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蕙兰
蔡美儿的书以及所谓“虎妈”式教育,必须置于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语境中去理解。无论是批评还是欣赏,直接将其等同于中国国内的家庭教育方式,会造成很多误解。
“虎妈”是谁?
她在美国出生,在美国长大,是一位地道的“美国妈妈”,但她那张中国面孔和圈养式的教育却令美国人给她贴上了“中国妈妈”的标签。中国人觉得蔡美儿不靠谱,因为她不知道孔夫子庙门往哪儿开就敢谈“东方教育”,就像用火鸡去熬香菇鸡汤,不是那个味儿;美国人不待见她,知名主持人在电视上和她互掐,因为看不惯她喝了这么多年洋牛奶,居然还会对不肯练琴的孩子“动粗”。
似乎最应该理解“虎妈”的群体,就是生活在美国的华裔。他们见过每天在花园里捉蝴蝶的美国孩子,偶尔怀疑知识会不会像蝴蝶一样飞到孩子脑子里,他们也听祖辈讲起“囊萤映雪”,知道中国满大街钢琴十级的孩子是怎么教出来的。可事实上,美国华人对虎妈也褒贬不一,指摘声不绝于耳,而深谙中美文化差异、处于精英阶层的旅美学者又是如何看待“虎妈”的?对此,《新民周刊》对美国塔夫茨大学中国文学教授兼中文部主任钟雪萍进行了越洋采访。
“虎妈”=“中国妈妈”?
新民周刊:“虎妈”蔡美儿的两个女儿都在音乐上出类拔萃,但她的中国式教育方式受到很多西方读者的抨击,“虎妈”的经历是不是说明中国教育比美国教育更有效?
钟雪萍:首先,蔡美儿的书,及其在美国网络上引起的激烈反应,本质上并不是中美教育孰好孰差的问题。《华尔街时报》上的选载似乎刻意摘选了极端内容。蔡说明她的“中国母亲”特指美国社会里的华裔,泛指那些东亚和其他她认为比较重视教育的少数族裔。问题是,《华尔街时报》的摘选,配上了“为什么中国妈妈更厉害?”(Why are Chinese Mothers Superior?)的题目,“中国母亲”用了复数,便有泛指所有中国人的意思;紧跟着就是英文的 “superior”,意为更好,更高一筹。似乎表示“中国”(的母亲)比“西方”(的母亲)要好。刺激了很多美国人。这种媒体炒作,不但有商业效应——蔡美儿的书立刻成为畅销书,亦反映了当下美国社会内部本身的焦虑,以及对“中国”的复杂心态。据说,《华尔街时报》网站上一篇文章的跟帖超过7000多人次,这还是第一次。
我个人的基本看法是,根据蔡美儿的书作中美教育比较,不合适。很难抽象说“中式教育”和“西式教育”有什么根本冲突。华裔家长身处和直面美国主流文化,文化差异会直接出现在作为家长的他们和受美国主流文化影响的孩子之间,所谓中式西式差异便会产生紧张甚至冲突。
新民周刊:虎妈育儿法是否代表了美国华裔家长普遍教育方式?在美国的中国人是怎么看的?
钟雪萍:蔡美儿列举她“中国式”教育的具体内容,除了各种“不准”以外,还骂女儿“垃圾”。尽管任何社会都会有人用极其难听的话,骂自己的孩子,但很少有人会如此自曝于众。不过华裔家长比较严格,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是挺普遍的。网上一些出自华裔青年的跟帖,说自己最恨的就是父母管得太严、太多,所以讨厌所谓虎妈育儿法。大多数在美华人对这位“虎妈”育儿法背后的东西,会有一种熟悉感,但蔡美儿的做法太极端,不代表华裔家长的普遍方式。
新民周刊:蔡美儿本身是移民二代,她的成长中也受到父母的严格要求。一个移民家庭从抵埠到融入主流社会,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移民家庭教育子女是否比一般美国家庭更严格?
