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远
19世纪时,爱尔兰的农民以土豆为主食(因为面包太贵,只有贵族才吃得起),有一天土豆涨价了,但发现农民们对土豆的需求量反而大增。按道理说,涨价了,需求该下降才是。于是一个叫罗伯特·吉芬(Robert Giffen)的英国人开始研究这种现象……日后人们把那些涨价后需求反而增加的东西,命名为“吉芬商品”。
假设你原来是吃土豆炖牛肉才能吃饱,今天突然发现,土豆涨价了,在别无替代品、且购买力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你不得不把牛肉也换成土豆,直接炖了一锅土豆吃。牛肉是可以被替代的,而土豆已经无法被更便宜的东西替代了,于是我们只好牺牲别的消费,用土豆把对其他食品的需求也给替代了。
今天我去了趟附近的超市,在日化柜前看到洗衣粉日化用品也被抢购一空。那一刻,竟然心怀激动,因为传说中的“吉芬商品”居然就真的这么摆在我面前了——准确地讲我来晚了,连摆在我面前的机会我也没赶上就被抢光。听说是因为下月日化用品要涨价10%-15%,且不说这是不是真的,我暗自在盘算,一包洗衣粉算它20块,下月开始卖22块……如果说这个涨幅已经引起如此的恐慌,那公司边上的豆浆店活活将豆浆从3块提到4块,我们是不是应该去先囤一些?
一般这个时候,我应该会开始嘲笑开着汽车来抢购的那些人,他们不明白现金流一次性支出要比平均在日后多期支出损失更大。但当你反过来想,如果这的确犯得着去抢了,这意味着什么?课本上说过,“吉芬商品是由于商品不可替代,以及消费能力不足引起的不自信和恐慌引起的。”我的心中不免泛起一丝悲凉。我曾记得,中国经济学界曾因吉芬商品还有一些争论。张五常等大家一直在坚持吉芬商品是不存在的。我觉得如果今天他可以站在超市的洗衣粉柜前,他不會再争论了。
我还能责备抢购那些东西的大爷大妈什么呢?就像在19世纪面对那个把所有食品都换成土豆的农民。如果有别的选择,谁想这样呢?走出超市的时候,我努力地在回想着,大学时候还有哪些老师说过只有在“理想状态”或“极端情况”下出现的定义、法则和经济现象,真心希望,不要让我看到那些东西一一被验证。
作者邮箱:bigyuanli@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