰新、包兰、兰青四条铁路干线的交汇点,是国道312线和国道109线的交汇点,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甘肃省旅游的可进入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甘肃省旅游业逐步由外事接待型向经济产业型转变,由游览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由旅游行业自主奋斗向社会各部门联动发展转变,旅游整体形象有所提升,旅游产业地位不断提高,旅游促进消费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统计甘肃省旅游业的综合实力在西北地区仅次于陕西、新疆,居第三位,全省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有所提升。全省现有旅行社392家,其中出境游组团社9家,赴台游组团社2家。旅游星级饭店313家,其中五星级3家,四星级38家,三星级127家。比较成熟的旅游景区有236处,其中A级旅游景区137家,5A级2家,4A级40家。取得导游资格证人员8936人,已注册导游人员6486人,其中外语导游888人,出境旅游领队249人。旅游接待能力的提高,有力地推动了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张。2010年年初,甘肃省已经把旅游业定为“支柱产业”、“先导产业”、“重点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表1 甘肃省高级别旅游景点分布情况
政府主导发展旅游业的认识和实践都存在着地区和部门间的不平衡。在全省14个地级市中,除兰州、酒泉、甘南、天水等少数地区外,其他多数地区发展仍比较落后。许多市县的旅游业开发二十几年,虽然地方的积极性很高,但由于缺乏政府的导入性投入,扶持力度不够,缺乏高水平的规划和策划,规模和档次始终上不去,落后面貌依旧,难有突破性的大发展。
由于以前学术界对广义的旅游资源概念认识不足,而忽视了对旅游地整体环境的美化,对旅游地治安管理、居民的文明礼貌行为的规范等这些基础旅游吸引物的开发利用。因此,往往景区内的环境很美而景区外的整个大环境脏乱差,部分景区内的资源很有特色,但有些从业人员却坑蒙欺骗旅游者,使旅游者游兴受到影响。
甘肃省虽是旅游资源大省,据不完全统计,甘肃已开发或尚待开发的旅游资源位列我国31个省、市、区的第6位,但未建立复合型旅游产品体系,“到此一游”成为这些王牌旅游景点的尴尬一幕。单一的产品限制了旅游收入的增加,限制了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
旅游业包含“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在旅游产业结构中可分为两大类:吃、住、行、游这四大要素是旅游业的基础要素,而购物、娱乐这两大要素是旅游业的提高要素。在旅游业的初级阶段,基础要素的消费构成在旅游业中所占的比例远大于提高要素的消费比率。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游客消费能力的提高,特别是旅游业从观光旅游为主转化为观光、度假、专项旅游齐头并进之后,提高要素在旅游业收入中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大。在甘肃省旅游业六大要素的消费结构中,游客仍然将主要的花费用在了餐饮、住宿、交通、游览上,购物、娱乐在其中所占的比例与东部相比有较大差距(当然,就整体而言,我国与旅游发达国家相比在这一点上仍有明显差距)。这一方面反映了甘肃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外地游客去后难以购买到如意的旅游商品和娱乐产品。
甘肃省旅游业淡旺季十分明显。在入境旅游市场中,外国人市场月度分布强度指数为2.56,港澳台市场月度分布强度指数为2.13,旺季旅游供给不足,淡季旅游供给又相对过剩,既降低了旺季时的旅游服务质量,又抑制了淡季时的旅游经济效益。以2009年入境旅游人次为例(见图1)、淡季与旺季的旅游市场相差很大。
本文以2000~2009年入境旅游数据为依据,通过应用灰色预测方法GM(1,1)、线性趋势预测方法和非线性预测中的指数预测方法,分别建立甘肃省入境旅游市场的预测模型,并对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有效性检验,最终确立适应甘肃省入境旅游市场发展的预测模型,见表2、表3。通过上述检验结果可以看出,甘肃省入境旅游市场的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的几个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中,灰色预测结果的精度最高。所以灰色预测模型最适合甘肃省入境旅游市场预测,从预测结果来看甘肃省入境旅游市场发展趋势较好。
图1 甘肃省2009年1~12月入境旅游人次
表2 甘肃省入境旅游人次预测模型及其预测值
表3 甘肃省入境旅游收入预测模型及其预测值
甘肃体现最充分的是汉民族的兴盛过程,实际也是华夏民族的发展过程达到了一个历史的高峰。在坚持“世界的甘肃、中国的甘肃、甘肃的甘肃”的总体定位条件下,对甘肃发展“国际丝绸之路”的对策如下:
第一,改善基础设施,优化旅游环境。甘肃省旅游基础设施的改善要从旅游交通设施入手。虽然甘肃省区位优势相对明显、交通网络发展良好,但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甘肃省入境旅游人次的增多,为更好的接待入境旅游者,甘肃省必须加强旅游机场建设,鼓励旅游支线运输,增加包机航班,拓展包机市场。积极探索民营航空公司、低成本航空公司发展路子。进一步争取铁路提速,提升车辆的硬件档次,改善乘车环境,河西走廊已具备开发以旅游功能为主的旅游专列条件。公路以加快通往重点旅游景区的支线公路建设为主,完善高速公路服务设施。在此基础上,提升旅游饭店档次、完善其功能;积极探索符合甘肃旅游市场特色的旅行社批零分工体系制度;加强新景区和重点旅游线路沿线的旅游餐饮服务设施建设,增设特色餐厅;努力加快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建设。