钟雪萍:确实,移民家庭往往有生存压力,严格要求子女,既有文化原因,也有社会和经济原因。从移民史看,华人移民中有贫富之分,阶层之分,有的第一代是没有受过教育的穷人,有的第一代是大学毕业到美国读研,有的是非法移民,等等。华人“融入主流”还是个学术话题。不少学者曾撰文讨论,为什么一百多年前作为劳工来美国的华人,至今经常还会被人当作“外国人”。自1882年通过禁止华人入境的法案,美国国会直到1943年才废除此法。
最近二三十年来,华裔在美国被称作“模范少数族裔”,主要因为华人似乎更重视子女教育,他们的子女中,往往学习成绩相对比较好,能上好大学,能找到收入高、相对稳定的工作。不过,正如蔡美儿所说,其实很多其他族裔,也重视教育,也有对子女以自己的文化理念和方式进行教育的倾向。
美国作为移民社会,总有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不同族裔“原文化”的影响,其中有顺应主流的,有抵制主流的,也有两者兼具的。蔡美儿的书以及所谓“虎妈”式教育,必须置于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语境中去理解。无论是批评还是欣赏,直接将其等同于中国国内的家庭教育方式,会造成很多误解。《华尔街时报》网站上的激烈反应,折射出的是美国人的焦虑,是对中国的负面认识。不少美国人直接把蔡美儿的极端做法等同于“中国人”,等同于“中国”,进而强化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面对消费文化的对策
新民周刊:《虎妈战歌》中写道,西方家长很注重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善于鼓励孩子任何微小的进步,而东方家长很少在公开场合表扬孩子,认为维护孩子自尊心最好的方式是督促他们努力勤奋,在技艺上获得提高,来赢得别人的肯定,孩子将来也会感谢父母。您认为哪一种更正确?
钟雪萍:很难做这道选择题。因为她说得太简单。我不认为这里有“正确”与否之分。两者都可能走过头,事实上也都有走过头的。对孩子自尊心应有的尊重,不一定就要鼓励任何微小的进步(过分表扬,过分担心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亦可能导致孩子接受不了挫折);对孩子严格,也不一定不公开表扬。用心的家长,会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选择合适的方式。
不过,有必要把问题说开一点。
美国60年代出现“反文化”潮流。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作为这一反叛潮流主体的“婴儿潮”一代(1946-1965年期间出生),伴随着美国作为世界霸主的形成,以及消费资本主义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和形成,从“反潮流”走向主流,对美国文化在诸多方面的变化影响很大。其中之一,就是家长与孩子之间关系的变化,以及育儿的理念和方式更“自由化”,并逐渐成为主流。既有你所说的注重保护孩子的自尊心,鼓励孩子任何微小的进步,也提倡尊重孩子的个性,鼓励独立性。这些理念来自“自由派”的理想主义。抽象而言,“自由”、“个性”、“自尊心”固然重要,但是,现实中这些并不保证孩子同时又能学习好。理想主义在实践中往往会走样,尤其是当社会本身面对的问题发生变化时。
在以消费文化为主流的社会里,所有人面对的是一个从小就充满不同诱惑的物质世界。面对这些诱惑如果没有成人应有的干涉,对很多涉世浅、但又自觉了不起的孩子来说(很多时候,孩子会利用“权利”、“自由”的话语为自己的欲望服务),很难做出最终对自己有利的判断。蔡美儿代表了一种成人介入的方式,但属于极端。
我想,大多数华裔家长介于中间,既比较重视教育,也顺应美国主流文化(有些是相信它,有些则出于无奈)。事实上,很多华人的孩子,常跟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发生冲突,因为他们更愿意接受主流文化提倡的自由、个性和权利。不过,当这些孩子最终在社会上取得一份比较好的工作时,似乎都比较感谢父母当初的严格要求。
这种感谢即有其深层的文化逻辑,更有其政治经济逻辑。在政治和文化重心越来越向资本倾斜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者被严重剥夺,社会经济地位下滑,文化上受歧视。这时,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传统便显出与资本接轨的逻辑:读书有用,因为那是得到“黄金屋”的资本。但不下点功夫,光靠“自由”、“个性”和“自尊心”,知识无法自然而然跑到孩子们的脑袋里。所谓“虎妈育儿”以及对它的激烈反应,显现出的就是这个悖论。
新民周刊:从书中看来,西方父母更尊重孩子的意见,蔡美儿的丈夫杰德小时候放弃了学习小提琴,因为父母把选择权交给他。但中方父母认为,孩子在形成独立人格前,不能为自己做出最好的选择,通常会好逸恶劳,父母应该帮其做选择,这对孩子的未来更有好处。现实是如此吗?
