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刊要览

2011-05-14 17:16
中国新闻周刊 2011年4期
关键词:枪械枪支枪击案

枪支、演讲和疯狂 美国《时代》(1月24日) 亚利桑那州图森市的枪击事件,让美国政治左右两派势力长期相互攻击的局面赤裸裸暴露在了世人面前。自由派和保守派激进人士们纷纷抓住这一事件大做文章。从表面上看,此次枪击案是一个疯子试图和正常社会为敌,但它却暴露了两派势力都试图和正常政治秩序对抗的忧人局面。

杀戮机器 美国《商业周刊》(1月17日) 美国图森市枪击案激起了国内新一轮要求控枪的呼声,但从奥巴马到国会山,美国政界至今保持沉默,而这正是格洛克枪械公司独霸美国手枪市场的后果之一。凭借着大容量弹夹、快速装填、扳机压力小和可靠性高等诸多优势,格洛克手枪迅速赢得了美国警方和民众的青睐,甚至改变了美国的枪支文化。

一场相互谴责的游戏 英国《经济学人》(1月15日) 美国民主党女议员加布里埃尔·吉福兹遭枪击一事,似乎让美国政坛陷入了一场相互指责的游戏。这一局势将使得美国两大政党在处理债务赤字等紧急问题上的合作变得更加困难。与此同时,这场责备游戏的背后,是对美国枪支法这一真正罪魁祸首的忽视。美国需要一个理性的枪械法,而理性的枪械法需通过理性讨论,而不是各方相互指责。1979年到1997年间,死于国内各类枪击事件的美国人总数已经超过了美国独立以来历次海外战争的阵亡人数。更可悲的是,美国的枪支控制正走向错误的方向,不少州近年来都取消了对枪支使用的限制,而不是加以更严格的限制。也许让枪支从美国彻底消失只是个幻想,因为它已深深扎根于美国文化中,但这并不意味着限枪的努力一定会失败。当然这一努力想要成功的前提,是需要先找到正确的谴责目标。

不能把国家交给菅 日本《文艺春秋》月刊

(2月) 菅首相为了推进自由贸易,对签订“环太平洋经济合作协定”持积极态度。前原外务大臣说:“农业及第一产业只占日本GDP的1.5%,我们不能为了保护第一产业,而牺牲98.5%的其他产业。”但是如果降低税率,实行自由贸易,不仅仅对日本农业,也会对保险、金融及房地产业等带来巨大影响。

大卫的复仇者 德国《明镜》周刊(1月17日) 伊朗研制核武器不仅让美国人担忧,更令以色列坐立不安。为了阻止或迟滞伊朗的核武器进程,以色列情报局惯用的手段就是派特工对伊朗核设施进行破环,乃至暗杀伊朗核科学家。伊朗最近声称破获了一个以色列间谍网,逮捕了多名嫌疑人,指责他们参与了一年前暗杀伊朗核科学家的案件。

青年与政权的对立 法国《快报》(1月13日) 从突尼斯开始,暴力浪潮逐渐扩展到阿尔及利亚。事件并非巧合。这两个国家的年轻一代往往拥有高等教育文凭,却依然沦为高失业率的受害者。据统计,在突尼斯15~29岁的年轻人中,有72%处于失业状态;而在阿尔及利亚,这一失业率更高达75%。面对渺茫的未来,青年的愤怒终于爆发。

猜你喜欢
枪械枪支枪击案
购物中心枪击案震惊丹麦
纽约地铁突发枪击案
FAMAS步枪?Kel-Tec RDB步枪?
美酒吧枪击案13人死亡
美国连续发生两起校园枪击案
“枪支共享”
澳大利亚民众上缴逾5.7万支非法持有枪支
中国05式5.8毫米冲锋枪