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菲 陈则勇
气温连日上扬,尽管尚在初夏时节,尽管尚是清晨,脸上却有汗水涔涔而下了。驶往灵山的车,早已打开空调,坐上片刻,稍觉凉爽。这一路上,时见农舍门前,栀子花开,洁白素雅。再望远处,晨雾缭绕,山影如黛,令人产生行在水墨画中的错觉。
灵山,位于信阳市罗山县,形成于中生代白垩纪,海拔虽不高,但石奇崖险,谷幽林密,有妙景无数。深居其中的灵山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延兴年间,为佛教传入中国所建最早的寺院之一,有着1500多年的历史。
唐时,灵山寺因玄宗之妹建宁公主曾在此出家,被封为“国庙”。明时,朱元璋三次亲往灵山寺降香,并御笔题写匾额,称其为“皇庙”。到了清代,灵山寺住持杲英和尚远赴印度研究佛学,成为印度佛教界一代宗师。灵山寺现代高僧释无烦,1996年圆寂,火化遗体时出现了700多粒舍利子和七彩舍利花。这在中国近百年历史上仅是第二例,曾轰动海内外。
此外,灵山寺素以“庙门东开、僧尼同寺、带发修行”在中国佛教界著称。厚重的人文历史和清丽的自然风光相结合,使灵山寺成为信徒眼中的朝拜圣地,游客眼中的绝佳去处。
当灵山寺出现在视线里时,我不由赞叹:好一座山门!
这座山门是明清风格的仿古建筑,上部好似宫殿,檐角飞扬。金黄色屋檐下的彩绘,青、绿、赤相间,精巧瑰丽。中部为橙色的墙体,上面开了三个门洞,皆是圆拱形。山门的下部,是宽阔稳固的台基。山门坐落在地势开朗的山麓上,所依傍的少华山,看上去与周围其他山体明显有些差异:植被相对稀少,土黄色的裸露山崖和葱郁的山林相互交错,显得瘦硬许多。它以几分特有的苍凉,映衬出山门的雄伟。
来到山门前,见第二层屋檐下,左右各书了两个字:无物,会心。但觉二词内涵深刻,却难以参悟得透彻。穿过楼门,沿着开阔的道路缓行:低头,只见放生池中莲花朵朵,一条条体形丰满的锦鲤悠闲游弋,看得人心也悠然起来;抬头,默读悬挂在路旁的一首首佛门偈语,似有所得。
不觉间,这一段路已走到尽头,忽听得水声“哗哗”,一丝若有若无的凉意瞬间掠过脸庞。看同伴的双颊和额头,有点点晶莹细微的水珠,在阳光照射下,一向平凡的她,显得神采动人且不失端庄,这是佛的施与吗?
循着水丝飘来的方向,仰首寻找,但见一根几十米高的圆柱擎一只古铜色巨手巍然而立,巨手倒握一白色净瓶,莲瓣儿般的手指下,洒落万千甘霖,仿佛要将那仰望的众生,洗去一身凡尘。因为喜欢这天降甘露,我们在净瓶下流连许久,才沿着山路往寺庙而去。
这时,虽近午时,山路上依然人来人往,但下山的比上山的多。下山者手中,都拿着一两束艾蒿,原来今日正赶上端午节小长假,一些人不愿窝在家里,早早就上山来割艾了。
据说,艾叶上的露水未干时,是割艾的最好时候。灵山上的艾叶,除了可以驱瘴防病,或许还有幸沾染了佛的福泽吧,所以远近的人们不避炎热,纷至沓来,只为带走一把能驱走邪魔、迎来吉祥的灵山艾叶。
约莫走了20多分钟,忽然一阵钟声传入耳际,这声音是如此浑厚、悠扬、悦耳,乃至超脱凡尘,对于阳光下走出一身汗水的人们来说,这是一次精神上的洗濯,听者无不神清气爽。
钟音未了,庙门已近在眼前,不急于进庙,就在那几口大钟旁坐下。不时有人来撞响大钟祈福,一遍遍聆听,不想挪动半步。钟声空灵,使得身后的山林更加幽静,身旁的人语也渐渐轻悄起来……脑海中,一幅幅画卷在钟声里逐次展开:晨雾漫山峰,野花漂林泉,鸟鸣空幽谷,老僧坐禅房……
佛地或许真是有灵性的,置身其中,人们的举止便不由自主地恭敬起来。每踏进一座佛殿,面对一尊尊庄严的佛,总会看到有人在一丝不苟地虔诚膜拜;也有人双目微闭,双手合十,在佛前祈求平安、幸福,祈求人生如愿。
在一座佛堂里,一尊佛旁,我无意间听到一个女子,将自己的心愿如诵经一般,平静而诚恳地道来:首先是求佛祖保佑她的一个孩子能考上大学,另一个孩子打工能挣钱;然后祈祷自己和丈夫身体上的疾病能痊愈,健康地活着;最后祈求家乡能年年风调雨顺,获得丰收,老百姓无灾无难,平平安安过日子。
那尊高大静默的佛,神态祥和,露出一丝体恤的笑容,似乎有着无边的法力,能帮女子实现诸般心愿。
我深受触动。这个女子,在为自己许愿时,也没忘记替自己的乡亲们祈福。她已经具备了佛教的济世精神,助人再加上自助,就有了达成愿望的基础。
其实,众生亿万,谁没有经历过生活中的种种磨难?谁没有对美好的未来抱以期许?把这些苦和愿都交给佛吧!诸多身心的背负,在礼佛中通通卸下,精神自然就放松了,心灵得到了休憩。
休憩之中的心灵,将平日紧张的节奏放慢了,将或大或小的愿望安放了,将或深或浅的秘密交付了,将惑乱人心的名利看淡了。一颗心,不再患得患失、愤愤不平、斤斤计较。
时候已不早,在灵山寺中院,汲一竹管圣泉之水,携一路的清凉,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