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德法,黄扬飞,吴建华,夏建中,郭 莉
(浙江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杭州310023)
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城乡发展与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古城镇古村落保护似乎是一对矛盾。然而,在经济发达的浙江省,经过一段时间的艰难探索,近些年终于走出了一条互惠互利、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新路子。全省的城乡建设飞速发展,城镇面貌、新农村建设都走在全国前列,古城镇古村落保护、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形势喜人,呈现两旺景象,步入良性循环。当然,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以改进,以求全面、协调和稳步发展,使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良性发展,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建筑和环境格局得到继承和弘扬,并在现代化进程中得以发扬光大,做到多种文明并存。笔者就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城乡建设与历史城镇保护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探索和研究,在多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整理成文以供参考。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北与上海、江苏为邻,西与安徽、江西接壤,南与福建相邻,东西与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450 km左右。全省陆域面积10.18万km2,其中山区面积占70.4%,平原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截止到2009年10月底,浙江省常住人口5 176万人。全省辖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11个地市,36个县、22个县级市、32个市辖区,共置457个乡、754个镇、307个街道。
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呈梯级下降。西南部为平均海拔800 m的山区,最高峰黄茅尖,海拔1 929 m。中部以丘陵为主,大小盆地错落分布于丘陵山地之间。东北部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河网密布。
全省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富。年均气温15~18℃。年均降水量1 000~2 000 mm,七八月份常有台风危害。
浙江文化灿烂,人文荟萃,名人辈出,科技教育发达,名胜古迹众多,素享“文物之邦,旅游之地”的美誉。
浙江是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对外开放省份。工业基础较好,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现在全省乡镇工业已占工业总产值的3/4以上。2009年全省财政收入2 142多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 983.67亿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 54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 096元。住房条件不断改善,人均居住面积达51.3 m2[1]。
浙江省省会杭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六大古都之一,全省有6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1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另外还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1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2个、省级历史文化村镇65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9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40多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个,森林公园20个。此外,还有大量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及风景名胜区等。它们构成浙江省丰富多彩的历史城镇,为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浙江省历史城镇包括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未被列为国家级、省级的古城镇古村落及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等,数量多、分布广、有个性、特色明显。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详见表1。
表1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等汇总表Table 1 Summary of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towns,villages and blocks in Zhejiang
历史城镇和村落在浙江全省均有分布,以浙南地区和丘陵山区保存较多较完整;浙北平原和沿海平原保留相对较少(表2),但规模较大,文化底蕴较深厚,数量虽少,但影响更大。
表 2 浙江省各类历史城、镇、村(街区)分布状况一览表Table2 Distribution of historical towns,villages and blocks in Zhejiang 个
从表1看出,浙江历史城镇与村落分布有以下几个特点。
3.1.1 历史城镇与村落数量分布自下而上呈金字塔形
