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夏播红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2011-05-23 02:34潘兹亮吕玉虎张丽霞
中国麻业科学 2011年4期
关键词:红麻定苗底肥

潘兹亮,吕玉虎,张丽霞,王 琴

(河南省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信阳464000)

信阳市是全国最大的红麻种植区域,生产中多采用小麦——红麻轮作模式,红麻一般是在5月底到6月初播种,比春播红麻生育期缩短45天左右,加上田间管理粗放、种植技术落后,导致红麻纤维产量不高,严重制约了当地农民种植红麻的积极性。因此,开展夏播红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对发展信阳红麻生产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对夏播红麻品种、定苗密度以及底肥用量等因子进行了优化组合,探索适合信阳夏播红麻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地园区进行,试验田土壤系黄褐土性水稻土,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10.7g/kg,全氮1.04 g/kg,速效磷14.1mg/kg,速效钾60.4 mg/kg。试验地前茬为紫云英。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3个因素:

1)品种(A):共3个品种,分别为A1:中杂红318(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A2:红优2号(广西大学);A3:福红992(福建农林大学);

2)定苗密度(B):设 2 个水平,分别为 B1:15万株/公顷;B2:21 万株/公顷;

3)底肥(C):设 2 个水平,分别为 C1:450 kg/公顷;C2:750 kg/公顷。底肥为 N:P2O5:K2O=15:15:15的三元复合肥。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大区:密度(B),中区:底肥(C),小区:品种(A)。12个处理,3次重复,共 36个小区,小区面积13 m2。采用垄作栽培,垄面宽0.8米,垄沟宽0.5m,垄长5.0m,每小区种植2垄,每垄种植2行,行间距0.5m。重复间走道宽0.8 m。试验处理见表1。

表1 夏播红麻高产栽培试验处理Tab.1 The experimental treatments ofhigh yield cultivation ofthe summer-sowingkenaf

1.3 栽培管理

在整地时按每个小区肥料用量施入三元复合肥作底肥。6月1日播种,播种时土壤墒情好,出苗整齐,播后喷洒芽前除草剂(乙草胺)防治杂草。6月19日间苗1次;6月24日每个小区按照试验设计密度定苗,7月3号每小区追施尿素75 kg/公顷;试验期间中耕除草多次,培土1次;8月2号用杜邦升氏硅唑·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噻菌铜防治红麻炭疽病1次。遇雨天及时排水。9月30日收获。

1.4 室内考种及分析

收获时每小区取有代表性的麻株20株,测定其主要农艺性状。每小区单独收获、沤洗,测定纤维产量。数据处理采用Excel和SAS软件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密度、底肥用量对红麻纤维产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品种间(A)纤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密度(B)间和底肥(C)间纤维产量差异不显著;品种(A)和密度(B)互作、密度(B)和底肥(C)互作、品种(A)和底肥(C)互作间纤维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品种间(A)、密度(B)、底肥(C)间互作纤维产量差异不显著。3个因素的产量效应(F值的大小)排序为品种(A)>密度(B)>底肥施用量(C)。

从表3可知,在3个参试红麻品种中,品种A1(中杂红318)纤维产量最高,平均纤维产量为3142.5 kg/hm2;其次为 A3(福红 992),平均纤维产量为 2782.5 kg/hm2;A2(红优 2 号)最低,平均纤维产量为2407.5 kg/hm2。在2个密度水平下,密度B1(15万苗/公顷)平均纤维产量最高,为2797.5 kg/hm2,密度B2(21万苗/公顷)平均纤维产量为2760 kg/hm2。在2个底肥施用水平下,底肥C2(750 kg/公顷)平均纤维产量最高,为2797.5kg/hm2,底肥C1(450 kg/公顷)的小区平均纤维产量2760 kg/hm2。本试验最优组合为A1B1C2(中杂红H318,密度15万苗/公顷,底肥施用量750 kg/公顷),纤维产量达到3425.8kg/hm2。

2.2 不同品种、密度、底肥用量对红麻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2.2.1 株高、茎粗、皮厚

