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池芳,李克才,邱来玉,张仙春
(1.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农作物病虫测报防治站,浙江 台州 318000;2.椒江区洪家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浙江 台州 318000)
褐飞虱属迁飞性害虫,具有暴发性和毁灭性,是水稻生长中后期重大害虫之一。2005-2009年椒江区单季晚稻连年大发生,年发生面积在1万hm2左右,并造成一定损失,给当地水稻生产构成极大威胁,本地主要危害代次为6(4)代、7(5)代,主要表现为水稻孕穗后田间虫量突然暴增,防治难度很大。为了掌握本地褐飞虱发生危害特点,总结防控经验,作者对近5年来褐飞虱测报与防治资料进行了简要小结。
椒江位于浙江东部沿海,常年水稻种植面积0.6万 hm2,2005年褐飞虱发生面积 1.1万 hm2,发生程度为大发生,其中6(4)代大发生、7(5)代特大发生,不防治区最高虫量百丛73200头,出现日期9月9日;2006年发生面积0.94万hm2,发生程度为大发生,其中6(4)代大暴发、7(5)代大发生,不防治区最高虫量百丛62100头,出现日期8月25日;2007年发生面积1.05万hm2,发生程度为大发生,其中6(4)代大发生、7(5)代大发生,不防治区最高虫量百丛152000头,出现日期9月29日;2008年发生面积1.14万 hm2,发生程度为大发生,其中 6(4)代中偏重,局部大发生、7(5)代大发生,不防治区最高虫量百丛94500头,出现日期9月19日;2009年发生面积1.05万 hm2,发生程度为大发生,其中6(4)代大发生、7(5)代大发生,不防治区最高虫量百丛74500头,出现日期9月10日。
从灯下诱虫量看 (表 1),观察区灯下 (老灯)2007年诱虫量1003头、2008年诱虫量 564头、2009年诱虫量1575头 (智能灯诱15671头),而1997-2004年平均年诱虫量为57头;分别增16.6倍、8.9倍、26.7倍;从表1可看出迁入峰次明显增多,2007年出现10个峰次,2008年出现6个峰次、2009年出现11个峰次,而1997-2004年最多年仅出现2个峰次;近几年虫主峰提前,虫峰期虫量高,如2006-2008年蛾主峰提早到8月底9月初,且近5年主峰日诱蛾量平均达1248头,比1997-2004年平均16头增77倍。
据田间系统调查,近年单季晚稻田间短翅型成虫初见为8月初,时间明显提早,这是以前双季晚稻长翅型成虫初见期,如2008年和2009年都是8月5日初见;其数量也大量增加,如2008年9月10日观察区防治田块平均百丛短翅量620头、2009年8月25日就有134头,繁殖速率快,增殖倍数也高,如:2008年8月21日观察圃防治田块百丛虫量查到57头,到9月19日调查百丛虫量暴增到25606头,2009年8月10日观察圃防治田块百丛虫量仅查到28头,至9月10日调查百丛虫量暴增到20881头。
从椒江近几年田间观察,褐飞虱主害代发生期明显提前,如2009年单季晚稻于6(4)代就达大发生程度,全季最高虫量出现在9月10日前后,要比常年早20 d左右,9月20日失治田块相继出现“穿顶”,其他年份也为类似情况,由于迁入量的差异、防治不平衡等原因,造成地区间、田块间虫量发生差异大,如2008年9月5日测区调查百丛虫量最高8560头,低的380头,同日三甲面上普查,高的田块百丛虫量4160头,低的仅为20头,2009年9月底前三甲面上普查高的田块百丛5760头,低的百丛40头。
表1 历年褐飞虱灯下诱虫量和群数量消长情况
褐飞虱为迁飞性害虫,其迁入期早迟、迁入量大小、迁入峰次多少及田间短翅型成虫出现早迟、密度高低等对褐飞虱发生程度有密切关系,因而监测上不仅要关注虫源地虫量,更要注重本地虫量,不仅要加强灯诱监测,更要重视田间种群数量系统调查,根据多年经验,监测中,为确保调查数据可靠性、准确性,要适当增加调查的样本数,增加监测点,并要结合面上普查,同时,要加强各县、市(区)病虫信息交流,才能全面准确掌握褐飞虱发生动态,才能准确作出预测预报。
褐飞虱具有极强暴发性,极高的种群增长能力,据报道[1],褐飞虱迁入后经繁殖2代的增长倍数能达到1000~1500倍。,褐飞虱中后期暴发的主要虫源来自前期 (3代)迁入后本地繁殖的2代,其次才是4代补充迁入的虫量,因而防治前期虫量显得尤为重要,也即落实“治前控后”防治策略是决定褐飞虱防控成败的关键[2]。根据我们近几年面上防控经验,根据褐飞虱主害代提前及种群增长倍数高,易暴发成灾情况,在可能暴发的地区、年份要及时调整防治策略,应采取“治3压4控5”的防治对策,压低3代、4代虫口基数,减轻后期防治压力。
2005年前吡虫啉是防治褐飞虱主治农药,但因连续多年使用,褐飞虱对其产生了极高抗药性,2005年就因其严重抗药性,造成大面积毁秆倒伏,损失惨重。为此,我们在当年就着手开展防治药剂筛选,从田间试验及面上使用情况看,提出了合理的防治配方,即防治褐飞虱在低龄若虫期选用噻嗪酮、吡蚜酮,虫龄高时加毒死蜱,成虫发生量多时选用毒死蜱,发生量大时应用噻嗪酮或吡蚜酮和毒死蜱混用,对水稻生长后期已出现“冒穿”稻田,可采用立即排干水,在上午露水干后,用敌敌畏拌细土或细砂撒施,同时,要根据病虫测报站发布的病虫情报开展适期防治。并严格实行指标化防治,即推行分蘖期每丛1~2只 (为治前控后的策略性防治指标),孕穗期丛平均5~6只,齐穗灌浆期8~10只,蜡熟期10~15只。
近年来超级稻面积不断扩大,生产上因其植株高大,原来手动喷雾器很难适应防治,主要是生长中后期,喷水量不足,防治效果下降。为此,在水稻生长中后期尽量使用机动担架式喷雾机,加大用水量,实行统防统治。为确保防治效果,防治后3 d检查防治效果,对防治不理想田块及时进行补治。
首先选择抗 (耐)性品种,2009年我们对10多种水稻品种进行褐飞虱抗性试验,从试验中发现,粳糯稻较抗褐飞虱,籼粳杂交稻次之,而籼稻较感褐飞虱;其次加强肥水管理,避免偏施氮肥,适量增施钾肥;再次是降低化学农药,如菊酯类、三唑磷等有机磷类农药使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使用量;最后,实施稻田养鸭等生物治理措施,实现生态调控。
[1]程家安,祝增荣.2005年长江流域稻区褐飞虱暴发成灾原因分析 [J].植物保护,2006,32(4):1-4.
[2]张谷丰,易红娟,孙雪梅,等.南通市通州区水稻生育后期褐飞虱暴发虫源分析及治理对策 [J].江苏农业科学,2009(3):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