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节必涨已成为白酒的定律,9月份,中秋节和“十一”双节齐来,白酒企业纷纷宣布涨价,中秋节前,五粮液、剑南春等提升产品出厂价格。洋河已率先对国庆酒市喊出涨价口号,调整部分产品出厂价5%~10%,各路企业蠢蠢欲动。忙于在各行业按价格葫芦的国家发改委快速出手,在9月16日约谈国内五大白酒企业,要求“保障供应”“稳定价格”。不过,各界对其效果并不抱过多期望。
这是发改委今年年内第二次约谈相关企业,第一次是在今年3月末,茅台在今年年初宣布涨价20%,开启价格历史涨幅之最,而后,白酒价格集体看涨,发改委也曾出面干预,所有参会白酒企业一致表示拥护。然而结果只是暂缓了白酒企业的提价行动,不久后一些企业便阳奉阴违地相继展开调价,白酒市场零售价涨个不停,对于发改委的约谈,有学者嗤之以鼻,认为专捏软柿子。其实就是这个软柿子,发改委也不好捏。个中原因主要是酒业实行产销分离,约谈即使能管住白酒企业,但管不到经销商,零售终端的价格是由市场决定。如年初53度飞天茅台的出厂价涨了一次,由499元(注:单位均为人民币)涨至619元。有些市场零售价却已经涨了四五轮,从1099元一路涨到现在都逼近2000元了。而且据一个酒企的朋友说,其实厂家变相涨价的伎俩很多,比如通过增收“保证金”来变相提高出厂价。如原出厂价为509元,对直接管辖的经销商每瓶酒收取50元保证金,就能将出厂价升至559元。发改委约谈hold不住白酒价格,不过换来又一番“暂缓提价”。 而且,时下进入一年中白酒黄金销售时间,相信本次“暂缓”将比上一次更短暂。
从行业和市场的角度看,政策的力量十分有限。根据半年报,酒业13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达到了131亿元,占整个白酒市场近50%的份额。贵州茅台和五粮液合计81.6亿元,占行业总利润近1/3,所以酒业格局是典型的金字塔结构,所说的垄断、“饥饿营销”等都与此有关。而酒业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资源垄断性。酿造上等好酒需要地理条件、气候、文化传统、酿造工艺等多种条件配合,这就决定了生产茅台和五粮液等这些资源的稀缺性。在市场上,近年,经济发展明显,而走动关系,官场交际等都需要白酒这种工具,再加上游资的炒作,混合起来造成目前这种局面。目前最坏的地方是这些带有垄断性质的行业无法适用市场定价,管制显然更是权宜之计,一套完善的价格形成机制才是正道。
(文/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