第二,构筑立体型旅游产品格局。甘肃段丝绸之路旅游产品,主要指依托历史上著名的丝绸古道甘肃段所涵盖的厚重历史遗存、文化内涵、大漠戈壁、雪山草原等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整合出的各类观光、休闲、科考、健身、体育等旅游产品。在继续巩固以“人文观光”为主的大众旅游的基础上,推出以“河西走廊——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香巴拉并不遥远——甘南藏族风情之旅”、“追寻龙脉血脉、探访华夏渊源——甘肃东行寻根朝觐之旅”、“陇东道教名山、黄土风情之旅”、“甘肃黄河风情之旅”、“忘情于山水——陇南山水风光游”等精品线路;坚持商务旅游谋发展、休闲度假为突破、红色旅游争支持、生态旅游创差异、特种旅游出高端的产品格局体系。
第三,增强旅游主体的竞争力。积极推进旅游企业的集团化、规模化经营,有效提升甘肃旅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尽快组建已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景区或大型旅游企业为载体的行业“龙头”,发展集多功能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旅游集团;积极创造条件使公司成功上市。推进跨地区、跨行业的旅游饭店、旅行社及旅游购物企业的资产重组,进行股份制改造或连锁化、网络化经营,增强旅游集团企业的专业性或区域性,大力推进中小旅游企业的体制和机制创新,提高中小旅游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整体经济实力。
第四,明确并选择合理的客源市场目标层,实施分级开发。根据对甘肃客源市场空间结构以及影响客源市场空间分布的相关因素(如客源地经济水平、客源地输出游客数量、客源地与旅游地之间的距离和关系等)的分析,可确定甘肃境外客源市场目标层。在甘肃客源市场开拓中,坚持以“一级市场(港澳台、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英、德、法、澳)为核心,二级市场(西欧(除英、德、法外)、俄罗斯、菲律宾、印尼、新西兰、墨西哥)为主导,机会市场(世界其他地区)为辅助”的原则,针对不同市场的特点采取外派人员促销和密集性旅游宣传等方式分级开发。
第五,加快人才培养,优化旅游管理。建立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加大政府对旅游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造就旅游企业家和旅游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人才队伍;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培养各类适用人才。建立旅游人才培训中心,建设一支高素质复合型旅游人才队伍,培养专门人才;抓好旅游企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在职培训、转岗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全面推行旅游从业人员等级考试、资格认证和“星级导游”评选工作。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推进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甘肃省在规范旅游市场行业发展中,首先应通过各种政策和手段加强管理,制止各家旅行社之间的低价竞争,从根本上提升旅行社行业的整体服务质量,政府应积极引导各大旅行社在发展中应采用现代化、规范化管理手段,建设实力强、品牌亮的旅游公司。其次应加强购物行业管理,通过强化和落实相关法律政策对一些“黑心店”给予坚决打击,从源头上保证旅游购物店出售产品的优质性,从根本上维护甘肃旅游地的形象和声誉。最后应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监管力度,通过旅行社管理方面相关条例坚决制止导游拿回扣这一现象,通过各方面培训,从整体上提升导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第六,加强区际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甘肃及周边省区旅游资源丰富且品位较高,应打破行政界限与周围省区合作,实现最佳的资源配置,构筑西北旅游大板块。例如甘肃与四川九寨沟协同开发回藏风情、草原、山水风光旅游,与宁夏中卫、银川沙湖协同开发黄河风情旅游,与陕西、新疆协同开发陕甘新丝绸之路旅游,与陕西协同开发寻根朝觐旅游,与陕西延安协同开发黄土风情、红色旅游,与青海、西藏协同开发唐蕃古道旅游等。旅游产品跨区域的结果是区域营销协作,甘肃应加强区域联合,共同举办大型跨区域旅游推广活动,例如举办、加入西北旅游专题研讨会、协作会、招商会;联合参展促销、制作宣传品、推广跨区域线路;共同组织旅行社和媒体跨区域考察踩线、举办跨区域旅游活动等。
[1]郭盛晖,《国际旅游客源国与目的地概况》[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8
[2]王静,张珂,李雪波.甘肃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53~54
[3]王凯.宁夏入境旅游现状与对策[J].宁夏社会科学.2009,(11):78~79
[4]潘宇,马耀峰,白凯.陕西省入境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