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晓
种植牙修复已成为当今修复牙列缺损和缺失的最佳手段,与传统的义齿修复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舒适、美观,而且能提高咀嚼效率。但由于其修复过程中需要手术的损伤性介入和存在体松动、脱落等风险特点,所涉及的临床心理问题更为复杂和多见多,部分患者甚至对种植义齿产生焦虑和害怕的心理,影响了种植手术的开展[1]。作为特殊人群的老年人在接受种植义齿时其心理负担可能会更大。为此,本研究针对老年人对种植牙的认知程度与心理因素进行初步的研究,提高老年患者对种植牙的。
1.1 资料 246例因牙齿缺失来解放军第456医院行修复治疗的患者。其中男性136例,女性110例,年龄60-72岁,平均年龄65岁,缺失牙齿涉及全口缺失和部分缺失。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与种植心理分类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采用自制问卷,内容包括:1.您知道种植牙吗?2.您能接受种植牙手术吗?3.种植一旦失败您能接受吗?4.您担心价格比传统的义齿修复高吗?收集整理调查表,采用龚耀先[2]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进行人格测试,并结合老年患者的临床心理特点。将老年种植牙患者治疗前接受种植牙的心理状况分为: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3,4]。所谓主动接受就是在种植前已通过不同渠道充分了解有关种植牙的常识,心理准备充分,主动配合手术和治疗;被动接受就是对种植牙的常识了解不够,甚至有些患者认为是放上种子让其自己再长出牙齿,经过医生讲解后对手术产生恐惧心理,虽然接受但心理顾虑多。
1.2.2 满意度评价 接受种植义齿修复6个月以上进行满意度调查,分为满意和不满意。所谓满意度是根据(1)种植体稳固与否(2)舒适、美观(3)咀嚼效率明显提高等由医生和患者共同做出认定。
1.2.3 统计方法 对所得的数据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措施,用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χ2=9.9267,P<0.01,主动接受组与被动接受组对术后满意度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见表1、表2)。
246例中,主动接受的98例,占39.8%,被动接受的148例占60.2%。主动接受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被动接受,不满意的则明显低于被动接受组(见表1)。影响老年人种植牙的心理因素中最担心的是害怕疼痛,其次是担心失败(见表2)。
从本研究表1中可以看出:不同心理接受患者与种植牙术后满意度有一定的关系,经统计学处理分析,P<0.01,有显著意义。主动接受种植牙的患者主动性强,与医护人员配合默契,对种植牙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思想准备,即使出现失败等情况也能理解接受,满意度高,而被动接受的,有的表面上接受,但心理顾虑多,对种植牙缺乏客观系统的认识,对种植牙抱以过高期望,对手术和种植失败过于恐惧。更易导致手术中出现晕厥等并发症,致使手术不能顺利进行[5]。而且术后一旦认为种植牙未达到理想化的程度便极难接受。对被动接受种植牙的患者,术前应签手术同意书,把可能出现的问题向患者及其家人交代清楚,使其对术中、术后及修复出现的情况能做好心理准备。
表1 246例患者心理接受与种植牙满意度比较
表2 246例患者影响种植牙的心理因素比较
从本研究表2中可以看出老年种植患者最担心的因素并不是价格,而是在种植过程中是否疼痛,以及造成口腔组织的损伤程度。老年患者对疼痛的耐受能力差,甚至害怕打麻药,术中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精心操作,善待患者,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从本研究看能接受种植牙老年患者经济条件相对独立,对价格并不是太在意,主要还是害怕疼痛以及给身体带来其它不适的顾虑心理较重。这与大多数患者对牙科有紧张感,心理负担较重是相一致的[6]。
从本研究看老年种植牙患者的初诊大多数都是以咨询为主,这就需要我们的医护人员接诊时态度热情周到,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老年心理学知识,解释不厌其烦,清楚、细致,帮助老年患者普及提高种植牙的科普知识。目前种植牙还没有广泛开展,患者对治疗效果缺乏认识,加上费用相对较高,患者害怕疼痛后手术失败,易使患者产生不良心理情绪[7]。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说明种植牙的优点和手术过程,以及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通过答疑解惑的方式赢得老年患者的信任,使他们放松心情并正确认识和评价种植手术,从而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甚至恐惧心理。提高患者对种植牙的认知水平,重视种植各阶段患者的心理行为类型和特点,及时给与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8-11],提高种植牙的成功率和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老年种植牙患者医护人员应掌握其个体的心理状态,并适当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进行引导和支持性心理治疗。既要增强被动接受型患者对种植牙的信心,又不能助长主动接受型的盲目乐观的情绪,使患者以正常的心态对待种植牙,以正确的心理伴随整个治疗过程,进一步提高种植牙患者的满意度。
[1]商玲燕,栾明亮,张仁国,等.口腔健康宣教对种植牙患者牙科焦虑心理的影响[J].广东牙病防治,2011,19(6):536-539
[2]龚耀先.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1992:6
[3]周 絜,吴润发,袁杰华.人工种植牙患者心理准备的探讨[J].实用临床医学,2005,6(10):114-115
[4]屠莲萍,刘 维,岳洪钟.人工种植义齿患者临床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1996,1(2):105-108
[5]李心天.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63
[6]肖淑云,汤井利,唐尤超.种植义齿患者牙科焦虑症的调查与心理护理[J].广东牙病防治,2006,14(2):146-147
[7]胡 燕.人工种植牙围手术期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9):1093-1094
[8]栗震亚,夏夏,李建新,等.种植义齿患者心理初探[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1997,2(4):171-172
[9]孔存英.人工种植牙患者临床心理行为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9,2(10):628-629
[10]刘洪臣,老年口腔医学进展[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3,1(1):2-4
[11]刘洪臣,储冰峰,王燕一.老年口腔修复特点[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4,2(2):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