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情南阳站
——特高压南阳站扩建工程“第二战役”施工纪实

2011-05-28 08:46彭怀胜彭怀胜王存芳
河南电力 2011年9期
关键词:特高压吊装电网

_彭怀胜 _彭怀胜 王存芳

50多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全国胜利的基础。

50多年后,在中国电网建设的关键进程中,数千名国家电网人以备受瞩目的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扩建工程为主战场,打响了另一个“三大战役”。其中,从5月中旬至8月底的“第二战役”可谓举足轻重,意义重大。

在南阳站,河南送变电建设公司投入500多名员工、20多台大型施工机械,在六大施工区域逐个展开攻坚,战炎炎烈日,斗三伏酷暑,用智慧和汗水取得了完胜。

把握关键 用数据说话

在6月份召开的特高压扩建工程协调会上,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郑宝森把该工程第一次停电施工、两次停电之间的电气设备安装阶段施工、第二次停电施工称为扩建工程“三大战役”。

送变电公司项目经理张斌告诉笔者,南阳站扩建“第二战役”的主要内容是电气一次设备安装及试验、串补装置安装及500千伏区二次接线施工等,施工任务重,涵盖专业广,点多且散。

“其中,特高压串补装置将显著增强同步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特高压电网的输送容量和跨区电网的资源配送能力。而串补平台吊装,则是整个‘第二战役’的关键。”他说。

特高压串补为世界首次研制,现场首次安装,技术复杂,对现场安装的一致性与质量稳定性有严格要求。南阳站串补安装工程量占扩建工程串补工程量的3/4,平台单相长27米,宽12.5米,平台安装高度约12米,重约70吨(不含平台上设备),且无安装挂点,施工难度极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确保吊装成功,早在2010年10月,送变电公司就组织专家组,把串补平台吊装作为关键课题进行研究,在总结常规500千伏串补平台吊装的基础上,广泛开展调研,在全国范围内寻找能满足需求的吊车、门型吊等机械设备,按照技术经济比较的方式确定机械设备,力求选择最佳配置,发挥最高效率。同时,还及时跟踪串补设备研制情况,提前与厂家沟通,掌握平台结构,合理布置吊点。

今年3月,经过优化比较,结合现场情况,该公司确定荆门侧串补采用龙门吊的吊装方式,晋东南侧串补由于场地开阔,大型吊车可以顺利施展,则采用两台260吨履带式吊车进行吊装,并分别制定科学、细致的施工方案。

“经过层层审核,无数次的修改和完善,今年5月,最终方案顺利通过了业主方专家评审组的严格审核。串补平台吊装是我们第一次施工,虽有压力,但是有了成熟的方案,我们很有信心。”项目总工、方案制定者之一的周亚辉说。

确保精度 保安全和质量

周亚辉介绍说,串补平台的吊装分为三个步骤,即14根支柱绝缘子的安装、平台的吊装和10对斜拉绝缘子的安装。其中,平台的14个球碗必须严丝合缝、一次同步地扣在14根支柱绝缘子顶端的球头上,这是相当困难的。因此,要确保吊装的安全和质量,必须严格控制每道工序的精度。

平台组装时,技术人员把平台对角线距离及水平度误差均控制在2毫米以内,为平台的顺利就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确保指挥精准,所有人员分专业统一编号,每台吊车亦进行编号管理,并设专用指挥信号。在平台四周设置4个观测点和4个测量点,并配备专职技术人员进行观测。“吊装现场的每名员工都知道自己的站位和职责,可以说是井然有序。”周亚辉说。

14根10米高的支柱绝缘子的整体水平度至关重要。安装时,4名测量人员用经纬仪测量其垂直度,误差控制在5毫米以内,4名观测人员置身于平台四角的高空作业车内进行实时观测,确保其顶部高度误差现场控制在2毫米以内。

6月16日、6月21日,晋东南侧、荆门侧分别采用台吊、龙门吊成功完成了首台平台吊装。“整个过程比较顺利,两台260吨吊车配合高度默契,协调性、同步性、一致性非常好,龙门吊运行非常平稳,非常高效。”担任吊装总指挥的周亚辉说。

1.特高压南阳站一景

2.首台主变安装就位

首吊成功后,送变电公司迅速召开了总结会。“总结会上,两套方案的参与者全部参加,大家各抒己见,对首吊过程中的不足进行细致的总结,对方案中的部分细节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比如,我们把首次吊装时在平台四角绑扎的4根拦风绳改为8根,这样平台就位时的稳定性更好,而且小范围内的调整也更加精确,使得后续平台的吊装更为顺畅,效率更高。首台平台从起吊至就位用时80分钟,正是通过对细节的不断优化,最后一台仅用时50分钟,而质量工艺同样优良。”周亚辉说。