由于市级历史文化名村镇(街区)仅宁波市和温州市进行过评定,其他各市均未开展该项评定工作,因此,除去市级历史文化村镇外,浙江省的历史文化名城镇和村落形成了金字塔形的分布结构,即国家级历史名城6个、省级历史名城11个、国家级村镇 14个、省级城镇(街区)65个。
3.1.2 历史城镇和村落地区间分布差异很大
从目前浙江省11个地市分布情况看,以金华、温州、丽水和台州四地市所占的历史城镇和村落数量较多,分别为15、13、11、10个,占总数的51%以上,而湖州市和舟山市所占数量最少,均为3个,其余五地市在7~9个之间。
3.1.3 历史城镇和村落保存数量丘陵山区多于平原地区
杭州、嘉兴、湖州的浙北平原和宁波、绍兴、舟山的沿海平原6个地市共有各类历史城镇和村落40个,占总数的41.7%,而其他5个以丘陵山区为主的地市则有历史城镇和村落56个,占58.3%。
3.1.4 历史城镇和村落不仅数量多而且保存完整
绍兴古城、临海府城是保存比较完整的历史城市的代表,南浔、乌镇、诸葛、龙门、慈城、皤滩、岩头、二十八都等是保存比较完整的古镇的代表,而西塘、郭洞、俞源、后吴、三门源、河阳、芙蓉、苍坡、屿北、高迁等古村落则是历史古村的代表。在这些历史城镇和村落中都有较完整的分布格局,良好的地形环境,丰富的文化内涵,醒目的重要建筑,众多的名胜古迹,大量的人文遗存,是历史城镇保护的基础和前提。
由于种种原因,历史城市一直是各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除建筑风格和特色有一定区别外,城市形态和格局方面的区别相对较小。而村镇则不同,它们除建筑风格和特色外,村镇的形态特征和分布格局也有较大区别,其功能和作用也各有侧重。
3.2.1 杭嘉湖的浙北平原和宁绍的浙东平原地区
这一地区历史村镇规模相对较大,特色比较明显,功能较齐全。由于水乡平原地区河流纵横,水系密布,交通、商贸发达,因此,村镇规模一般都比较大,街道布置多与水道、河系平行,形成一河一街或一河两街格局,呈双棋盘式路河网络,村镇内有较多的石桥,与水系、街道和周边房屋构成优美景观,且形式多样,富于变化。
3.2.2 丘陵山区
这一地区村镇规模相对较小,功能单一,防御功能较突出。由于受地形、人口、交通等因素的限制,丘陵山区的历史城镇和村落之规模都不大,而且功能也比较单一,以居住为主,商贸功能不突出,多集中在一条主要街道上,城墙或寨墙多依山就势,建材多就地取材,采用当地材料,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这些村镇多分布在交通要道或河流汇聚点。
3.2.3 浙南沿海一带
这一地区的历史村镇防御功能突出,宗祠、寺庙等公共性建筑较多。由于沿海地区多海盗出没,且男人多出海从事捕鱼工作,家中只有老人、小孩和妇女,因此,村镇中都有厚实高大的城墙或寨墙,以增强防御功能。同时,村镇中有较多的姓氏宗祠和寺庙,规模大,建造考究,成为村镇中最主要的建筑。
根据历史城镇和村落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村镇形态、分布格局、环境状况等特点,浙江省的古镇古村落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3.3.1 平原水乡型
主要分布于浙北平原和浙东、浙南沿海平原地区,依托水系河流,或跨江发展,或位于江河的一面,便于与外界交通联系,也便于生活、生产用水和污水排放。因此,水系的兴盛与城镇的发展息息相关,水运发达、水系兴旺,村镇繁荣;反之则村镇不发达。如湖州市南浔镇荻港村,桐乡市乌镇,嘉善县西塘镇,海宁县盐官镇,绍兴市柯桥镇、东浦镇,绍兴县安昌镇,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萧山区衙前镇、进化镇,德清县新市镇,苍南县金乡镇,平湖县当湖镇南河头村等。
3.3.2 依山傍水型
主要分布于丘陵平原地区,总的地形以丘陵缓坡为主,交通以陆路为主,也有少量依托水系,如富阳市龙门镇、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诸暨市枫桥镇、义乌市佛堂镇、永嘉县岩头镇、江山市清湖镇、苍南县浦城壮所、丽水市莲都区西溪乡、青田县阜山乡、淳安县王川乡芹川村、临安市河桥乡、武义县武阳镇郭洞村、浦江县白马镇嵩溪村、遂昌县焦滩乡独山村等。
3.3.3 山中盆地型
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区,位于山间盆地。由于盆地面积不大,因此,村镇面积一般也不大,功能相对比较单一,商贸功能占有较大比重,往往成为这些地区的中心,如江山市二十八都镇、临安市河桥乡、缙云县河阳镇、天台县街头镇、武义县俞源乡俞源村、浦江县郑宅镇、遂昌县王村口镇、仙居县皤滩镇、白塔镇高迁村、永嘉县岩坦镇屿北村、乐清市仙溪镇南阁村、庆元县松源镇大济村等。
3.3.4 山地坡面型
主要分布在山区或山间小盆地,以村落为主,有的分布在整个山坡面上,有的分布在山中小盆地中,规模都不大,村镇功能比较单一,以居住为主,房屋布置、道路布设均依山就势,但院内一般都有较大的天井,如金华市金东区傅村镇山头下村、龙游县石佛乡三门源村、开化县霞山乡、奉化市溪口镇岩头村、苍南县桥墩镇碗窑村等。
3.3.5 沿海岛屿型
主要分布于浙江沿海及海岛上,古镇或村落一般规模都比较小,功能单一,一条主要街道以商贸为主,其他均以居住为主,如象山县石浦镇、舟山市定海区马岙镇、岱山县东沙镇、温岭市箬山镇等。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人杰地灵,交通便利,山多地少,资源能源紧缺,20世纪80年代初,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城乡经济的飞速发展,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历史城镇和村落保护面临巨大压力。
许多城市伴随着经济发展,大片大片的历史街区被改造,形成各式现代建筑和大片的高楼大厦。许多历史建筑被拆毁,很多有特色的传统风貌街区被改造得面目全非,甚至一些文物古建筑周边环境也得不到有效保护,历史城镇保护岌岌可危[2]。
城市文化缺失,灵魂沦丧,精神颓废,历史文脉毁灭殆尽,一些古香古色的乡镇和古村落也在快速发展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风格雷同的新城镇和新村庄等[2]。
面对上述境遇,许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求加强历史城市和古村镇的保护,各级政府也开始意识到加强历史城镇保护的重要性[3-4]。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每年用于历史城镇保护的经费也不断增加。加之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历史文化游、乡村游、考察游、体验游等不断涌现。于是,具有区位优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缘上接近上海的杭嘉湖一带的一些古城镇和古村落率先在旅游业发展中得到了实惠,抢先发展起来,并迅速影响周边地区。南浔、乌镇、西塘、绍兴等一批古城镇成为开展历史城镇旅游的最早得益者,名声鹊起,风靡全国,吸引大批国内外旅游者,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旅游业成为这些地方的支柱产业,得到迅速发展[5]。
