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尚莹莹
“去年谈到云,还不知所云,今天到处都是云,如果谁在台上不讲云的话,那恐怕显得没有水平了,但更多是人云亦云。” 对“云出版”这个今年数字出版博览会上的大热门,前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任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副主任的刘成勇讲得很不客气。能讲出这样的话,是因为他底气足够。知道的人也许不多,刘成勇正是最早提出“云出版”概念的专家之一。
早在去年6月份,尚未履新的他就在采访中说:中版集团正在建设的中国数字出版网将按照“云”概念打造---聚合出版内容云、借助出版技术云,面向出版渠道云,提供出版服务云,最终形成完整的“云出版”。这与方正Apabi今年4月底推出的“云出版服务平台”、同方Cnki运行中的“云出版+云数图出版模式”理念相同,路径相似,可谓异曲同工。
“云存储”、“云软件”、“云杀毒”、“云阅读”、“云中图书馆”,还有苹果刚刚在开发者大会上推出的“iCloud”和数字出版界热议的“云出版”……不知不觉,我们身边已经有了数不清的“云”,但对大多数普通人,或者非技术人员来说,“云”还只是一种虚无飘渺的概念,甚至对这个概念也是不知所云。
那么,何谓云?其实云的核心是云计算技术,它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按需服务,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用户不需要了解或者控制这些技术基础架构,就可以享用技术带来的便利服务。在“云”的世界里,基础设施是服务(IaaS)、平台是服务(PaaS)、软件是服务(SaaS),同方Cnki副总经理张宏伟还预言,云计算的未来将一切皆服务(XaaS)。如果说这个定义还太抽象,那么一位华为高级工程师的解释就具体多了,他说:“将来用了云计算,你家里的电脑主机就可以扔掉了,一切东西都存在网络服务器上,你想看哪个电影点开就看,不用下载也不用缓冲。”多么令人期待!
明白了这一点,再来解释上文提到的各种“云”概念产品就容易得多了。一句话,不管是云软件,还是云服务,都是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衍生产品,其与生俱来的特点就是大规模、集成化、资源聚合发展。具体到“云出版”,张宏伟认为它是一种大量出版机构在同一云计算平台上运行其数字出版的业务模式,可以大规模优化利用互联网计算资源和作者、审稿专家和文献信息等出版资源,以及发行渠道资源,进行高度集约化、高效率的数字出版。
今年对“云出版”的讨论特别激烈,一方面是业界对新技术、新事物有好奇心,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云出版”能解决数字出版最头疼的产业链混乱问题。长期以来,传统出版社、新兴数字技术提供商和互联网、手机、手持终端阅读器等平台运营商之间缺少分工合作的共识,数字技术平台一方既作运营又搞原创,但始终优质出版资源匮乏,出版社先期不重视数字出版业务,意识到重要性后又都握紧了内容资源自搞自家业务。由于利益上存在矛盾冲突,数字出版始终无法形成完整、顺畅的产业链条。
“云出版”为什么有希望解决产业链的问题?因为它不仅革新了一种IT技术,更创建了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数字出版产业利益各方能够实现明确的分工,不为争地盘打架了,有了合作的可能;上中下游各司其职,通力合作,才是一条优质产业链。
在这条产业链上,“云出版”平台先行者方正认为自己有两个角色,一个是云计算时代完整解决方案提供商,另一个是某些领域的专业云平台服务商,都立足于技术支持层面,不涉及内容和具体运营。方正电子总裁杨斌介绍说,第一个角色定位主要面向出版集团这样的大客户,这些机构需要建立覆盖整个集团的私有云系统。那么方正就可以对这个系统进行三方面的技术支持:第一是提供基础架构技术解决方案,也就是说你这个系统怎么搭建,从内容生产到服务流程,一整套的产品支撑体系由方正来构建;第二是帮助出版机构构建云编纂平台,通过部署私有云编纂平台,完善从作者到编辑之间的编纂过程,实现传统出版的数字化编辑流程,达到一次制作,多次按需发布;第三是构建从E-Learning(网上学习)到M-Learning(个性学习)的数字教育平台解决方案,不仅把知识放到网上让大家共享,同时有一个系统去管理知识,跟踪每个人的学习进度,衡量每个人的学习成效,强调个性化定制数字教育。