平台吊装成功后,电容器、电抗器、火花间隙等串补设备安装同样不容小觑。

对此,项目部细化质量责任制,加强质量监督、跟踪,确保安装质量工艺。

技术创新 提效率和水平

“第二战役”期间,送变电公司员工在施工技术、工艺细节上精心策划,大胆创新,也取得了许多突破。

在主变施工中,技术人员设计了高处作业安全围栏,使变压器高处作业人员和变压器附件均得到了保护,有效保证了施工安全。同时,还设计了专门的人孔防护罩,操作方便,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露空时间,防潮,防止粉尘进入变压器箱体,且保证了采光效果。

针对全站1500吨的大滤油量,项目部在总结特高压一期建设过程中自主研发的封闭集中式绝缘油处理系统的基础上,优化了全封闭集中式绝缘油处理系统,加装了电磁阀和自动控制器,变为全自动封闭集中式绝缘油处理系统,减少了人员投入,提高了滤油自动化程度。

在HGIS抽真空及注气的过程中,现场制作了抽真空专用分接装置,可以“一抽多”,即一台大型真空机组同时进行多个气室的抽真空处理,大大提高了效率。同时,还制作了3个防尘篷,内置空调,保证HGIS设备对接时所要求的空气湿度,确保了对接的质量。注气过程中,研制了防止SF6气体充气过程中瓶体结冰的专用设备,移动方便,操作简单,既保证安全,又提高了充气效率。

3.安装调压变附件

4.进行串补平台上阻尼电抗器吊装

5.吊装串补平台上电容器组

在500千伏管母施工中,针对第一次使用φ320的大口径管母,现场创新改进了管母焊接操作平台,可使管母线多角度旋转,做到每个焊口一次焊完,保证焊接质量。

“我们与厂家合作,设计了φ320大口径管母的新型管母切割机,工作效率提高将近1倍。”施工队长陈保军介绍。

在软母线施工中,研制软母线专用压接平台,操作既安全又方便,特别是在质量和工艺上减少了人为影响,使得压接工艺更为美观。

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创新的同时,该公司还注重总结和提炼特高压成果,目前,已申报专利2项,发表论文1篇,并完成了《1000千伏串补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编辑工作,受到了广泛好评。

正是如此孜孜以求、精益求精,8月30日,南阳站串补设备安装全部完成,“第二战役”圆满结束。

行百里者半九十。“第三战役”的大幕已经拉开,决战的号角已经吹响。英勇善战的河南送变电人继续发挥聪明才智,向主变集中安装、老站改造、系统调试等一个个难啃的“硬骨头”发起攻坚,胜利必将属于这支光荣的团队。

智能电网ABC(连载六)

1. 什么是“三华”同步电网?到2020年预计规模有多大?

通过特高压交流网架将我国华北、华东和华中区域电网连结起来形成的特高压同步电网,称为“三华”同步电网。“三华”同步电网连接北方煤电基地、西南水电基地和华北、华中、华东负荷中心地区,覆盖地理面积约320万平方千米。2015年,全国将形成东北、“三华”、西北、南方四个主要的同步电网。到2020年,预计“三华”同步电网总装机容量约10亿千瓦,占全国的57%;全社会用电量约5.26万亿千瓦时,占全国的67%;与北美东部电网等国外现有大型同步电网的规模基本相当。

2. 为什么“三华”同步电网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煤电运矛盾?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能源运输需求不断增加,铁路运输长期面临巨大压力,全国性煤电运输紧张状况反复出现。每逢恶劣天气、节假日客运高峰,中东部地区就会出现煤炭及电力供应紧张。“就地平衡”的电力发展方式是导致全国性煤电运紧张状况反复出现的主要原因。我国煤炭运输量长期占据铁路货运量的一半以上,运煤几乎是煤炭基地能源外送的唯一方式。目前,山西、陕西、蒙西地区能源外运总量中,输电比重只占5%(输煤量是输电的20倍),输煤输电比例严重不协调。

未来我国能源运输需求仍将持续较快增长,单一依靠铁路无法满足煤炭大规模运输的需要。建设“三华”同步电网,构建科学合理的能源运输体系,可以彻底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煤电运紧张问题。2015年,山西、陕西、蒙西、宁东地区直接外调原煤14.5亿~15.3亿吨,外送煤电9352万千瓦,折合原煤1.9亿吨,输煤输电比例约为8:1。2020年,山西、陕西、蒙西、宁东地区外送煤电1.3亿千瓦,输煤输电比例约为4:1,届时,铁路运力将保持在80%左右的利用率,处在较合理的水平。通过加快发展特高压,输煤输电并举,可以实现能源、环境、经济等综合效益。

猜你喜欢
特高压吊装电网
穿越电网
再谈液压吊装
立式设备吊装抬尾吊车的选择
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失效绝缘子判断的仿真计算
电网也有春天
争分夺秒的吊装
一个电网人的环保路
电网环保知多少
我国最长距离特高压输电工程开工
特高压输电塔双重非线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