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学琴
儿童性早熟(precociouspuberty,PP)是一种青春发育异常的内分泌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青春期提前启动,即患儿生长速度突然增加、生殖器官及性征的发育成熟比同龄儿童提前。女孩在8岁以前,男孩在9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或者女孩在10岁以前发生月经初潮即可被诊断为性早熟[1]。近年来,随着各种污染的日益严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食物添加剂的广泛应用,使得儿童性早熟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目前该病的发病率已经高达0.60%,是仅次于儿童肥胖症的第二位儿童内分泌疾病[2]。儿童过早出现第二性征,往往会产生不安和恐惧的心理,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均带来不良影响;此外,第二性征的过早出现,可使患儿的骨骺提前闭合,致使其成年后身高较正常人矮小[3]。因此,加强对本病的认识,了解其发病情况及其危害,可以为鉴别和治疗该病提供良好的依据。现对本院收治的86例性早熟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特征,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86例患儿均来自2007-12/2010-12江苏省盐城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内分泌科收治的性早熟患儿,其中男 4例,女 82例,年龄10个月至9岁,平均年龄(7.4±1.5)岁;真性性早熟17例,其中男2例,女15例;假性性早熟19例,其中男 1例,女18例;其余50例患儿为部分性性早熟,其中男1例 ,女49 例 。
1.2 诊断标准 参照“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性早熟的诊断标准对性早熟患儿进行诊断,其中真性性早熟的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组“对中枢性(真性)性早熟诊断和治疗的建议”[4]。
1.3 纳入标准 (1)9岁以前出现发育等第二性征;(2)未经任何药物治疗;(3)特发性性早熟和部分性早熟。
1.4排除标准 (1)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所导致的真性性早熟;(2)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所导致的真性性早熟;(3)假性性早熟,包括性腺肿瘤、肾上腺疾患、外源性摄入含性激素类药物或食物所致及多发性骨纤维结构不良伴性早熟综合征等。
1.5 方法 详细询问并记录患儿的生长史、行为史、外阴和乳房发育史、阴道分泌物及其出血史、家庭成员性发育史、头颅外伤史以及其摄取激素类药物史,尤其是其误服避孕药史。详细测量并记录患儿的身高、体质量、乳房、阴毛分级,以及其外阴发育情况等。所有患儿均进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用2.5μg/kgGnRH(最大量不超过100μg),采用化学发光法分别于0、30、60、90min采血测定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于次日早晨测雌二醇(E2),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患儿的甲状腺功能(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素(TSH));骨龄检测:所有患儿均拍摄左手腕和掌指关节正位X线片,采用Greulich-Pyle图谱进行骨龄分析,盆腔超声检测患儿子宫、卵巢的容积、直径大于4mm卵泡的个数、睾丸大小以及有无占位等。
2.1 性早熟相关因素分析 见表1。
表1 86例性早熟患儿发病因素分析(n)
表1结果说明,本组86例患儿性早熟与环境及饮食等因素密切相关。
2.2 辅助检测结果 (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86例性早熟患儿均进行GnRH激发试验,其中17(19.77%)例真性性早熟患儿试验呈阳性,即全部在激发后30min达到LH峰值;其余69例患儿呈阴性;(2)骨龄检测结果:86例患儿中有12例的BA值超过生理年龄1岁以上,占13.95%,其中1例患儿骨龄提前了3年;(3)盆腔超声检测:86例患儿中,有29(33.72%)例患儿的子宫、卵巢容积增大(子宫容积大于1.65cm3,卵巢的容积大于0.9cm3)并且其单侧卵巢有4个以上直径大于4mm的卵泡。
相关研究发现,性早熟患儿多数为女童,男∶女可以高达1∶5。本组86例患儿中,有82例为女童,4例为男童,女∶男为20.5∶1,女童所占比例远远高于男童,与文献报道一致[5],但本组病例中女∶男值远远高于文献所报道,可能与样本数少有关,也可能表明女童患性早熟的比例正逐日上升,需要引起家长及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注意。性早熟按其发病机制可以分为真性、假性和部分性3种类型。真性性早熟也称中枢性性早熟(CPP),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发动和成熟,患儿具有生育能力,其发育顺序与正常青春期相似。该类型大部分是由于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所致(又称为特发性性早熟ICPP),也有少数病例是由于脑膜炎、病毒性脑炎或者下丘脑、松果体部位的肿瘤等器质性病变所致。可以找到发病原因的称为继发性性早熟,找不到原因的称为特发性性早熟。本组86例患儿中,17例为真性性早熟,女童15例,其中特发性患者有12例(80.00%),继发性患者有3例(20.00%),1例是由于曾患有颅内疾病,另外2例常食补品或反季节水果;男童2例,其中1例(50.00%)为特发性,1例(50.00%)为继发性,常食补品或者反季节水果,与文献报道一致。本组患儿中有12例骨龄提前,身高增长明显;17例GnRH兴奋试验均表现为LH、FSH峰值较基础值增加3倍以上,LH峰值>12U/L,LH/FSH>0.6。
假性性早熟也称外周性性早熟,患儿只有第二性征的出现,但没有性轴的启动,所以患儿无生育能力,第二性征的发育顺序与正常青春期发育的顺序不一致。该类型的性早熟主要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性激素的作用,导致患儿的生殖器官提早发育,出现第二性征。本组86例患儿中19例为假性性早熟,男1例,女18例;5例患儿有误服避孕药史,所以年幼儿童的父母要注意管理避孕药;9例常食补品及反季水果,可能是由于种植反季水果所使用的药物的结构与性激素结构相似有关;4例患儿常接触成人书籍和电视,可能由于成人性知识的书籍或者电视节目会刺激儿童的感官,导致其性发育有关。因此,儿童家长应引以注意。
部分性性早熟也称不完全性性早熟,是指患儿仅有乳房发育或者阴毛发育,无其他第二性征出现和生长加速。该类型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患儿下丘脑稳定的负反馈机制尚未建立而有暂时性的FSH及E2增高有关。本组中有50例患儿为部分性性早熟,其中11例常食补品或者反季节水果,6例常接触成人书籍或者电视,大部分的患儿(33例)无明显的诱因。该50例患儿有48例表现为乳房发育,2例为阴毛发育,均无身高加速和骨龄提前的现象,并且其GnRH兴奋试验阴性。相关文献报道[6],一些部分性性早熟可以在毫无任何征象下转为真性性早熟,所以医护人员应对此类患者进行追踪观察。
总之,性早熟的发病率近年有增多的趋势,其中以女童为主要发病人群,医务人员及幼儿家长应对该病给予足够的重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同时应做好预防保健的宣传工作,幼儿家长应加强避孕药的管理,并减少孕妇及婴幼儿补品的滥用。
[1] 朱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儿童真性性早熟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2006,26(8):49-50.
[2] 郑诗华,王红怡,区采莹.儿童性早熟[J].广东医学,2008,29(10):1749-1751.
[3] LiST,LozanoP,GrossmanDC,etal.Hormonecontaininghairpro ductuseinprepubertalchildren.ArchPediatrAdolescMed,2002,156(1):85.
[4]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组.对中枢性(真性)性早熟诊断和治疗的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2003,41(4):272-273.
[5] DevriesL,KaschanskyA,ShohertM,etal.Familialcentralprecociouspubertysuggestsautosomaldominantinheritance.JClinEndocrinolMetab,2004,89:1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