在发展历史文化旅游过程中,老百姓得到实惠,也增强了地方政府加大历史城镇保护的决心和信心,加大保护力度和资金的投入。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帮助做规划、搞设计,重新确立城镇发展方向,把旅游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制定和出台各类优惠政策和办法,调整土地使用性质,疏散老城区人口,加快古建筑的保护和维修,完善各种基础设施[6]。同时,加强非物质文化的保护,营造良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氛围,加强保护宣传,吸引更多游人,提高经济收入。保护历史城镇,开展旅游业,使这些古镇获得了新生,走出了一条无污染、高收益、投入少、见效快的新路子,保护与发展互惠互利、相得益彰。于是,周边地区纷纷效仿,并加大对历史城镇保护的力度,增加保护资金的投入,编制保护规划,调整发展思路和策略,各级政府纷纷制定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6]。浙江省委省政府相继提出了文化大省建设的新思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经济建设与文化发展齐飞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继第一批历史城镇发展之后,临海府城,金华古子城,衢州古城,以及富阳龙门镇,兰溪诸葛镇,武义县俞源村、郭洞村,江山市二十八都镇,象山县石浦镇,永嘉县岩头镇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城镇都加大了保护力度,聘请专门机构编制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为历史城镇保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为第二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受益者,为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历史遗产保护和经济发展两不误,保护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经济收入,改善了人民生活。反过来,经济发展又增加群众和政府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加快历史街区的修缮、修复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历史遗产保护上台阶、上层次,也为全省众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进入21世纪后,更多的历史文化城镇和村落跨入历史城镇保护的行列,如余杭塘栖,龙游鸡鸣山古民居苑,湖州荻港村,桐庐县深奥村,宁波市慈城镇,绍兴市柯桥镇、安昌镇,台州市路桥镇,仙居县皤滩镇等村镇。这些村镇领导审时度势,理清思路,认准方向,出台政策,调整布局,把历史城镇保护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扩大知名度、提升软实力的重要举措,进而加大保护力度,做好长远规划,发展旅游经济,探索振兴经济发展和历史遗产保护新路子,谋求更高层次的发展,探寻历史城镇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现已初显成效,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5-7]。浙江历史城镇保护事业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当然,浙江的历史城镇保护在新时期也面临一些新的情况,如古村镇特色不明显问题,部分地区旅游发展过热、商业味过浓问题,旅游模式、旅游产品相似问题,一些偏僻山区、交通不便地区保护开发困难问题,新农村建设与古村镇保护相矛盾问题,现代生活与设施不匹配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妥善加以解决,否则,历史城镇保护又会面临着新的威胁。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历史城镇保护才会再上新台阶,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时代。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的历史城镇在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走过了一条“拆毁破坏—单一保护—多功能保护—全方位保护”的发展之路,走出了一条历史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互惠互利、相互促进的发展道路。历史城镇保护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不同区位、不同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处理,以保持历史城镇和村落的活力和发展动力,使其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历史文脉和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
[1] 浙江省统计局.2008年浙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 单霁翔.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城市建设[J].城市规划,2007(5):9-23.
[3] 顾玉才,朱建平,叶建兴.乡土建筑保护论坛文集[G].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4] 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5] 董建成,王维友.水乡夕拾 绍兴古桥、老屋[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3.
[6] 胡跃中.楠溪江古村落特色、价值及其保护[J].小城镇建设,2001(10):40-45.
[7] 徐崇统.千年屿北[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