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的边界,潜藏的感性

2011-05-30 04:46李振华
新民周刊 2011年17期
关键词:伊夫瑞士当代艺术

李振华

中瑞当代艺术系列项目的开篇是瑞士新生代艺术家伊夫·内茨哈默在民生美术馆进行为期两周名为《自然 恐惧 实体》的现场创作。1970年出生在沙夫豪森的这位艺术家,曾在苏黎世艺术与设计学院学习视觉设计,获2006年瑞士艺术奖及大部分瑞士最重要的艺术奖项,参加2007年威尼斯双年展(瑞士馆),以及第二十届卡塞尔文献展等多个国际展览。其作品将眼光投射在人类社会的基本原则和潜意识层面上,以动画短片和多样的投影方式、奇怪的人物形象、交织着自然物体和梦境的奇景著称。

伊夫此次的项目旨在探索艺术家创作中出现的时间、现场、观看之间的关系。在时间上,开幕既是创作的开始,展出变成一个不断呈现、变幻的工作过程,而展览结束才是作品和过程都将面对的了结。现场是在创作过程中不可见的从思想转换为“物”(视觉材料和呈现)的过程,观看最终成为窥探这一过程的日常,如同游园或是漫步。

伊夫的工作通常表现在平面化的图形、图像,和带有设计、线描特征的视觉传达上。伊夫的工作不止于此,如他在文献展作品中所呈现的,将视觉图像实体化,以及反射的镜像、折叠的空间。材料仿佛直接从录像中生长出来,从那些线条的弧中,曲折委婉。投影中的影像,更是这一空间和视觉形象上的交集,就在装置物和镜像反射的空间中。这些互为映照和关联的图像、装置、线条,交互成为视觉的迷宫。

其影像中时有笨拙、简约、可爱的动物,被切割或穿透。也有如玩偶的人,出现在介于现实和虚幻的空间,与动物、日常物品,呈现出被细致设定,或是共时的特征,还有错乱的时间,这一共处的关系,时常被打破和重构,图形的相互侵扰让平面和表面之下,那些环绕勾联的空间和时间,更加地连贯和复杂,如同思考的螺旋,同时呈现在眼前,也许看到的就是全部。

伊夫的作品经常是混淆吸纳是空间的,从墙上的二维画面延伸出来的线,或是悬吊在其上的布料,或是投射其中的影像,让空间中的建筑内的线和点开始混同于他作品的空间。他空间中的这些图形,以及与之关联的物件,构成了一个视觉的轴心。这些关联的可被视觉识别的物件、平面或是影像,其中的联系也尤为微妙,如一个鹰隼正在叼着一个白色的布飞行,如一个狮子和安全围栏构成的互为拆解或建构的意象。它更像是图形和思考的双重延伸,让思绪可以顺流或是逆流而出。

理解伊夫的工作,我希望从这两个层面切入:一个是外在的造型,一个是内在的感受。我希望避免去讨论更加复杂的线索,以及他作品在瑞士文化,全球的当代艺术理念等总体上的关联。这一线索主要涉及比较的方法下,如何看待今日艺术的国际图景,我一直不认为有某种单线的文化的联系,文化和视觉艺术一直是互为作用的,甚至我们不能忽略每个时代的文化、政治、经济、科技的特征,如考古学家杰克·卫泽福德(Jake Weatherford)《成吉思汗與今日世界的形成》就给出了关于历史时间与今日世界的联系,这些联系在方方面面,解构了关于新与旧的极端认知。

我还希望能在瑞士和中国的精神上找到某种联系,也就是在当代的环境中找到,还带有山水、自然,以及怀有这些的人文精神。这在本质上不同于今日世界认识当代艺术的逻辑,一是通过找到知识根源的方式推理确认所有的物和行为的状态,一是通过完全的物化的认识,推理确认行为和精神的合法性。

猜你喜欢
伊夫瑞士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看得懂
耳聋的音乐家
耳聋的音乐家
“乔布斯背后的男人”将从苹果离职
为什么瑞士巧克力这么出名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翻译研究的学科建设与论文写作——访当代翻译理论家伊夫·甘比尔(Yves Gambier)教授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
瑞士镇迷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