第二个角色定位专业云平台服务商,主要面向媒体和印刷等特定行业用户。方正把专业云服务的功能分为三块:第一块是帮助媒体实现移动业务的移动阅读云计算平台。有了这个平台,各媒体就不用自己再去做各种技术开发、添置和维护机房和服务器,只要每月付给方正一定的费用,云服务平台就会将编辑上传的内容发布到移动阅读器上去,大大降低了行业成本和进入门槛。第二块是软件服务平台,用户可以包年付费的方式去下载方正的软件技术服务。最后一块是POD运营服务平台,这项服务需要把出版、印刷各个机构融合在一起,实现商业模式从印书---卖书到卖书---印书的彻底革命。
与技术起家的方正不同,同方Cnki此前的主业是期刊数字化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在于已聚合的庞大内容。在本届数博会上,一向低调的同方Cnki也高调宣布了自己的“云出版+云数图”计划,目标直指打造涵盖上下游的完整数字出版产业链,并建立合理优化的产业链各方利益分配模式。
同方Cnki既往的数字出版模式是代理期刊论文的版权,以数据库的形式集成出版,这样做无疑与将要走数字化道路的出版方产生利益之争。云出版平台出来之后,张宏伟坦言“我们的角色会有变化”。同方Cnki可以变成技术服务商、超市运营商、代理商。“代理也不是绝对的,你不让我代理,我可以不代理的,我们更多是技术服务商和超市运营商。”
同方Cnki云出版业务运行模式图
对于信息机构和读者来说,同方Cnki的云出版平台还是虚拟数字图书馆和知识服务平台。同时,由于配置了数字内容可信发行系统,出版社还可以把它作为数字发行渠道,进行可信发行,实现透明结算。
从同方Cnki云出版业务运行模式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的运营网络涵盖了从作者出版机构,中间服务商到信息服务机构到最终读者这样一个“C2B”再“2C”的全产业结构。数字出版物超市通过产业两端的“C”将上游和下游全部连接起来,在这样的超市里面,下游可以任意选购标准化的产品,实现自由的出版。
除了方正Apabi和同方Cnki两大数字出版巨头外,童之磊旗下的中文在线也在借由电子书包终端打造“教育云”规划,意图在数字教育这块阵地上抢占先机。全球最大的数据库软件公司甲骨文大中华区战略总监刘松也明确表示,该公司将推出基于云计算的全媒体出版平台方案。在技术和运营层面上,“云出版”未来的发展版图和竞争态势渐趋明朗。
和早些年的出版物内容数字化不同,这回“云出版”的大潮中,再不是技术企业剃头挑子一头热了。6月份举行的“2011方正数字出版产业峰会”上,已经有100多家报社加入了方正的云出版服务联盟。方正Apabi总经理赫思佳认为,报社在云出版服务平台上可以获得更多渠道商,为整合传播寻找到更便捷的方法。另外不难看出,借由这一平台,数字报业可以打通上游为报社,中游为云出版服务平台,下游为各发行渠道的全产业链结构。如果赢利效果显著,相信不久其他出版领域就会跟进。
同方Cnki方面宣称,腾云数字出版系统、知识管理系统软件、可自由拆装按需服务优先数字出版系统、协同采编平台和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等既有系统平台就是自己的云出版平台1.0版本。这个版本已经具有庞大的用户量和良好的使用黏性,上游全部用户量达到7000多家期刊和图书出版机构。子平台优先出版系统用户量达到500多家,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用户量达到6000多家,学术文献评价系统用户量达到5400多家,协同采编系统用户量达到1000多家用户。平台下游有19000多家海内外机构用户在使用云数图服务。同方Cnki全力打造的云出版平台2.0版本,还将一步丰富完善各种SaaS应用,提供更深层次的PaaS和IaaS的服务,提供面向问题的知识服务,构建知识云。在云出版平台2.0的推广上,同方Cnki已有用户显然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分工、融合,而后提升,这是各位出版界大鳄在今年书博会上达成的共识。“云出版”不一定就是未来出版,但它清晰的商业模式和分利理念或许代表了未来出版的方向。在数字出版产业的版图上,传统出版商从某种意义上又重新站在了一起,谁的马跑得快,谁的地圈得多,也许就看能不能驾起这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