钟雪萍:我的学生里,有很多非华裔的美国白人,他们中受父母影响选择专业的大有人在。同时,不少华裔学生,一开始确实按照父母的愿望选择专业,最多的是读生物专业,准备本科毕业考医学院。但因为发现自己并不喜欢学医,于是改专业的,也大有人在。
事实上,最近一二十年来,不管族裔背景如何,很多美国中上阶级的家长越来越包办孩子的事情,尤其是与教育有关的事。最近在美国一些大学、中学和其他场所,相继放映一部题为Racing to Nowhere(《方向不明的竞跑》)的有关教育的纪录片,记录中上层阶级的孩子们,在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压力下,感到心力不支。
新民周刊:蔡美儿要求女儿坚持不懈练习琴艺,被视为中式教育的特征;而《财富》杂志记者杰夫·科尔文也撰写过《哪来的天才》一书, 指出天才都是通过勤奋练习而来。美国主流价值观似乎并不排斥勤奋练习。
钟雪萍:美国主流价值观里当然不排斥勤奋练习。实用主义是美国主流的文化资源之一。提倡勤奋学习与实用主义紧密相连。跟中国传统的“书中自有黄金屋”有异曲同工之处。不过,即使如此,孩子们往往受主流文化里其他东西的影响更大,比如反智主义,比如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比如把个人欲望混同于个性,比如明星崇拜,比如拜金主义,等等等等。主流文化中大量自相矛盾的东西,全都在孩子们身上体现出来。蔡美儿的“育儿法”反映的就是家长对主流文化的焦虑。
谁动了孩子的创造力?
新民周刊:一些中学时期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在国内成绩平平,但在国外学校却受到肯定,为何“差生”更适应国外的教育?
钟雪萍:这很简单:“差”只能相对而言。中国的“差生”到了美国,往往跟这里的“好”学生在某些(比如数学)知识方面处在同等水平上,甚至更好。这说明中国中小学教给学生的知识量,比美国同等年级的往往多得多。美国中小学很多老师跟不少家长一样,以表扬为主,确实会对任何微小的进步加以鼓励,这会让中国来的“差生”大受鼓舞。美国大多数中小学作业较少,也符合包括“差生”在内任何孩子的口味。很多“差生”不是不聪明,可能确实不适应中国的应试教育。美国中小学教育相对压力小,又能经常受表扬(因为中国的“差生”其实已经受益于在中国学到的知识),适应就应该是一定的了。但是,那些“差生”是否能真正学到很多东西,则当另说。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美国呆久了的孩子无法再回中国读书,因为,除了习惯不同,无法再适应以外,就知识量而言,也跟不上了。
新民周刊:奥巴马政府前首席经济顾问萨默斯评价蔡美儿的教育方法时指出,创造性是一种更宝贵的财富,是教育者和父母应该强调的。有一种说法,中国出不了诺贝尔奖得主是因为中国大学教育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但也有人认为,学生的创造力在进入大学以前就被基础教育消磨殆尽,大学教育也无能为力。您认为究竟是初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出了问题?
钟雪萍:问题可能既在初等教育也在高等教育。《论语》里有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想孔老先生早就明白,学与思两者必须兼有。中国学生,知识往往比美国学生多得多,可是思考的培养太少。美国学生往往还不知道多少,就有一大堆想法,于是经常谬误百出。
如今一提创造性,立刻联想诺贝尔奖。诺贝尔奖已然成了某种意识形态的稻草人。中国教育问题要反思,这很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不应纠结在稻草人层面上,更不应“言必称希腊”。我想中国的年轻人,绝大多数不但爱学习,也爱思考。除了教育体制外,关键在于老师们,做什么样的表率,是否同样爱学习,同样爱思考。另外,必须重视整体性教育理念和水平的提高,重视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从沿海到内地,从城市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