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庶民”科学家的胜利

2011-05-30 10:48石野樵
南风窗 2011年20期
关键词:庶民科学界医学奖

石野樵

国人多年来对于诺贝尔奖的渴望,因为屠呦呦的获奖,似乎就快要得到实现了。在9月12日揭晓的2011年度拉斯克奖的获奖名单中,81岁高龄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这也是至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

“拉斯克奖”被看作是诺贝尔奖的“风向标”,素有“美国的诺贝尔奖”之誉。1997年以来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中,近一半也是拉斯克奖得主。屠呦呦此番获奖,被很多人认为距获得诺贝尔奖仅有一步之遥。

而在此之前,屠呦呦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她既没有博士学位,也没有海外留学背景,头上更没有中国两院院士的桂冠,但正是这个在国内科学界默默无闻的“三无”教授, 在中国本土做出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原创性工作,得到国际学界认可。今年9月,以研发实力著称的全球最大的制药集团之一葛兰素史克(GSK)中国研发中心也将其设立的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颁给了她,以表彰她对生命科学及相关技术发展的突出贡献。

屠呦呦的获奖,对于目前中国科学界来说无疑是一支强心针,但它同时也再次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科学家获得世界认可如此之难?其实多年来,我们并不缺乏天赋优异的年轻人,也并不缺乏科研资金的投入,但僵化的体制和功利的学术氛围却阻碍了他们成为精英人才。

真正的一流科学家,必然是对大自然抱有强烈的好奇,他们在兴趣的支配下去探索这世界的真与美,他们不需要丰厚的报酬,只要衣食无忧,有良好的研究环境就行了。他们的兴趣也不在做官或期望某一天飞黄腾达,而专注于工作的本身。只要能顺心工作,受到尊重,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但在中国,学术体制受实用主义影响太深,培养高尚的情操并未得到重视,在现有的评选制度下,学术成就不再是评选个人职称的绝对因素。评委的兴趣爱好,关系亲疏,参选者年龄差别等等都成为隐性的考量依据,这些“潜规则”使中国学界饱受诟病。此前北大教授饶毅宣布今后不再参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评选,便是个巨大的讽刺。

受这样的学术氛围影响,部分学者也变得无法“淡定”,他们开始致力于研究实际的策略和提升自身名望,不敢尝试新的内容、探索新的问题,本该集中在学术探索上的兴趣反倒被分散了,学术成就自然停滞不前。我們应该培养更多的像屠呦呦这样的科学家,他们或许平凡如庶民,但探索自然的兴趣却异常执著。

猜你喜欢
庶民科学界医学奖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探索古人类基因
享用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镇痛成果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院士冯端:科学界的 莎士比亚 让我们相信爱情了
霸权更迭、俄国革命与“庶民”意涵的变迁
——重返“五四”之一①
霍金,科学界的传奇
新旧の文化が交わり庶民の郷愁誘う景観
爱因斯坦是对的
论西周时期的民间音乐教育
唐代佛教的化世与俗化:佛教庶民化与庶民化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