从表4可以看出,在株高方面:相同的定苗密度和施肥量下,株高A1>A3>A2。同一品种中,密度小的比密度大的高,底肥多的比底肥少的高。在茎粗方面:各试验处理相差很大,但总的来看,A3>A2>A1。同一品种中,密度小的比密度大的茎粗要大一些。底肥的多少和茎粗之间差别不大。皮厚方面:相同的定苗密度和施肥量下,A1>A2>A3。相同品种和施肥量下,高定苗密度下得到的皮厚大于低定苗密度下得到的皮厚。

表2 不同处理红麻纤维产量方差分析Tab.2 The analysis ofvariance ofkenaffiber yields fromdifferent treatments

表3 不同处理红麻纤维产量Tab.3 The fiber yields and the significances ofdifference ofdifferent treatments

2.2.2 单株去叶鲜茎重、鲜茎出麻率

在单株去叶鲜茎重方面,在相同施肥量、低定苗密度下,A3>A2>A1。在相同施肥量、高密度下,A2>A3>A1。试验还发现对于同一品种,在相同的定植密度下,施肥少的处理的单株去叶鲜茎重高于施肥多的处理。在鲜茎出麻率方面:A1与其他两个品种相比具有绝对的优势。相同品种,相同底肥用量下,高定植密度的处理表现优于低定植密度的处理;相同品种、相同定植密度情况下,低底肥处理的表现优于高底肥的处理。

2.2.3 单株鲜皮重、单株干皮重、精洗率

从表4可以看出,在所有处理中,密度在15万苗/公顷和施底肥在450kg/公顷 的处理单株鲜皮重表现最好,说明就此指标而言,试验在低肥力、低密度时表现最好。从单株干皮重方面看,在所有处理中,密度在15万苗/公顷和施底肥在450 kg/公顷的处理单株鲜皮重表现最好;在精洗率方面,除品种A3外,其他两品种密度在21万苗/公顷和施底肥在450 kg/公顷的处理

表4 不同处理红麻主要农艺性状Tab.4 Kenaf's main agronomic traits ofdifferent treatments

精洗率表现最好;而A3在密度在15万苗/公顷和施底肥在750kg/公顷的处理精洗率表现最好。

2.2.4 单株纤维产量

从表4可以看出,各处理的单株纤维产量以密度在15万苗/公顷和施底肥在450 kg/公顷的处理单株纤维重表现好。

3 结论

红麻纤维产量与其品种、栽培方式以及栽培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密度和肥料是高产栽培技术的主要人为控制因子,也是作物高产的基础因子。本研究从红麻品种、密度、底肥3个方面进行了试验,通过初步试验研究可知,品种、密度、底肥3个因素对红麻纤维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影响较大。本次试验中不同红麻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有较大差别,在密度为15万苗/公顷时红麻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基本上都要优于21万苗/公顷,在红麻生产中要合理控制栽培密度,以提高红麻个体优势。在本次夏播红麻高产栽培试验中,红麻纤维产量以中杂红318表现最好。在选择优良红麻品种的同时,在栽培措施上,应施足底肥(750kg/hm2三元复合肥)、合理密度(15万苗/公顷),才能实现夏播红麻高产。同时,红麻生育期越长,其营养物质积累越多,纤维发育充分,单株纤维含量多、产量高,在信阳市夏播红麻栽培中,小麦收获后应及时翻耕整地,尽量早播,以延长红麻生育期。另外,本次试验每个因素设置的水平较少,其科学性、准确性还需要进行试验验证。

[1] 吕江南,贺德意,等.全国麻类生产调查报告(Ⅳ)[J].中国麻业,2004(5):245-250.

[2] 吕玉虎,潘兹亮,张丽霞,等.种植密度对红麻纤维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中国麻业科学,2007(1):41-42.

[3] 吕玉虎,潘兹亮,彭保宏,等.播期对红麻纤维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中国麻业科学,2008(4):214-216.

[4] 王朝云,张木祥,等.红麻播期与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关系[J],中国麻作,1989(2):12-24.

[5]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中国麻类作物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红麻定苗底肥
番茄“2+x”试验总结
流式细胞术测定玫瑰茄及红麻的基因组大小
中轻度镉污染耕地中不同品种红麻生长特性和栽培方式研究
浅谈玉米种植中底肥施用技术
玉米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不同红麻品种修复中轻度镉污染农田试验
锦州市松山新区玉米施肥配方遴选初报
玉米出苗后昨管理
关于加强玉米苗期管理主要技术指导建议
质核互作型红麻雄性不育系细胞学形态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