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为了更好地生活

2011-05-30 10:48应琛
新民周刊 2011年19期
关键词:康复中心农家乐

应琛

三年前,他们的命运彻底改变。

如今,他们的命运重新定格。

“最漂亮的民居,最坚固的学校,最现代的医院,最满意的群众。”眼前,一栋栋新居在青山绿水间错落有致;脚下,一条条公路在昔日的“生命通道”延伸。除了美丽如画的重建新貌让人惊叹,还有一组数据令人们心生温暖:从2008年10月到2010年9月,两年时间的呕心沥血,700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战,纳入国家重建规划的29692个重建项目已开工99.3%、完工85.2%,概算总投资 8658亿元已完成7365.9亿元、占85.6%,圆满完成中央“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

或许,外人无法切身体会到灾区民众那种丧失一切的痛苦,也无法完全感知他们一路走来的艰辛。但在灾区,他们已经习惯用爽朗的笑声、自信的眼神,诠释生者的幸福。

走出心的废墟,生活还将继续。他们用三年时间驱除阴霾,建起新家,开始新生活——为了他们还活着。

新生

在离东汽不到10公里的德阳市区,有一个专为地震伤残人士提供帮助的康复中心,上千名在地震中肢体伤残的人在这里接受完全免费的假肢矫形服务。59岁的苏阿姨就是其中的一位,三年前的地震使她的大腿失去知觉。

在朋友的劝导和帮助下,苏阿姨来到了这个由德阳市残联和香港红十字会合办的康复中心。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右大腿完全没有知觉的她在装上矫形器之后又重新站了起来,并且开始学习走路。

她激动地告诉记者:“我从最初不能走路到慢慢能走路,我知道康复中心的工作人员花了好多心血。第一次走的时候迈一步那个汗就顺着头发往下掉,老师都说‘你不要怕,一个老师扶不住你,我们会有两个老师跟着你的,当时真的好感动。”

在采访过程中,苏阿姨始终保持微笑,如果不仔细观察,几乎看不出来她是一位戴着矫形器的残疾人。现在,苏阿姨觉得自己很幸福,比起那些在地震中遇难的,或是那些才20多岁高位截瘫的年轻人来说,她已经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即使残疾,也能生活。我现在不仅要活,还要活得更好。不然就太对不起救我,关心我的人们了。”

张琰是这家康复中心作业治疗部的一位医师。去年,刚从香港理工大学毕业的她就来到了这里。她说,一方面这里能给康复人士提供一个一对一的全人治疗,作业治疗专业毕业的她能在这里学到很多;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她是四川人,回来是为了一份感情。

“我们康复中心比较注重以整体的人来看康复人士,希望能帮助他们从心理、社交等全方位融入社会,让他们的生活尽可能完全自理。”张琰告诉记者,康复人士来到这里,只要不是双手,装了假肢后的他们首先能在形象上得到很大的改善,从而在心理上获得极大的提振。另外,在功能方面,假肢比拐杖更方便,尤其是单腿假肢的康复人士,功能基本上能恢复到百分之七八十,甚至很多人能够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张琰说,很多来到康复中心的伤残人士都像苏阿姨一样,从这里开始了新的生活,地震阴影也慢慢从他们心头散去。

2010年8月,在这里治疗的部分康复人士成立了“春蚕画坊”的团体。他们利用空闲时间画年画,制作一些手工艺品,不仅能打发时间,康复中心还会联络销路让他们赚点经费。

“画坊取意‘春蚕到死丝方尽,作为‘5·12的伤者,我们收到了社会各界的关爱,获得了新生,这些年画作品就是我们获得新生的证明。”画坊的成员如是说。

安居

沿着一条蜿蜒的小路,夹道的油菜花开得正灿烂。这里便是重建后的都江堰市翠月湖镇五桂村青城东桂院安置点,村中一座座两层或三层的小楼错落有致。浅粉与蛋黄相间的墙壁,青瓦铺就的尖尖屋顶,与屋旁木栅栏里的红花绿草,构成了一幅清新美丽的图画。

一家村民屋外的盆景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进屋里来耍嘛!”看到记者一行,这家的主人从屋内探出身子,热情地邀请记者进屋。

浅色瓷砖铺地,洁白的墙壁,浅米色的窗帘,月白色饰有传统文化图案的转角布艺沙发,郑道祥家的客厅清爽明亮。而厨房里同样干净整齐,双门冰箱、抽油烟机、热水器等电器一应俱全。

这幢两层新房的主人是郑道祥,今年57岁。如今郑道祥家上下水、电、天然气、电话和光纤宽带均已接通,楼上楼下共有160多平方米,家里五口人住着很舒服。他笑着对记者说:“说真的,现在我们这里的环境比城里还好。天然气加水电费每个月才一百多块钱。”

郑道祥介绍说,现在村里有专人负责打扫卫生,村里的环境比以前干净多了。“住进了新房,有这么好的条件,我们也愿意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种点花草、搞搞绿化,把农具收拾整齐,将垃圾扔到垃圾桶里,这样才能保持好我们的环境嘛。”

看得出,他很满意现在的居住条件。原来在地震发生的时候,郑道祥家里的平房倒了一间,其他几间屋顶上的瓦片也都震掉了。在板房中住了几个月之后,他们一家就搬进了新房。“这套新房总共花了20万元左右,其中政府补贴了9.9万元,自己出了一半。”郑道祥告诉记者。

据了解,翠月湖镇五桂村位于聚青线两侧,幅员面积3684亩,人口2435人,720户。“5·12”大地震该村688余户房屋受损。为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加快新农村建设,该村实施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现还耕土地127.4亩,新增土地面积110亩;全村155户利用农户使用集体土地使用权证贷款,实现贷款583万元,有力促进了安置点统规自建建设。

“每人平均能获得2万元的重建资金,再加上国家层面对重灾户1.6万到2.2万元不等的重建补助,这样每家就至少有8万至10万的建房资金。而我们这些房子的成本,大概是不到800元每平方米。也就是说,有了这些资金,老百姓建一个一百平方米的新居是没有问题的。”翠月湖镇镇长杨云飞说。

其实,“5·12”特大地震前,村民们住得比较分散,相互走动得比较少,现在集中居住,来来往往的机会就多了。在这里,每家每户有冬至吃羊肉的习俗。去年冬至之前,邻居们就分成几组,有的买肉,有的洗菜,有的做饭,一起准备。到冬至那天,在楼前的空地上摆了十几桌,大家凑在一起,吃得很热闹。

如今,郑道祥专心做起花木生意,一年下来,人均可以有1.5万元的收入。除了花木生意,村里逐渐热起来的旅游业也给郑道祥带来了新的机会。

“青山綠水抱林盘,大城小城嵌田园。”离郑道祥家不远处有一块“开心菜地”,湿润的泥土中整齐地种着绿油油的青菜。菜地的旁边,是一块健身园地,配备有几种简易实用的健身器械。穿过一条干净的水泥小路,来到一个小小的中心花园,白的玉兰,红的桃花,开得分外娇艳。

乐业

幸福的生活不只是住上了好房子,还要过上好日子。

2011年3月,经过装修,绵竹市金花镇玄郎村的农家乐“玄郎人家”重新迎客。老板刘小蓉在门楣上挂起“党啊比母亲还伟大”的牌匾,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农家乐是绵竹市金花镇玄郎村在“5·12”震后重建中发展起来的特色产业。刘小蓉告诉记者,和她同时期开设农家乐的如今几乎都已不干了,她却硬是闯出了一些名气。不仅“玄郎人家”,就连刘小蓉本人,如今都已名气在外,随行的德阳市外宣办的工作人员都极力推荐她为采访对象,理由是“她有很多经历”。

刘小蓉是四川省绵竹市金花镇玄郎村人。如今的她,在自己两层的小楼房里经营着“农家乐”,每天招呼客人、迎来送往,过得忙碌而充实。其实,她并非天生的经营家,也不是生意场的“老手”。

事实上,在2010年3月28日之前,她都“一直在家”。2008年,金花镇打造玄郎沟风景区,刘小蓉与丈夫拿出多年的积蓄外加借来的几万块钱,修了一座几百平方米的两层小楼,准备经营“农家乐”。然而,地震的到来使得他们的新家化为乌有,更让她失去了丈夫。“家里失去了顶梁柱,今后自己和儿子怎么办?”

好在村上、镇上的干部每逢节假日,都会带着礼物去看望她;村里在山下安置点分配宅基地时,将牌坊入口处最好的位置留给她;修建房屋时,镇党委书记向军亲自帮她联系施工队,镇上还为她解决了1万元的特殊困难补助;许多好心人为她送来了生活费……为表达感恩之情,刘小蓉在修好的新房门楣上挂起了“党啊比母亲还亲”的牌匾。

2009年初,刘小蓉主动到驾校报名学习驾驶技术,拿到驾照后,她买了一辆二手面包车,一边跑运输,一边忙着重建家园。2010年春节,刘小蓉和儿子搬进了180多平方米的两层新房。为了还清盖房的借款以及供儿子上学读书,刘小蓉又萌生了经营“农家乐”的想法。一番收拾后,刘小蓉的“玄郎人家”在2010年3月28日开业了。

40岁的她带领着五六个好姐妹铺开一个“大摊子”。无论是老板、厨师,还是服务员,“玄郎人家”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由这几个女人在打理。刘小蓉形容自己现在的生活只用了一句话,“晚上躺下就睡,站起来就继续向前走。”

现在,“农家乐”生意十分火爆,许多客人对她家很有特色的山野菜、山腊肉、竹笋鸡赞不绝口。一个月下来有四五千元收入,听话的儿子也考上了大学。

当记者问到,为何还不重新找个对象,这位漂亮的单身老板娘宛然一笑:“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我要把农家乐规模扩大些,越办越好,还要供儿子读完大学!”

村主任孙秀华告诉记者,除了“农家乐”,现在村里还开设了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既服务又合作生产,农民将他们的土地全部集中到合作社,他们就是股东。“现在这个时候,我们这里的人都上山搞管理了。我们有猕猴桃基地,450亩猕猴桃今年要完成。我们还有800亩的剥壳核桃和1100亩竹笋。今年,我们村要达到人均1万元/年的纯收入。”

“山上有银行,山下美家园,生活比蜜甜”,异地重建后的玄郎村重建成效显著,行走在一排排白墙黛瓦的川西民居中,大家感叹,标语牌上的口号已经成为玄郎村352户村民的真实生活写照。

猜你喜欢
康复中心农家乐
农家乐里去休闲
脑瘫儿童学前融合教育支援模式的构建和研究
杜鹃花红农家乐
欢迎来咱农家乐
南昌市康复中心管理问题分析
让农家乐再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